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南陽迷笛音樂節上,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兩萬多名熱愛金屬和重型搖滾的中國青年,站在滿是泥濘雨水的草地上,按耐不住騷動一般地等待。接著,四個身穿游牧民族服飾的“老男人”緩緩登臺,沒有架子鼓、電吉他、音箱、效果器,只有四把椅子和話筒。
當他們坐下,調整好樂器,一開口,仿佛穿越了數千年的古老聲音從他們口中發出。那是祖先的呼喚,也像是草原心臟有力的跳動。等開場曲《Ancestor Call》結束后,音浪從人群中逐漸涌出,越來越大,直到響徹云霄,上萬名金屬粉絲沸騰歡呼、近乎瘋狂,久久不能平靜。
▲ 恒哈圖樂隊2023年迷笛音樂節演出現場
兩種力量在迷笛音樂節交匯,古老和現代,永恒和當下,創造出一個生命力拉滿的演出舞臺:甩頭、開火車、POGO、摔跤...青年們似乎也在用一種原始的方式致敬原生態的音樂,而臺上的四位老者宛如四座石雕一般,和這群平均年齡不滿25的金屬黨同頻共振,甚至將現場點燃引爆。
創造出這個神現場的樂隊,就是當今殿堂級別的呼麥大師組合恒哈圖(Huun Huur Tu)。恒哈圖樂隊來自圖瓦共和國,這個地處偏遠的俄羅斯邦聯位于蒙古國北邊,總人口不到30萬,清朝時是曾經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舊稱唐努烏梁海。這個連在地圖上都難以找到的地方,如今,因其獨特的呼麥唱法而聞名于世,而恒哈圖樂隊則是最早將呼麥帶入西方視野的樂隊之一。
▲ 恒哈圖樂隊
自90年代開始,恒哈圖的足跡遍布歐洲和美國,他們的呼麥被譽為最能深入靈魂的自然之聲。這些不同的呼麥技法——低音呼麥卡基拉Karygraa、中音呼麥Khoomie、哨音呼麥Sygyt,還有更多細微變化的呼麥方式,模仿著自然景觀,描繪著山脈、河流和草原,是唱給天地,也是唱給自然的歌聲。
早在90年代,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查·費曼通過圖瓦的三角形郵票發現了這個地方,并由此了解到圖瓦的呼麥唱法,并推動了西方世界對呼麥的了解和研究。而恒哈圖的出現,讓西方刮起了一陣“呼麥風”的熱潮。
▲ 恒哈圖樂隊演出現場
當然,“呼麥”這種唱法,對國人來說并不陌生,許多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如蒙古族、哈薩克族、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圖瓦族,都有這樣的呼麥演唱方式。
進到現代音樂的框架語境中,我們可能會很直觀的就將呼麥唱法和“搖滾”串聯在一起,而這樣的樂隊還不少:杭蓋樂隊、The HU、九寶樂隊等都是將蒙古族傳統樂器、呼麥和金屬、重型音樂結合的很好的例子,畢竟呼麥喉唱(Throat Singing)似乎和金屬的“黑嗓”、“嘶吼”有著類似的發聲方式。
▲ 九寶樂隊
但這樣的風格上的結合,卻不是恒哈圖樂隊的路數,成立至今巡演超過半個甲子,除了與其他音樂家合作的現場,恒哈圖仍以純人聲和圖瓦傳統樂器演奏表演,但依然能震撼首次聽見這樣聲音的人們,就算是年輕的觀眾,不論風格喜好,也都能在他們的現場起一身雞皮疙瘩。
▲ 恒哈圖樂隊在上海的演出現場
他們并不守舊,相反,他們更是顛覆傳統的那群人。恒哈圖的幾位成員在蘇聯解體前就開始了他們的音樂生涯;樂隊初始成員 Saian Bapa曾是一名爵士搖滾貝斯手。1992年,他們決定組成一個四重奏,回歸自己的音樂根源,并以四人組合的形式巡演世界,開創了以圖瓦鼓和傳統樂器為基礎的樂隊編制,形式既像爵士樂的四重奏,又像搖滾樂隊的四大件。
這是前所未有的形式,習慣兩腿一夾葉克勒、隨處一坐就地能唱起來的圖瓦人,作為游牧民族,并沒有編曲或更復雜的表現形式,更多是群舞或群唱,四人為主的“樂隊”編排堪稱叛逆,讓恒哈圖當年還被戲稱為“圖瓦披頭士(Beatles)”,在他們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圖瓦的音樂和呼麥能如此被展現。
看著恒哈圖和中國的觀眾和音樂人碰撞的過程,忍不住讓人感覺:搖滾的盡頭可能就是世界音樂。
10年前,是杭蓋樂隊最早將恒哈圖“請來”中國演出,經過這么多年在中國巡演,他們的演出仍像大型明星“拉新”現場,看見各路搖滾圈、音樂圈的人來“見大師”:
▲ 杭蓋樂隊
痛仰的高虎低調現身北京演出現場;“竇仙”竇唯戴個墨鏡全程舉著手機拍視頻不亦樂乎...
▲ 竇唯
不止滾青,年輕時玩兒搖滾的前輩們:野孩子樂隊的張瑋瑋、西北音樂的代表的蘇陽等人,也都表達著自己對恒哈圖樂隊的喜愛。
▲ 張瑋瑋
▲ 西北音樂代表蘇陽
為什么這些搖滾“老炮兒”或是音樂人,都聽恒哈圖呢?
恒哈圖樂隊的名字(Huun Huur Tu)在圖瓦語當中,代表著陽光通過云層后被分割的光束,即代表他們呼麥時產生的泛音,也有著對自然之美的贊嘆。
恒哈圖的歌聲是那么自然,就像當我們見到光芒灑落云層時,不需任何解釋和理解成本,就能被美所感動。當他們一開口,靈魂深處便震蕩。
就像中國第一代搖滾人侯牧人,曾在恒哈圖2018年演出的現場激動的不能自己:“我來不及思考,來不及看清,來不及呼吸...只能哭...這是一種最純粹最幸福最真實的感受。”
▲ 中國第一代搖滾人侯牧人
認識或不認識恒哈圖的人,都會被包裹在他們的歌聲里,這可能也是恒哈圖的音樂能穿越語言、風格類型的薄膜和壁壘,將人直接攫住的原因。
▲ 迷笛音樂節恒哈圖樂隊演出現場
如果你聽搖滾,卻沒有聽過恒哈圖現場,是遺憾的;
如果你聽搖滾,而曾經在他們的現場震撼失語,那這個世界必將在你眼前展開新的維度。
圖片來源:網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