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經濟體是市場化的,那么就一定有經濟周期;既然二級市場能夠反應經濟周期的起落,那么成功的人一定就是逆向投資者。
當我們身處悲觀情緒中,負面言論就會下意識地占據自己的手機屏幕和視網膜,C端節衣縮食、B端縮減預算,自媒體的推送機制又不斷地增強著這種邏輯反饋。之所以恐懼,是因為以前沒親身經歷過。當所有人、尤其是本來最樂觀的人都開始忽略最基本的經濟常識,選擇看空做空的時候,大機會就來了。
當一家公司的財報出現了主營業務的環比企穩,并且透露著有基本盤的托底,股價會因為這份業績優于同業和整體大勢而提前止跌。@百融云-W(6608.HK)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當2024年中報發布之后,股價為什么已經開始出現筑底跡象了呢?
因為:百融云已經沒有場內繼續做空的籌碼了、2024中報的業績在AI公司里真的太難得了。它,跌不動了。
但股票的籌碼出清和底部橫盤并不是上漲的充分必要條件;能觸發下一輪上漲周期的,一定是一個能預見的未來。很巧,百融云就屬于那種可以預見下一輪成長周期的公司,因為它已經寫在中報里了。
原有主營業務還有上升空間、已經有了將要鋪開的產品、下游客戶資本開支見底回升,是下一輪成長周期開啟的三個條件,百融云現在幾乎都要具備了。
先看原有主營業務,MaaS(模型即服務)本質上是一個可以供用戶隨時通過API接口調用的AI模型庫,這項業務目前的核心客戶留存率是96%,半年報核心客戶的總數量增加了13%,也就是上半年每家平均貢獻200萬元ARPU值的核心客戶一共有165家之多,都是來自B端的下游機構客戶。那未來的增長,就取決于百融云的MaaS業務還會不會更新更多的AI模型,“以供”下游B端客戶調用及付費。AI模型的更新速度,取決于深度學習框架的不斷成熟,無論是TensorFlow、PyTorch,還是更多的深度學習框架,都是通過提供高度抽象和優化的底層實現,使得開發者構建和訓練復雜AI模型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時現在開源的AI模型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AI模型已經被開源和共享,這就讓B端用戶既是使用者,又可以自發地構建開發者生態。百融云的中報里寫著:
所以B端用戶不僅是使用者,也是AI模型需求的提供者,已經形成了一個正循環。
另一個原有AI業務就是BaaS(業務即服務),這一塊本身在2024中報就是增長的,尤其是在財富領域的收入增長還是翻倍的。BaaS的增長空間其實更好理解,就看百融云的下游B端客戶想不想繼續用更多的AI技術降本增效。比如BaaS財富領域“幫客戶找資產”,百融云的B端客戶們是讓業務經理耽誤服務高凈值客戶的時間,還是想把“長尾”客戶的行為信息分類處理,直接交給百融云的BaaS中的AI數據分析環節去分類建模和決策;是讓客戶經理找著研究員一起分析各類資產的潛在回報(債基、商品、權益等等),還是直接交給百融云的BaaS直接做用戶評級和群體化資產匹配;是想招好幾個月薪幾千塊的員工挨個給用戶打電話推薦產品,還是用百融云BaaS里的智能語音直接自動撥號。其實答案很簡單,只不過投資者沒有站在企業經營的角度去想這些問題嘛。
很多投資者都在預期百融云的AI業務未來的增量會來自哪里,無非就是希望百融云能維持核心客戶續費的基本盤之外,還有新的AI產品和技術,并且拓展更多非金融業客戶。前兩點的回答都在上面,至于沒有金融業以外的下游客戶?百融云也在2024中報里寫了:
另外業績發布會的時候,百融云CEO原話:“我們目前累積合作 7,000 家機構客戶,在垂類場景里是絕對的第一名,咱們熟悉的名字,包括,阿里、百度、字節、美團、小米、京東、工行、交行、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泰康等等都是百融的客戶。”品一下,為什么把互聯網大廠的名字“特意”說在了前邊?很明顯百融云自己也知道二級市場的顧慮嘛。
那除了現有的AI業務線,百融云也透露了馬上要大規模應用的兩個AI產品,一個是賽博坦,就是一個TO B的AI Agent,還有一個是AI數字人。
先看AI Agent,做投資其實不必在意過多的技術細節,畢竟我們也不是專業的IT從業人員,但是必須要搞懂商業模式。看一下的賽博坦官網,里邊有兩個細節其實很重要,一個是“角色定制”,一個是“定制任務流”。怎么理解呢?
比如我是一家企業的老板,我現在要采購一個AI Agent,各個部門都要用這個AI助理來完成工作,這樣算下來的成本肯定比各個部門都招聘新人要低。但是財務部門平時需要審核公司現金流水、法務部門得過合同、研發部門需要碼代碼、HR部門得統計績效,大家需求和工作流程都不一樣,這怎么辦?
百融云的解決方式和思路很簡單,那就是下游的B端客戶們需要什么樣的AI Agent,那就自己來根據需求開發,賽博坦就是一個可供開發AI Agent的“平臺”,這就是所謂的角色定制。至于怎么滿足各個崗位AI助理的業務流程需要,讓AI助理們能自動工作且符合流程呢?那就讓百融云的B端客戶們自行把自己的公司工作流程以“知識庫”的形式錄入到賽博坦,這樣就可以本地化部署了。這就意味著,百融云的AI Agent客戶是可以面向各行各業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增量業績空間。
另一個即將大規模鋪開的新產品就是AI數字人,根據百融云在中報里的描述,其實可以想象成一個數字人大屏,而且百融云也非常清楚的說了應用在接待場景和零售百貨。
至于最后一點,百融云的下游客戶們都是B端公司,它們的資本開支什么時候能見底回升?這么說吧,這個道理就相當于,隔壁A股每次大行情的開啟,哪次不是因為廣大投資者們憋了3年錢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