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昨天0比7慘敗日本,制造了中國足球歷史上的最大慘案,群情洶涌。
今天話不多說,只做搬運工。
第一篇文章是周繼明老師的,這位資深得不能再資深的體育記者,在中國隊被新加坡幫忙抬進18強以后,寫了這篇文章叫《全世界只有中國人“絞盡腦汁”也踢不好足球》,這篇寫在近三個月前的文章跟0比7無關,但慘敗以后,讀起來仍然意猶未盡:
足球正是最需要這些人類最優秀特質的項目,所以足球才擔當得起“人類第一運動”的稱號。
足球還像是一個交響樂團,一個大的科研項目,一個作戰的集團軍,它既需要最優秀的個體,也需要最優秀的群體。衡量是否有最優秀群體的標志是,是否讓最優秀的個體有最好的發揮;而反過來也如此,更多和所有個體最優秀的發揮,必定是一個最優秀的群體。一個玩不好足球的群體,也注定玩不好交響樂,玩不好大科研項目,玩不好需要多道工序、多部門配合、每個人都有團隊精神的高速公路……?
所以一群人玩不好足球非常之令人憂心忡忡,其意義遠不止是一個體育項目,一塊獎牌,而是一種象征、門面,還像是一頂引人注目的帽子,踢不好足球就像是帶了一頂“綠帽子”。
中國男人會在將來證明他們人多的體育項目也行,也會有像中國女人那樣的團隊精神和拼搏精神嗎?也許會,但我很不樂觀。至少至今為止,中國(男)人還是世界上唯一踢不好足球那群人。
第二篇文章是張三豐老師的。題目是《要承認,足球仍然是世界語言》。
不要小看足球,它是簡單的、關乎人體的對抗,但它又是復雜的。它是一個“社會體系”,是商業、教育、體育多方面融合的結晶。
中國足球經常讓人難堪,這不過是因為在“世界”中,它呈現出了真實的面貌罷了。
很多人大喊“假球”,這是惱怒。他們情愿相信自己被騙,而不愿意相信“現實就是如此”。這和一部分“讀者”一模一樣。
“輸給誰也不要輸給日本”,這是斗氣,不是科學。如果真的愛足球,你會喜歡日本隊,至少喜歡他們的比賽。
因為他們在做正確的事,也因為他們距離“世界”更近——至少你得承認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第三段文字,是一個中國足球的圈內人士發的,他曾經是經紀人,也是投資人。
中國足球的問題從來就不是足球這項運動本身的問題,這個論點我在五年前就開始說,換句話來說今天對日本隊比賽7:0、1:0輸甚至或者0:1中國隊贏了,從本質上來講區別不大。
國家隊成績在兩代人以內,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因為我們的職業體育與國家隊建設一直走在一個錯誤的路線之上,現在的行業領導人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現狀,說白了他們沒有那個水平,不過這不能怪現在的當事人,他們也是無辜的。
要改變這一切,就要提高行業者的受教育水平,現在中國足球行業從業者平均小學文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國民受教育和文化水平偏低導致了一大部分足球球迷,對事物理解能力是偏低的,他們很難在客觀上真正意識到一件事的是非,因此我們國內的足球輿論環境也是世界上最差的。
剛剛看見新聞,小鵬汽車董事長評論說,他組建一個車企隊能打敗男足國家隊。這樣一個知名企業的領頭人都是這種的文化水平和認知,所以不難得出結論,大部分人對這項運動最核心的含義和意義理解層次太低。
還有一個,則是和草根足球、業余足球、社會足球密切相關的朋友。他也寫了這樣一段文字:
有多少人愿意認真投身青訓?
足球教練的待遇足以讓很多人選擇這項工作嗎?
普通職業球員收入怎么樣?
他們的工資發完了嗎?
我們所在的城市有多少球場在運營?
這些老板賺錢嗎,他們愿意一直經營嗎?
你想踢球的時候就有場地嗎?
你有穩定的踢球伙伴嗎?
你是否因為生活的壓力放棄了很多踢球的機會?
問題沒人解決,鍵盤俠一大堆。
金字塔底層全是空的,哪會有上層?
好了,搬運得差不多了。
最后總結一下:足球把中國”折磨“得死去活來,但這不是壞事,而是幸事。
如果把足球的快樂僅僅寄托在所謂的國家隊成績層面上,那還是趁早放棄吧。
看國足的比賽,該罵罵、該打打,有這么一個全民痰盂很不容易,如果想體會足球的快樂,自己或者多帶孩子去踢踢野球就好了。
中國足球,也許比中國股市,還強點……
作者簡介:白國華,出生于廣東陽春。2002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曾在《足球》報擔任一線記者18年,中國著名體育媒體人?!秵蔚丁睋艉愦笸醭?,《中國足球長鏡頭》作者?,F為自由撰稿人。
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同名公眾號”白國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