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億元資金即將回流中國,人民幣匯率將有10%的巨大升值空間。
對中國和世界經濟來說,這將意味著什么?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人民幣與日元一起,成為全球最強貨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接近7.3,一口氣升值到突破7.1。
人民幣快速升值
隔壁日元升值,是因為日央行加息,日本政府主動干預匯市,企圖打爆前段時間做空日元的空頭。
而人民幣升值,卻是為什么呢?
我們沒有像日本那樣、強力干預匯市,中國央行甚至還剛剛降息,人民幣走的卻比美元更加強勁。
背后原因在于,最近幾天,華爾街資本發出了“強烈看多人民幣”的信號。
分析師們研究發現,疫情以來短短數年,中國已經在海外積累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天量資產。
隨著美元降息在即,這一部分資產即將回流中國。
你可能聽說過“美元潮汐”。而規模如此之大的資金流動,足以被稱為“人民幣潮汐”。
前段時間,日元資金流的變化,已經引得全球市場巨震。這一次,一旦“人民幣潮汐”形成,又會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怎樣的震撼呢?
而對我們國內的投資者來說,這種資金流的變化,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機會呢?
如果你關心這個話題,不妨先點個關注,聽柏年給你好好講講~
一、華爾街巨頭唱多人民幣
這一輪唱多人民幣的“旗手”,由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前摩根士丹利貨幣研究主管任永力(Stephen Jen)領銜。
他還有一個更知名的稱號——“美元微笑理論”的創始人。
“美元微笑理論”認為,美元匯率在美國經濟很強或很弱時,通常會走高。而在美國經濟不強不弱時,通常會走低。
就像微笑曲線一樣。
當然,這個理論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重點是,任永力近期研究發現,中國企業和居民在疫情以來的數年里,積累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海外資產。
隨著美元降息、海外資產收益降低,其中接近一半,也就是1萬億美元的資產,可能回流中國,帶來人民幣巨大的升值空間。
也將會改變全球資產的邏輯。
他認為,這一次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可能會達到5%至10%——而且這還是在有中國政府約束的情況下,因為人民幣過度升值對我們的出口不利。
如果官方不加約束,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可能更大。
任永力的觀點,其實和前段時間我在專屬作品《美元降息,中國機會來了么?》中的觀點不謀而合。
如果你對這一話題感興趣,特別是如果你想了解這種資金流變動,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歡迎你加入我的鐵粉圈子,里面還有更多柏年對于資本市場的見解。
看到這里,我相信你的腦袋里肯定有很多疑問。
第一個疑問:中國有那么多海外資產么?
第二個疑問:即使有那么多資產,美元降息,這些資產真的會回國么?
讓我們來一個個回答。
二、“海外中國”的由來
第一個問題,中國有那么多海外資產么?
有的,而且比你想的規模要大得多。
關心財經的人,應該會聽過這樣一個名詞——“海外日本”。
它指的是上世紀80、90年代,日本在產業升級、大筆賺取出口順差期間,積累的巨額海外資產。這筆資產,成為了今天日本支撐國內經濟和日元價值的重要來源。
但是實際上,“海外中國”比“海外日本”更加龐大。
我們看數據。
從貿易順差的角度來看,過去短短3、4年間,中國的貿易順差急速擴張。
商品貿易順差,從疫情前2019年的每年4000億美元,擴張到2023年的每年8000億美元。
2024年1-7月,中國商品貿易順差同比去年又上升了8%,今年可能一舉突破9000億美元。
中國的大筆商品貿易順差是怎么來的?得益于兩個因素,產業升級和能源獨立。
產業升級方面,過去幾年,我們都看到了中國在汽車、半導體、新能源產業的長足進步。
我們的汽車出口,19年只有150億美元,今年可能突破1200億美元。汽車進口,19年有480億美元,今年可能不到450億美元。
而我們的集成電路出口,19年有1000億美元,今年可能突破1500億美元。蓄電池出口,19年是160億美元,今年應該會超過600億美元。等等。
而在能源獨立方面,除了集成電路進口之外,石油進口一直是中國第二大貿易逆差來源。
但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推廣,從2024年二季度開始,即使排除了疫情對于交通出行和用油的干擾,中國的石油進口依然出現了長期下行趨勢。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到中國在服務業逆差的縮減。
與我國強勢的制造業不同,我國服務業,在國際上相對來說比較弱勢。2019年之前,我國因服務業逆差,每年損失2500億美元以上。
比如說旅游,一直是中國人出國玩的多,外國人來玩的少。
留學也是如此。
另外還有文化產品,向來都是好萊塢大片在中國攻城略地,中國能對外輸出的文化產品少。
但是最近幾年,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出現了逆轉。
得益于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對外國祛魅、以及歐美治安環境的惡化,我們去外國旅游、留學的人少了。即使疫情結束一年多了,相關數據也沒有回到疫情前的巔峰。
文化產品方面,我們也能看到好萊塢大片在中國賣不動了,而中國的游戲卻賣到了全世界。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2024年1-7月中國服務貿易逆差,比2019年同期下降8%。
三、人民幣套利交易
商品貿易順差擴大,服務業逆差縮減。
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下,中國的外貿企業就像一個超大型的“吞金獸”,在全球賺取著利潤。
根據外貿數據推算,自2020年以來,中國共向外獲取順差超過2萬億美元。
但是在另一方面,企業賺了美元,并不一定意味著就會立刻變成人民幣。
根據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國際收支賬戶顯示,自2020年以來,在上述這2萬億中,只有7000億美元變成了人民幣,匯回國內。
23年、24年,相關的人民幣凈流入,更是只有500億美元。
這是因為,自2008年開始,我國已經取消了“強制結匯”制度。
再加上我們目前,正在遭遇近20年以來最強勁的美元加息周期。美元存款利息動輒就有5%,比人民幣利息高得多。
相當多的外貿企業,采取了“借人民幣、投資美元”的套利模式。
比如說,最近媒體就報道了一個案例。
經營小家電的上市公司萊克電氣,2023年靠著投資美元,凈賺了3億人民幣的利息。而在國內,它需要用錢的時候,就去找中國銀行借低息人民幣貸款。
通過“高存高貸”獲取息差,玩的一手“神操作”。
如此進行套利的,肯定不只萊克電氣一個,而是幾乎所有中國外貿企業都這么干。由此帶來了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在海外資產規模的急速擴張,一個龐大的“海外中國”就此形成。
但是呢,隨著美元進入降息周期,這種套利模式即將終結,甚至將發生徹底逆轉。
這是因為,站在國內企業的視角,隨著美元開始貶值,以人民幣計價的美元投資收益,正在快速下滑。
比如說,在剛剛過去的1個月里,我們已經看到了人民幣急速升值2%。
對于這些投資美元的外貿企業來說,這就相當于直接損失了2%。如果人民幣再升值個1%、比如說突破“7”這個關口,投資美元相比于投資人民幣,就不再有凈息差。
美元再貶值下去,更是會產生投資損失。
所以對這些企業來說,是時候將這些美元資產,換成人民幣匯回國了,以規避匯率風險。而越多的企業這么干,人民幣升值的勢頭越劇烈,由此帶來的潮汐效應就越明顯。
“恰巧”,在這個美元即將降息,巨量海外資金即將回國的關口,中國官方又在進行著強力經濟刺激,有意引導這些資金回國。
在1個月前,柏年曾經發文章給大家介紹,我們官方即將開展的3000億消費補貼運動,中央財政直接補貼、號稱“史上最強”。
現在1個月已經過去,確實如我的預期,9月初各地的消費補貼活動已經正式開始。北京、廣東、上海等地,在最近幾天都發布了具體的實施細則。
看了我那期文章的觀眾,如果聽我的勸、多等一個月,現在買家電、電腦、家具,一件就能立省2000塊錢。
所以還不趕緊關注柏年,后面還會有更多這樣的高價值作品。
那除了財政刺激消費,央行最近也有重大動作。
8月底央行發布公告,稱其在二級市場上凈買入1000億元國債。這也是歷史上央行首次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
我們的央行買國債,雖然現在不像歐美日央行那樣,搞量化寬松、有很強的“放水”意味。但是央行直接下場支持財政擴張,也釋放了強烈的經濟刺激信號。
然而,看到這里,我相信還是有朋友會有疑問。
中國企業持有的美元,難道就不會永遠不匯回國么?比如說,不少富人想要移民,帶著這些資產就永遠流失了。
我們必須要承認,肯定存在這種現象。但是相比于疫情之前,疫情之后的中國移民規模,并沒有出現明顯上升。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各國的數據,中國的對外移民人數,2022、23年都是30萬人左右,對比2019年并沒有明顯擴張,更是遠小于08年金融危機之前。
所以不存在像很多人說的,疫情之后,中國富豪一窩蜂都跑了,把資產全都帶走的情況。而與之相比,疫情以來中國積累海外資產的規模,卻在急速擴張。
刨除掉一部分、中國企業在海外建廠投資,確實有正常的經營用途之外,大多數的資金還是以投機盈利為目的。
只要中美之間的匯率一變化,這些投資的流向就會隨之而改變。
所以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我們可以很確定的說,一股巨大的“人民幣潮汐”即將形成、或者說已經形成。
四、人民幣潮汐,震撼全球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8月初“日元潮汐”變動,曾經導致國際市場巨震。這一次“人民幣潮汐”興起,又會給國際市場帶來怎樣的震撼。
而且相比于日元潮汐,人民幣潮汐的規模只會更大。
這是因為,雖然日本曾經在海外有深度經營和積累,但是由于最近十幾年,日本產業升級被美國打斷,又沒辦法改變對能源進口的依賴。
日本已經連續3年出現貿易逆差。
逆差,就意味著外匯被消耗,所謂的“海外日本”在縮小。
這也就是為什么,日本即使在海外有大量投資和收益回流的情況下,也沒辦法支撐日元匯率。最近3年,日元貶值超30%,已經無法抵御美元的加息和收割。
而我們中國不一樣。
我們的產業升級和能源獨立都在順利進行,外貿順差逐年擴大。這些順差,不管當下回不回流,遲早也總是會回流的,由此構成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基礎。
而這也就給了中國央行,在美元加息周期中不跟隨加息,同時能抵御美元收割的底氣。
而且,隨著當下美元降息在即,中美態勢逆轉。中國資本從全球、特別是美國市場大幅回流,
美國市場都能感受到這種震撼、抖上三抖。
所以近期美國頻繁派遣金融工作組和沙利文訪華洽談,金融溝通與合作是一大重要議題。
過去,美元潮汐我們講的多了,今天,華爾街開始關心起人民幣潮汐。
這意味著,在全球資本市場上,中國正在走向核心舞臺。我們要知道,這背后是我們產業地位的崛起。
只要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在,中國總將立于不敗之地。
而隨著人民幣潮汐的興起,這種資金流向的改變,又會給國內資本市場帶來怎樣的具體影響和機會。
如果你關心這個話題,歡迎你加入我的鐵粉圈子,回看《美元降息、中國機會來了?》等系列專屬作品,也可與我1對1交流、提問。
感興趣的朋友可+:tides100,做更多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