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功殺了女學生,陳伯鈞殺了大隊長,都是殺人,毛主席的處理態度卻大不一樣。面對黃克功,毛主席是殺人償命。面對陳伯鈞,毛主席卻是刀下留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不同,讓毛主席的態度如此截然不同?
黃克功與陳伯鈞的殺人案
黃克功殺人是在1937年。那時他在抗大任第二期第十五隊隊長,在努力學習工作的同時還邂逅了一段愛情。那是剛剛來到延安抗大的16歲女學生,名叫劉茜。少女對英雄總是有一層濾鏡的。而黃克功屢立戰功,對劉茜來說他就是一個大英雄。
面對黃克功的追求,劉茜墜入了愛河。一開始兩人談理想、談未來,一切都十分合拍。可是漸漸地,黃克功性格里的一些弱點暴露出來了,他為人十分霸道,尤其是對劉茜控制欲更是極端。有時劉茜只是和同學說了幾句話,黃克功都會以為劉茜是喜歡對方。
再后來,黃克功提出要結婚,并且越快越好。劉茜十分猶豫,一來她還沒到結婚的年齡,二來他們生活中磨合得并不好。可黃克功的態度卻十分強硬,完全不在意劉茜的顧慮。劉茜終于忍不下去了,寫了一封分手信。
而正是這封分手信讓劉茜魂歸黃泉。收到分手信的黃克功表面十分冷靜,可內里已經瘋魔。他把人約到河邊見面,最后開槍打死了劉茜。事后,黃克功還想憑自己功臣的身份給自己脫罪,特地致信毛主席,要毛主席救救他。然而,毛主席非但沒救他,還堅持判他死刑。
至于陳伯鈞,則是在1928年。那時的陳伯鈞在井岡山的工農革命軍軍官教導隊任副隊長,被他開槍打死的是大隊長呂赤。悲劇的發生要從“半斤廢鐵”說起。一次任務回來,陳伯鈞繳獲了一把手槍,本以為是個寶貝,結果卻發現是“半斤鐵”——壓根打不響。
但陳伯鈞不肯扔掉它,覺得好好保養說不定就能修好。那一日呂赤帶隊出任務,陳伯鈞留守。得了空閑,陳伯鈞就繼續擺弄自己繳獲的那把槍,弄了煤油等物細細地擦。沒承想,陳伯鈞還真修好了槍。
等呂赤帶隊回來,陳伯鈞忍不住跑到他面前顯擺自己的寶貝。他拉動槍栓,剛要開口炫耀,子彈卻從槍口里激發出來了。陳伯鈞沒想到有顆子彈卡在了槍膛里,更沒注意到那時自己的槍口正好對在了呂赤的頭上。
還不等陳伯鈞反應,呂赤已經倒在血泊里,沒了聲息。很快,陳伯鈞被關了禁閉。軍官教導隊的許多人都要求判他死刑,要陳伯鈞一命償一命。可毛主席不同意。毛主席做了許多人的思想工作,最終保下了他。
為什么放過陳伯鈞?
同樣是殺人,毛主席為何一個殺,一個留?這就要從事件本身性質來說了。黃克功殺人是故意的。在現場勘查和驗尸中發現,被害人劉茜身上有兩個彈孔,絕非走火。黃克功是求愛不成,故意殺人。而陳伯鈞則不然,呂赤之死是意外。經過一系列調查可以確定陳伯鈞那支槍是走火了,陳伯鈞本人也沒有殺人動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對死者的態度。黃克功在被捕后曾否認自己故意殺人,咬死自己是槍走火了。但顯然證據顯示,黃克功就是故意殺人。可見他不光卑劣,還不肯擔當。此外,黃克功自認為自己是革命的中流砥柱,相比起一個普通的女學生自己是更高貴的存在。
所以,他才寫信給毛主席說情,還在信里用大篇幅陳述了自己過往的功績。陳伯鈞卻沒有推卸責任,打心底里認為是自己害死了呂赤。在剛關禁閉那幾天,陳伯鈞都十分消沉、自責。他的老友害怕他想不開,還特意過去與他同吃同睡。
總之,毛主席要殺黃克功就如毛主席的回信里說的一樣,“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他之處死,是他自己行為決定的!”而毛主席要留陳伯鈞,也如毛主席當時面對全軍上下時的講話一樣,“陳伯鈞不是壞人,他是槍走火誤殺了人……我們能不能只追悼一個人……”
參考文獻:
[1]張瑞安.開國上將陳伯鈞與毛澤東的深厚革命情誼[J].黨史文苑,2015(23):20-24.
[2]翁彤彥. 黃克功案的啟示[N]. 人民法院報,2021-09-17(005). DOI:10.28650/n.cnki.nrmfy.2021.00439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