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爭議,做不好公關。新風口下,這早不是公關一號位當初可以歲月靜好,隱藏幕后的“躺平”時代。
作者|Cindy
編輯|楊 銘
新能源汽車圈,永遠不缺少流量和話題。
最近,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朋友圈“炮轟”小米汽車和雷軍“傾銷式賣車”,輿論嘩然、登上熱搜同時,也將徐繼業和背后的極越汽車,推上風口浪尖。
汽車、科技甚至企業公關圈對此都有不少討論,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徐繼業作為公關負責人,火藥味十足的言論是否欠妥當;二是小米汽車,是否“每臺虧損6萬傾銷”。
第一個爭議,極越 CEO 夏一平已通過內部信、微博視頻,連續兩次通報批評,官方表態。第二個爭議上,盡管雷軍對虧損原因進行了回應,但小米是否“傾銷式內卷”,從《財經》等媒體報道看,依然未有定論。
公關是藝術活。媒體環境巨變、內卷加劇、流量焦慮下,都知道公關不好做,近年來成為輿論中心,被誤解、被謾罵、被各類吃瓜,甚至翻車、塌房的公關人也不在少數。
當徐繼業“炮轟”雷軍風暴逐漸平息,如果從旁觀者角度冷靜復盤分析,卻會發現,這實際上是一個值得細品,甚至研究的硬核公關高手實操案例。
01
公關一號位
不能時刻隱藏于幕后
目前很多人疑惑的是,徐繼業作為極越汽車公關一號位,不隱身幕后,為何要在朋友圈激烈發聲?
這可能是伴隨傳播環境巨變后,必須之舉。
長久以來,公關——特別是公關一號位,在輿論生態復雜的中國,往往都是選擇長期置身幕后,甚至藏得越深越好,扮演一種“搭臺子”或“隱形人”角色,不敢說話。這既能更好發揮工作職能,避免影響品牌,又能自我保護。
這也是外界對徐繼業最大的批評:作為公關,你就不應該說話,要保持沉默。
說白了,其實還是一種懼怕爭議的“鴕鳥思維”。公關真的不應該說話嗎?在中國公關是舶來品,但追溯公關百年歷史,行業三位奠基人,同被奉為“公關之父”的巴納姆、艾維·李、伯內斯,無不是頗具爭議之人。
“公關之父”艾維·李
尤其是,1906年在《原則宣言》中提出“公眾必須迅速被告知”和“向公眾說真話”基本原則,開創公關作為職業和事業的艾維·李,更是時刻沖鋒在最前線,肆意發聲,從不懼怕所謂的“爭議和毀譽”。
怕爭議,做不好公關。更重要的是,新風口來了,這已不是公關一號位當初可以歲月靜好,隱藏幕后的“躺平”時代。
因為,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的迅猛發展,已將所有關系變得透明化、個性化和互動化。公關也是如此,甚至定義都在變化,中國人民大學胡百精教授就在《公共關系學》一書中將公共關系定義為“對話以形塑認同和成就共同體”。可以簡單理解為,對話形成公關。
這種直接表達、交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每家企業都不得不下場。無論是雷軍、周鴻祎、夏一平等大佬親自下場做直播搞個人IP,過去喜歡深藏若虛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最近火力全開“左一個炮轟右一個抨擊”,其實都在說明一個簡單事實:在這個接地氣、大眾化的傳播時代,如今每個老板都在努力做公關。
本應沖鋒在前的公關,還能“龜縮在后”嗎?所以外界能看到的趨勢是,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公關一號位,爭相走到臺前。比如騰訊公關總經理張軍、小米公關總經理王化,都是社交平臺的風云人物。
就徐繼業履歷看,在成為極越公關負責人前,既有多年財經記者,互聯網大廠高管、公關職業生涯,也有科技公司創業經歷。如果說這都公關能力不足,對發表言論的風險未有預判,只能說一些批評的網友,乃至水軍不了解公關。
徐繼業顯然也非常清楚,不管他是否愿意,當下企業、公關以及從業者都已進入新傳播環境,包括公關一號位都要不懼爭議,主動下場和公眾進行直接交流,主動發聲、主動出擊,創造話題。
就汽車賽道而言,隨著互聯網思維植入汽車行業,營銷模式巨變,車企和車企、高管和高管,乃至車企和媒體之間不同立場的“口水戰”成為常規手段。長城、小米、豐田、蔚來、理想、小鵬、問界、起亞……火力全開名單越來越長,甚至有人給出了“汽車公關做得好不好,先看能不能上桌吵一吵”的總結。
蹭流量也好,挑事兒也罷,重要的是結果。畢竟,明明自己智駕拿下了那么多冠軍,技術、體驗上比小米強那么多,為何不能掀桌,發動一場戰役?
當然,進入戰場帶有強烈個人風格,是必須要素。其中關鍵是,公關一號位會如何選擇戰場,以及用怎樣的武器去贏得戰爭,是判斷是否公關高手的關鍵。
02
選對戰場,
武器還需要“一針見血”
公關一號位主動發聲,需要選對戰場。
戰場上,徐繼業選擇發表觀點的平臺是朋友圈,而不是微博、抖音等公域流量主戰場。朋友圈是非常特殊的信息傳播渠道,內容可公開可私密,可嚴肅可隨意,好友構成雖然復雜,但都經過主動篩選,信息接收可信度、破圈可能性更高。
選擇這個戰場,對徐繼業的利好在于,一是可以界定為個人有感而發,不代表企業觀點,就算有什么激烈、爭議言論,那也是“純屬個人行為”,可以比較方便和公司行為割裂開來;二是避免被飯圈、水軍圍攻。某些汽車廠商粉絲也在飯圈化,飯圈化的可怕,出征巴黎奧運會的陳夢們,就有親身體會。
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徐繼業
不止徐繼業,某種程度上朋友圈已是“公關第一戰場”。諸多互聯網、汽車企業高管、老板的“口水戰”就發生在朋友圈——但口水戰多了,大家也就失去了興趣,很多時候難以提起關注興趣。
這需要“一針見血”的抓話題能力。
盡管徐繼業言辭頗為激烈,但能在小米發布財報后,迅速抓住“單車虧損6萬是傾銷”核心話題,對話題的新聞性、敏銳度遠超一般財經記者、公關老炮,這是引爆熱搜的關鍵。
因為,這其實不只是個人觀點、情緒化的表達,還是當下用戶、行業、資本市場對小米最敏感話題的體現。
一是雷軍把小米在智能手機領域成功經驗,原封不動搬到汽車制造上,諸多網友戲稱小米SU7是“保時米”,這是調侃,更是對所謂超高投入、創新不足的不滿;二是“價格戰”侵蝕下,“融資-虧損”增長故事在汽車行業不好講下去,小米汽車“家大業大”可以不惜通過虧損來擴大市場,但其他車企不一定有。
沖擊力十足的話題,輿論中最容易被傳播。但也要意識到,如果不是“極越汽車公關負責人”的身份標簽,以及大量企業、公關、媒體人脈的存在,徐繼業的朋友圈也不會迅速破圈,登上熱搜——抨擊小米、雷軍的大有人在,能因此連續登上熱搜,被媒體連篇累牘報道的,徐繼業還是第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得益于徐的“議程設置”能力。在朋友圈向雷軍開了第一槍后,點燃大眾話題興趣,向媒體解釋“只是個人觀點”;第二篇朋友圈“示弱”求小米放過;第三篇公布內部信披露公司對自己的處罰,本人也在朋友圈“引以為戒”,迅速把企業和這件事切割,同時進一步示弱,把對個人、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
“戰戰相連,環環相扣”下,短時間內,就實現從朋友圈小范圍傳播到公眾層面大范圍話題討論的蛻變,點燃了公眾普遍對虧錢賣車和行業內卷的不滿。可以說,徐繼業和極越沒花一分“營銷費用”,就把自己和公司送上了熱搜。加上每一步都被媒體截屏直播,客觀上助推了新的傳播影響力。
03
公關高手應帶給產業價值
部分網友聲音認為,徐繼業的“炮轟”,是“碰瓷小米雷軍流量”——不排除有這種想法,因為大家都在“口水戰”中互相“蹭流量”。但如果只是這么想,那就是愚蠢,因為這個行為,終究還是公關去帶動營銷的底層邏輯。
百度指數顯示,7月26日至8月25日,極越汽車日均值為67367。日均值和廣汽埃安持平,超過零跑汽車的52368——從曲線走勢看,幾乎每天都超過了零跑。要知道,在7月新能源廠商零售銷量排行榜中,零跑以2.2萬輛沖進了前十,小米則只有1.3萬輛。
同比、環比上,極越同比暴漲1221187%,環比暴漲81.95%,尤其是8月3日到8月8日,8月21日到25日經歷了兩波跳躍式高峰。
正是最近一個月市場指數暴漲的維持,給極越帶來了銷量的增加。根據新出爐的周銷量(8月12日-8月18日)榜單,極越首次上榜20萬以上純電市場品牌銷量排行榜前十,銷量與阿維塔持平,直追奧迪、寶馬。對此前品牌、營銷較弱,今年5月才開始發力的極越來說,達成小里程碑顯然和最近一個月市場營銷、指數離不開干系。
毋庸置疑,對在售的極越01,即將發布的極越07,如何更好從品牌、層面打開想象空間,至關重要。而從市場走勢看,徐繼業在朋友圈的“四兩撥千斤”,以小博大,獲得了飆升的活躍度和關注度,將很可能推動極越汽車銷量,迎來新的高峰。
有公關研究人士認為,當下公關的核心是意義生產。所以,你還覺得徐繼業,“朋友圈作戰”給極越帶來的只是“黑紅”嗎?
另一方面,《孫子兵法》云,“兵者,詭道也”。人食五谷,生六欲,有七情。自古以來,罵戰就是最高明戰術之一——以諸葛亮為例,先是一句“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金瘡迸裂不省人事,后又在北伐時罵死76歲的司徒王朗,一封信氣殺魏國大將軍、大司馬曹真。可見兩軍對壘只要罵得合理,就能贏得先機,主導走向。
此次事件也是如此。一向喜歡打“口水戰”的小米,此次并未直接從公關、官方層面回應、反擊極越和小米,“滅火”想法明顯。
這并不尋常。畢竟,此前智己在配置環節對比中標錯小米SU7配置后,小米可是拿著“放大鏡”,官方發言人“三連問”,窮追猛打,想讓火越燒越大的動作還歷歷在目。
這只能證明,小米汽車或許真的被徐繼業狠狠抓住了“痛點”或者“痛腳”,不敢像以往一樣采取“不死不休”的公關方式。
雖然雷軍和小米CFO(首席財務官)林世偉分別對“小米汽車賣一臺車虧6萬元”的說法進行了回應,但徐繼業的炮轟正推動公眾和媒體去深入背后內幕——根據《財經》雜志《小米傾銷了嗎?》報道,目前小米汽車沒有公布過成本數據,第三方也很難準確估算小米汽車的成本價,小米是否“為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并未有定論。
即便小米汽車沒有“傾銷”,雷軍“小米汽車賣一臺車虧6萬元”的說法,事實上也是進一步將新能源汽車卷入“低價內卷”漩渦——簡單來說,以“封神”雷軍和小米汽車的行業地位,這種“價格戰”官方表態,是對消費者、資本市場、行業發展非常不負責任的說法。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越來越殘酷,但消費者、投資者對車企盈利能力重視程度加速提升。消費者擔心長期低價會導致車企退出市場,也不符合資本市場對盈利能力的看重。同樣,任何一個賽道未來的健康發展,需要的是長期主義,是產品品質和服務能力,而不是價格戰。
對關乎生命安全的汽車而言,“內卷式”惡性競爭沒贏家。價格戰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吸引消費者,但長期來看會損害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產品質量。今年7月底,中央就定調,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如何讓行業擺脫深惡痛絕的價格戰?這需要從“帶頭大哥”做起。鈦媒體副總編輯胡潤峰在一篇文章中表達的觀點特別到位:告別“內卷”,大哥帶頭。做大哥要有格局有擔當,光大還不行,要帶領行業弟兄、產業鏈上下游一起發展,而不是和同行陷在價格戰的泥潭中掙扎。
這就差點直接點名雷軍了——8月初,雷軍就野心勃勃的宣布,小米汽車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沖擊全球汽車銷量前五。
“公關力量,勝百萬神兵。”從徐繼業的“炮轟”結果看,正是《弱傳播——輿論世界的哲學》書中觀點的體現。無法確定徐繼業是否讀過這本書,但從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渠道、傳播結果上,都做到了多位一體的破圈效果。在當前國內公關行業,或許沒幾位公關能做到,也正是公關、營銷行業值得復盤之處。
出品人:黃槍槍|直達熱線 13452396140
(請標注公司、職位)
獨到觀點、獨立態度
見證中國商業生態進化、重塑與未來
往期精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