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據環球網報道,有記者提問,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說法,中國民政部已通知美方,自8月28日起,中國各地民政部門將不再開展任何領養相關工作。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政府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今后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這符合相關國際公約的精神。
根據調整后的最新政策。很顯然老外是不符合“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這個條件的,今后想再收養中國兒童,幾乎不可能了,政策之門已關。只有海外華裔群體符合條件,而華裔群體很少有收養兒童的習慣。
自1991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開放國際收養以來,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7個國家建立涉外收養合作關系。據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統計,本世紀以來,被美國愛心家庭收養的中國孤兒為82658人。
在互聯網上經常看到很多美國家庭收養中國兒童的經歷,他們把整個收養過程,包括孩子的成長過程,制作成視頻發到網上,以使我這樣的外人得以窺見這些身在異國他鄉的孤兒的成長。這其中,有諸多感人的細節。比如,收養家庭帶著孩子乘機離開中國落地美國時,往往都是一大家人到機場迎接,團結和睦的家庭儀式感拉滿,讓怯生生的孩子一下子有了家的感覺。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不只收養健康兒童。很多家庭連唐氏、腦癱、先天性關節炎、兔唇、肢殘、青光眼等有重大身體缺陷的兒童都收養。說實話,這種無私和大愛,震驚了我。換作我,別說收養身體缺陷的孩子,就是收養一個健康兒童我都做不到,主要是實力不允許。就算實力允許,恐怕也很難做到。
有了國際收養這個窗口,孤兒院的許多孩子才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比如:亞馬遜創辦人杰夫·貝佐斯14年前就從湖南長沙孤兒院收養了一名2歲的棄嬰,一下子成為富家“千金”。來自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康妮和丈夫克萊頓,從2003年起,他們先后收養了來自中國的12名殘疾兒童,殘疾兒童也有了一個完整的家。24年前,一名江西棄嬰被一對加拿大夫婦收養,她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榮獲蝶泳冠軍。
這些被外國家庭收養的孩子,他們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展現出一種陽光、開朗、自信。絕大多數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們改變的不只是精神面貌,還有他們的人生軌跡。
現在政策調整,國際收養的窗口關閉了,今后再也不會有老外來收養了。究竟出于什么原因關閉,不知道,也不便妄加揣測。只是希望某一天政策窗口再次打開,讓那些身在孤兒院的孩子也有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