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央委員會議召開期間,毛主席特意找到賀敏學,詢問他的近況。
當聽到賀敏學說,他目前只是行政8級時,毛主席一臉驚訝:“太低了,不行,你不應該受這個待遇!”
賀敏學笑著說:“主席,不是上面沒有安排,是我自己主動降的,我原本是行政7級!”
毛主席盯了他一會兒,點點頭,表示理解。
賀敏學為什么主動下調待遇,是謙讓嗎?
他那么做,既是謙讓,也是避嫌,就是盡量低調一些,避免他人太過關注他和毛主席之間的關系。
因為,他妹妹是毛主席的前妻賀子珍,他與毛主席是妹夫和大舅子的關系。
所以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官做得太大,讓人誤以為他是受到毛主席的特別關照,讓毛主席和他自己里外不是人。
其實,除去與毛主席的特殊關系,賀敏學對革命還是有巨大功勞的,他當更大的官,享受更高一點的待遇,也是他應得的,別人沒有資格說。
1927年,賀敏學入黨,出任江西永新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
“四一二”政變后,賀敏學被抓,幾個月后獲救,出任贛西農民自衛軍副總指揮,與袁文才、王佐等率1000多人來到井岡山。
9月,毛主席和改編后的秋收起義部隊也來到井岡山,與他們會合,共同開辟中國第一個紅色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
如果說,“八一”起義點起了革命之火,那么井岡山無疑是將這把火保留下來的大火盆,朱德等把“八一”起義殘部領上了井岡山。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大火盆,才讓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全國掀起燎原之勢,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
賀敏學有“開山”之功,對革命作出巨大貢獻,他要在中央任職,那誰也反對不了。
畢竟,許多從井岡山走出去的人,要么成了中央大員,要么成了開國元帥、大將等,都身居要職,比如朱德、林帥、粟裕、蕭克、黃克誠等人。
然而,賀敏學始終都沒有進入過中央高層。
抗戰時期,賀敏學主要在南方工作,曾任華東軍政學校校長。
解放戰爭時期,賀敏學也參加到解放事業中來,曾任華野1縱參謀長,跟著粟裕打豫東、淮海等扭轉解放戰爭戰局的大型戰役。
建國后,賀敏學長期在地方上任職,主要做的是一些和建設類有關的工作。
1952年,他奉命帶華東軍區三個師來到上海,對上海進行“翻新”和擴建,如今上海市的規模與建筑,大多都是賀敏學和那三個師奠定的基礎。
后來,賀敏學又被調到陜西、福建等任職,但擔任的都不是一把手,很難惹人注意。
也正因為這樣,當毛主席聽說他還是行政八級的時候,相當驚訝。但那是他自己做的選擇,想低調一點,不能怪上級不器重他。
他的這個做法,無疑是相當正確的。遠離權力核心后,讓他避免了不少麻煩。盡管后來他也受到了相應的沖擊,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影響不算太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