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是祖國大地上一張亮麗的山水名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座落于此。這個夏天,我們在桂林迎來了眾多相識已久的讀者朋友。天南海北的朋友們因書相遇,又因書而聚,與我們共赴一場山水閱讀之約。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暑期研學活動,帶領(lǐng)孩子們在自然的山水風光中觀察、理解、想象、創(chuàng)作,用沉浸式的體驗活動來積累素材,鼓勵孩子把所見、所想、所思表達出來。將“體驗+情景+閱讀”融合起來,讓孩子在行走中開闊視野,在動手中感受世界,在讀寫中提升能力。
01
桂林是一個天然的素材庫
這里有以甄皮巖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靈渠為代表的秦代水利文化,以靖江王陵、王府為代表的明藩王文化,以摩崖石刻和山水詩詞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近現(xiàn)代革命遺跡、歷史紀念地為代表的近現(xiàn)代文化。這些文化彌漫于山水間,在山水間留下了印記。
桂林是無數(shù)文人墨客向往的創(chuàng)作圣地,
這里的山水是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
是一個天然的素材庫,
是創(chuàng)作無盡的靈感源泉。
02
體驗+情景
穿越萬年時空,與陶器邂逅
陶器是第一次用人類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利用天然物,將水、火、土完美結(jié)合創(chuàng)造出第一個新物質(zhì)。
探秘古陶,夢回萬年
桂林是中國陶器起源地之一,甑皮巖遺址歷經(jīng)兩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陶雛器”和其使用的“雙料混煉”技術(shù)。桂林也是我國目前唯一擁有“陶雛器”考古實物標本的城市。在甑皮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里,一塊來自于12000年前的粗陶片,向后人靜靜地訴說著上萬年前遠古人類的神秘信息和生活智慧。
甑皮巖遺址
神奇的泥土
去到山野中采集自然的材料,用創(chuàng)意和靈感去揭開土的另一種模樣。從采陶土到制陶器,選泥、采泥、揉泥、拉坯、修坯、上釉、塑性,創(chuàng)作一個屬于自己的作品,見證泥土神奇的生命奇跡。
桂林堯山的陶土
為了人與書的相遇
要經(jīng)歷多少,一本書才能抵達你。
你是否好奇,一本書是如何從無到有送到我們手上的?一張張紙如何變成一本厚厚的書籍?怎么自己制作一本書?
一起走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與書相遇,探索一本書的誕生。
在出版社當小編輯
看一本書,我們可能只會記住作者和內(nèi)容,但一本書的誕生離不開隱身于書背后的這群人——編輯。
他們穿梭于字里行間,以敏銳的眼光,探尋文學的礦脈,擺渡于作者和讀者之間,編織著航行于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洲。
走進出版社的編輯部,了解編輯的真實工作日常,與資深的編輯老師們近距離話,體驗“一日小編輯”,策劃選題、稿件校對、圖書封面設(shè)計,挑戰(zhàn)完成“編輯工作任務(wù)”。
見證一本書的誕生
每一本圖書的誕生,都離不開高標準的生產(chǎn)流程。走進現(xiàn)代印刷工廠,感受印刷文化的魅力,揭開印刷工廠的神秘面紗。
運行的紙張與機器,井然有序,合奏一首首知識交響曲,在散發(fā)油墨清香的工廠中,帶著自己心中的十萬個為什么,在印刷工廠內(nèi)開始一場知識的探秘。
近距離觀摩圖書制作的流程:排版、校對、印刷、折頁、裝訂......探索圖書誕生的秘密。
繪本遇上戲劇,讓閱讀更有趣
將繪本搬上舞臺,故事的發(fā)展再也不是固定在紙上,而是活靈活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面前,可以身臨其境體會角色,豐富孩子的感知與體驗,讓閱讀更加深入。讓我們走進魔法象童書館沉浸式觀看一場繪本劇吧。
山水間的詩意畫卷
桂林山水,人間仙境。漫步在這片神秘而寧靜的大自然中,仿佛來到了仙境一般。青山如黛,碧水悠悠,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一幅畫。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之最代表無疑是漓江,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充滿詩情畫意。
乘坐游船漫游漓江,感受時而山海峰林,時而平疇曠野的山水變換,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畫卷中,領(lǐng)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將山水點墨入畫入扇
文人墨客之間素有題扇畫扇之風,扇面入字入畫。陽朔福利鎮(zhèn)被譽為“中國畫扇第一鎮(zhèn)”,這里的畫扇巧妙地將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與日常用品結(jié)合起來,片紙描盡漓江山水情。
化身小工匠,走進畫扇工藝坊,體驗剪、畫、裱、打折和扇骨入套等畫扇制作工序。將一路看到的桂林怡人風光和奇山秀水點墨入畫,將一路所見所聞所想都折入扇中。
觀“山水實景演出”
觀看全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把劇場里的演出,搬到了山水實景中,方圓兩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廣袤無際的天穹……山水、音樂、少數(shù)民族風情被完美融合。
少年探險家 | 深入地心,乘風破浪
少年為什么要去探險?
孩子是天生的冒險家,每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顆探險的種子,是對新事物的好奇,對探索未知的期待和前進的永不言棄。
探險可以解放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動手能力,也是孩子親近大自然,學習成長的最佳課堂。
喀斯洞穴探險
洞穴是大地深處的神秘世界,隱藏著無盡的奧秘。戴上專業(yè)頭燈,進入溶洞,開啟洞穴探險之旅,一起探索藏在桂林山水之下的地心世界。
走進洞穴用雙手觸摸沉睡千年的地質(zhì)石壁,用雙眼去觀察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沉積物,用雙耳聆聽流動的地下河水和彼此的心跳,用心去感受自然永不停止生長的力量。
扎筏泅渡
在桂林竹筏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是特別的存在。扎竹筏也是野外生存的一個重要技能,讓我們一起在山水間,在有限時間內(nèi),利用有限資源,通過繩結(jié)技術(shù),動手扎出能夠承載人安全泅渡的竹筏,同舟共濟,到達彼岸。
于山水風物間探尋文化
除了山水之外,桂林還有很多可深挖的風物文化,它們就像是這座城市文化的隱性基因,等待被喚醒,被激活。
桂香傳濃情
桂花是桂林的市花,但桂花與桂林這方水土的血脈濃情,遠不止于表!考古工作者在甑皮巖洞穴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桂花的孢粉,這是世界上最早關(guān)于桂花生長的記載。
走進桂花公社,參觀桂花文化體驗館,通過沉浸式聲、光、電、味體驗,學習和感受桂林與桂花的深厚淵源及桂花文化的獨特魅力。
03
山水閱讀
做書和讀書
1
和編輯一起解密圖書背后的故事
參觀編輯部、印廠,親身體驗圖書出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資深圖書編輯面對面互動交流,感受圖書編輯的工作日常;新書試讀,做第一批讀者;體驗“一日小編輯”,共同探討論證一本書的出版價值和意義。從圖書出版的源頭,了解一本書的誕生,成為更專業(yè)的讀者。
2
跟著作家學寫作
作家寫作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作家全程親自指導(dǎo),傳授寫作技巧,分享寫作心得,對日常習作進行深入的點評剖析,幫助孩子提升寫作的構(gòu)思、表達和創(chuàng)作能力。跟著作家學寫作,掌握寫作的密碼。
孩子們的作品
3
“體驗+情景+讀寫”深度融合
每天結(jié)合有趣的體驗活動和情景,學習不同類型的寫作文體,創(chuàng)作完成不同主題的作文,將白天的所見所感所思融入寫作中,將經(jīng)歷變成寫作的素材,讓作品更加生動與真實。
4
鏈接小學語文課本的習作
注重寫作文體與語文課文習作要求的結(jié)合,涵蓋寫人、記事、想象、寫景、讀后感等文體,針對不同類型的文體和表達方式,講解相應(yīng)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如何構(gòu)思、如何選材、如何表達等,從而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向下滑動查看
向下滑動查看
5
有機會成為小作家
營員作品優(yōu)先推薦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主辦的《作文大王》雜志發(fā)表,為孩子提供展示才華的廣闊平臺,讓孩子們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04
組織機構(gòu)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