8月15日,如皋市人民政府與重慶千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協議。雙方就如皋市長江鎮如皋港化工新材料產業園投資建設能源石化行業港口物流、貿易及加工項目等相關事宜達成合作。
而在7月27日,海安市人民政府與重慶千信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重慶千信集團連續四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是西部領頭、全國一流的現代產業投資集團。一月不到,連簽南通兩縣市,這家來自西南的中企500強,究竟在打什么算盤?
在探尋原因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重慶千信集團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重慶千信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2016年12月5日注冊的重慶千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當時是按照市政府及市國資委的統籌安排,為解決重慶鋼鐵改革脫困之危局而成立的一家多元化股權結構的國有全資企業。
從呱呱墜地開始,該企業就被賦予了“幫助別人”的使命,能走多遠、能做多大,當時不被業界、經濟界看好。
然而,重慶千信低調務實、穩健發展,用行動交出了成績單——
當時,不僅承載起了助力重慶鋼鐵保供保產保銷的“鋼需”服務,還協同重慶鋼鐵司法重整取得圓滿成功,出色完成了保障重慶鋼鐵改革脫困的重要任務。在千信資金保障和供銷兩端封閉運行下,重慶鋼鐵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生產組織逐步走向正常,司法重整停息掛賬后,當年7月起連續實現盈利。
2019年5月5日,該企業更名為重慶千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千信集團”),5月30日千信集團黨委被納入市國資委黨委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7年到2020年,該集團年度經營統計收入分別是260億元、295億元、369億元、406億元,并年年兌現股東分紅。2021年,集團營業額、利潤總額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這背后有一串與重慶鋼鐵的業務往來收入占千信集團營業總收入的數據,悄然發生著變化:2017年為98.43%;2018年直接降到了50.35%;2019年竟只占24%;現已降至20%以下。
也就是說,千信集團從一開始解重慶鋼鐵之危時起,時刻保持著危機感,一邊做著重慶鋼鐵的業務,一邊猛盯著重慶鋼鐵以外的市場業務拓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扭轉了“吊在一棵樹上”的風險,2019年重慶鋼鐵以外業務收入近200億元,企業之眼是“看在鍋里甚至鍋外”。
不僅如此,令人驚嘆的是,重慶鋼鐵集團所控股的三峰靖江港務物流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新港長龍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及重慶中節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重慶四聯集團旗下的光伏項目,重慶化醫集團下屬化工板塊等多個身陷困境的國企,因千信集團的出手,通過股權重組、技術改造、精細管理、科學營運及改善資本結構等措施,“一企一策”、精準施策,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
千信集團,不是一家依靠資源型或行業壟斷型的企業,而是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快速發展自己。
2020年,重慶千信集團成功跨入中國企業500強。享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優惠,具備良好的資金融通、資源整合能力。目前擁有各級全資及控股公司10家、參股公司4家、分公司2家,員工400余人。
目前,千信集團主要從事鋼材、鐵合金、鐵礦石、鉻礦、錳礦、煤炭、焦炭等產品和加工的大宗商品內外貿業務,致力于為專業性企業集團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貿易、物流、倉儲、運輸、供應鏈金融、資產重組等全方位服務和支撐。秉承“誠信向上、有義有利”的經營理念,積極搭建現代物產型企業架構,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完成了從單一的貿易服務商向貿易服務與產業投資并舉的企業集團轉型,提升了國有經濟和國有資本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為何要投資南通?在海安市與如皋市的報道中,答案并不難尋——進一步激發黃金水道澎湃動能。
據如皋發布報道,此次簽約的項目——重慶千信貿易分撥中心總部基地項目總投資30億元,該項目利用華大石化碼頭岸線及腹地資源,開展能源石化行業的倉儲、貿易、加工等業務,計劃2030年項目建成投產,預計可實現年營業收入300億元以上,年稅收3億元以上,帶動就業超2000人,拉動如皋市化工產業、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等行業快速發展。
雙方將以本次合作為起點,圍繞打造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的奮斗目標,做好項目服務保障、提升港口能級、優化產業生態,推動港口物流產業向重慶和西部地區拓展,促進千信集團持續拓展大宗貿易,合力描繪港口發展新藍圖。
千信集團將積極發揮國有企業人才、資金、資源、平臺等優勢,當好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排頭兵,重點推動長江下游港口聯盟、長壽港物資集散分撥中心、長江口產業西進等相關項目的落地落實,助力兩地經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形成東西聯動、上下游協同的強大經濟合作,為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新時代國企力量。
如皋市交通產業集團將與重慶千信集團共同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的物資流通優勢和資源輻射效應,以“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雙方在長江經濟帶上的區位、產業、資源等優勢,推動屬地優勢產業的協同發展。
7月27日海安發布消息,海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趙男男致辭。她說,海安市與重慶千信集團的正式簽約是雙方積極推動區域融合發展,促進“長三角經濟圈”與“成渝經濟圈”牽手聯動的生動縮影,必將進一步整合雙方資源優勢,在推進物流樞紐建設、供應鏈服務、鄉村振興、新質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實現更深層次融合,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她希望商貿物流園等相關單位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加深與“成渝經濟圈”的對接交流,拓展東中西部經貿交流、產業合作新空間,共同做好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這篇大文章。希望千信集團充分發揮自身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優勢,持續擴大與海安全方位合作,同時推薦更多成渝龍頭企業到海投資興業,在互促共進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千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金自力金自力介紹了千信集團基本情況和未來規劃。他表示,海安作為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節點城市,有著“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特色鮮明的產業優勢,特別是城市的發展理念,與千信集團打造供應鏈集成服務為“一體”,以專精特新實體企業和供應鏈金融服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格局高度契合。他衷心希望雙方依托戰略合作,進一步增進互信,創新合作模式,在海安這片投資樂土上催生更多合作成果。
因此,依托南通與重慶各自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可增強長江上中下游聯動,合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無疑,長江是江蘇的黃金發展帶,長江江蘇段也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鉆石級區域。近年來,江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持續放大區域聯動戰略疊加效應,為新時期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打下良好基礎。
為何偏偏是南通?
從機遇來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在南通交匯,多年縱深推進,利好持續釋放;
圖源:南通發布
從區位來看,南通集“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于一身,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域,在江蘇“1+3”重點功能區中承擔著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建設兩大重任,緊鄰上海蘇南這兩個全國要素最集中、經濟最發達、市場最活躍的區域,既有通江達海、聯通南北的樞紐優勢,又有接軌上海、鏈接全球的窗口優勢,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從資源來看,南通濱江臨海,土地空間廣闊,綠色能源豐富,建有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群。南通擁有產業工人約240萬人,每年培養技術技能人才2萬余人,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從產業來看,南通制造業門類齊全,現有120多萬市場主體。去年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六大重點產業集群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
當支撐點更多更密,長江“金腰帶”釋放更大能量。未來,南通將在江蘇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陣地中勇擔使命、多作貢獻,扎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
來源:如皋發布、海安發布、重慶千信集團、重慶日報全媒體、南通發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