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中有三大節日,那就是春節、清明節、中秋節。毋庸置疑,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熱烈最隆重的節日。一到春節,仿佛腿不在自己身上,心不在自己胸里。道路上,擠滿了回程的車輛。村落里,到處是問候的笑臉。春節只有一個歸宿,那就是家。
春節,不管海水千山,不管歲月變換,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喚你:
回家吧,孩子!
歸來吧,我的親人!
不管你錦衣美食,叱咤風云;
還是窮困落魄,不名一文;
家就是你的根,家就是你的魂。
有擋不住的寒風,家給你溫馨;
有承受不了的委屈,家給你溫存。
家猶如織網,穩坐中軍;
家就像打仗,穩定軍心。
家是萬千人的避風港灣,億兆民的定海神針。
春節,很重要的一個程序就是祭祀天地,祭祀祖先。敬天祭祖為了感謝自然,感謝神靈,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萬事如意。
清明節,春風和煦,萬類競生,說不盡的旖旎景色,道不完的山水圖畫。而在這個萬物萌動的季節,祭祖掃墓是我們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傳統。我們的生命來自于祖先,人之為人,生命的本源,一切都源于血脈的傳承。追本溯源,祭奠祖先,念先祖之高貴品德,傳家風之亮節。告知人生之稼穡艱難,創業艱辛,敬慰逝者之靈魂安息,精神永存。
潛移默化之中,傳播孝道于無形,頌揚美德之有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慎終追遠,緬懷先人,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更加強大更加旺盛,貫穿數千年之文化血脈才能源遠流長,永不熄滅。清明節,重要的是程序,掃墓續譜,春祭秋嘗,儀式肅穆,心靈共鳴。
中秋節,恰逢仲秋,灼灼圓輪,高懸星空,氣爽神清,天地同輝。蓋一年已過四分之三,在外奮斗拼搏的人們,面對皎皎明月,豈能不睹物思人?古語有云,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是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思親思鄉之情更加強烈。
古人交通不便,要想團聚,自是不易,只能寄托書信詩詞來道相思。情真意切,刻骨銘心的相思更是令人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而如今,交通便利,信息發達。兩地之間幾個小時便可團聚,即便國外也不過一天功夫就可了相思之苦??墒?,現在反不如古代情切,交通信息的便利沒有更加拉近親情,反而有所排斥,有所疏遠。
人們只是注重網絡的交流而忽視了面對面的溝通,經濟利益的驅使使人們淡化了親情。不少人再沒有時間和親朋們一起圍坐在桌旁,游樂在田野,極少有機會和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
難道現實的拉近反而促使心理疏遠?總想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空閑和家人在一起,可是總是尋找借口尋找理由,自己也逐漸原諒自己,總認為可以補償,總認為可以彌補。
殊不知,人生無常,時光易逝。唐代詩人盧仝”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須臾期?!比松倌?,如白駒過隙,瞬間即止。如若不珍惜當下,珍愛家人,說不定當你想再團圓已不可以,想歡聚就已分離。
古人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萬事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布置,萬物不是依照自己的意志來存在,我們應該做的是珍惜現在,而不是憧憬未來。
八月中秋,皎皎玉盤,垂掛枝頭,睹物思人,暢懷千秋,月有圓缺,人有聚合,莫道相思道不盡,似有機遇不等人。
中秋明月懸,幾時再團圓?
丙申中秋 晉頤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