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副院長王洋
采寫 | 鄭友晴 陳榆潔
王洋
人物名片
王洋,出生北京
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副院長、國際腫瘤醫療中心執行主任兼放療科主任
出國前在北京鐵道總醫院(現世紀壇醫院)放療科工作
原澳德康國際首席技術執行官,現榮譽首席技術執行官
曾任清華大學醫學物理碩士課程客座教授
悉尼UOW大學醫學物理學教授
澳大利亞醫學物理家學會資深會員
全美醫學物理家學會正式(AAPM) 會員
全美腫瘤放射治療學會(ASTRO)會員
王洋在研究病者病情
在人類與腫瘤抗爭的歷史長河中,放射治療學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門學科專注于利用放射線對腫瘤組織進行局部治療,通過電離輻射控制或殺死惡性腫瘤細胞,為癌癥患者帶來了重獲新生的希望。盡管我國的放射腫瘤學起步較晚,但在短短幾十年間,我們已實現了國外上百年的發展速度和學科突破,這離不開一大批醫學家的不懈努力。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副院長、放射治療學科帶頭人王洋,就是其中一位致力于推動國內放射腫瘤學建設、發展的醫學先驅。
王洋教授在放射醫學領域深耕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和教學培訓經驗。他不僅指導了各類腫瘤的精準放射治療技術,更是國際上放療物理醫學領域的先進代表。王洋教授曾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先后組建了三個醫學物理醫療團隊,為國內外腫瘤放療領域培養了一批專業能力強、學術影響力大的青年醫學人才。此外,他還擔任澳大利亞ICON集團的首席技術代表,與金沙洲醫院合作成立了國際腫瘤醫療中心,極大地提升了國內的腫瘤放療水平,促進了中澳醫學界的友好交流。
王洋在放射治療領域的貢獻,不僅體現在他的專業成就上,更在于他對醫學人才的培養和對國際醫學交流的推動。他的工作不僅為患者帶來了希望,也為放射治療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放射治療領域的拓荒者
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王洋與放射治療結下了不解之緣。剛剛畢業的他,被北京鐵道醫學院總醫院(現北京世紀壇醫院)選中,成為首批赴海外接受培訓的放射治療物理師。當時,國內的放射治療物理發展還幾乎是一片空白。放療過程中,放射線的劑量、角度等醫學物理知識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放療的水平。王洋深知這一點,他如饑似渴地學習,學成歸來后,帶領醫院率先使用美國瓦里安高能直線加速器開展放射治療。80年代末,他再次前往澳大利亞深造,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0年,王洋入職圣·文森醫院,成為醫學物理學家。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將學術成果與臨床實踐深度融合,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發表多篇放射醫學相關的學術文章,結出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獻身于放射治療與物理醫學領域。在海外工作十年后,王洋作為學科領軍人,被任命組建一個新的物理醫療團隊。他帶領團隊建立了一套新的驗收、指控流程,并成功將新技術首次應用于臨床工作,在放射治療一線和學術界都引起了較大反響。
有了第一個放療團隊的成功經驗,王洋在培養人才、輸送技術、搭建平臺方面有了不少心得與成長。2006年,王洋入職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一體化腫瘤連鎖醫療集團ICON集團,擔任首席技術執行官,同年,他又出任臥龍崗大學(UOW)的大學講師一職,致力于為放療醫學領域培養優秀的青年人才,以及向世界各地輸送先進的放療技術。
王洋在了解病人康復情況
全心投入放療事業
王洋,一位在放射治療領域深耕多年的醫學專家,他的故事充滿了對祖國的深情和對醫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在為澳大利亞打造第二個大型腫瘤放療團隊之后,王洋遇到了回國發揮才能的寶貴機會。2016年,金沙洲醫院與ICON集團達成合作,共同建立國際腫瘤醫療中心,王洋作為ICON駐中國的首席技術代表,全程參與主導了這一項目的規劃設計、設備配置、安裝調試、臨床測試、團隊建設、員工培訓等一系列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很快在廣州建立起了一支高職業素養、高技術水平的腫瘤醫療技術團隊,為中國腫瘤放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沙洲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作為廣州市政府重點民生工程,配備了先進的醫學影像診斷與放射治療設備,致力于成為醫療技術高地和醫學人文高地,為全國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醫院腫瘤放療中心樹立了樣板。2019年底,腫瘤中心完成了首批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開診準備,但新冠疫情的爆發打亂了所有計劃。在緊急時刻,王洋義不容辭地選擇留下,全身心投入到中國腫瘤放療事業的建設中。
隨后的幾年里,金沙洲腫瘤中心以引進、消化、臨床落實國際先進的放療技術為戰略目標,實現了從一個病區到十幾個病區的穩步、高質發展。王洋將金沙洲腫瘤中心的成長分為幾個代表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19年底,完成了中大型放療中心的建設與臨床,典型技術包括影像導向、4D與多靶非共面放射外科、以數字化射波刀為代表的放射外科等。第二個階段是2022-2023年間,與國內頂尖醫院如北京協和、301、上海瑞金等同步開展了iCBCT圖像引導的在線自適應放療,顯著降低了患者治療的副作用,同時大幅提高了靶區劑量,顯著提升了腫瘤的控制率和殺滅腫瘤的有效率。
王洋在講解腫瘤中心的發展
挽救生命的守護者
在王洋的帶領下,金沙洲醫院的放射治療學科正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王洋從醫四十余載,始終以醫德為先,勤勉負責。他不僅在日常會診和臨床工作中親力親為,與團隊成員深入探討每個病例的治療方案,還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論壇和研討會,致力于培養新一代放療人才,為醫院打造了一支專業精湛的放療團隊,為無數醫學青年指引了方向。
王洋親歷了我國腫瘤放療和醫學物理的學科進步,見證了先進技術的引進與普及,推動了精準醫學在放療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他注意到,我國與發達國家在腫瘤治療綜合治愈率上存在差距,歐美國家約70%的腫瘤患者接受放療,而我國許多省份的比例尚不足30%。面對這一挑戰,王洋呼吁國內腫瘤醫療工作者們深入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放療技術,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提升治療質量,讓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最先進、最合適的治療。
展望未來,王洋為金沙洲醫院放射治療學科設定了新的發展目標。到2024年,團隊已獲得國家衛健委關于質子治療和核磁直線加速器購置的批準。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團隊將專注于提升這些先進治療技術,努力將金沙洲腫瘤中心打造成擁有最先進放療水平和技術模式的國際腫瘤放療中心。
王洋是一位心懷祖國的放療物理醫學專家,他以其精準的治療技術和高尚的醫德,成為了挽救生命的守護者。他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對生命的敬畏,為醫學界樹立了放療物理學家的典范。他的人生志愿得以實現,將繼續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為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帶來新的希望,并為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事業不懈努力。
王洋在主持“Ethos自適應放療高峰論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