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網站16日發布消息稱,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簽署總統令,自今年12月1日起將俄武裝力量中的軍人數量再增加18萬人,總量達到150萬人。
這已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的第三次擴軍,此前的2022年8月、2023年12月,普京分別簽署總統令,先后擴軍13.7萬、17萬。
根據總統令,俄武裝力量人員編制為238.913萬人(其中包括150萬名軍人)。此次擴軍之后,俄軍在數量方面,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軍隊。
在戰爭的第三個年頭,俄羅斯三次擴軍,一方面說明俄軍傷亡慘重,另一方面也說明俄最高層為了自己的面子和“里子”,不惜再拿一批國民的生命,去進行一場危險的“豪賭”。
先說說大帝在這場戰爭中的“面子”問題。
在戰爭發動之前,俄羅斯是公認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但誰能想到一場戰爭,卻讓“戲子”變成了“硬漢”,“硬漢”則變成了“戲子”,這讓大帝實在無法接受。
所以,面對國內外的反對聲浪,大帝實在是輸不起。他花費20多年塑造起的“硬漢”形象,也不允許他就此罷手,那怎么辦?就只有犧牲國民的生命了,讓更多的國民穿上戎裝,在戰場上發起人肉沖鋒,去維護他的面子。
再說說他在這次戰爭中的“里子”問題。
除了面子,“里子”更是大帝不能罷手原因。因為一旦輸掉戰爭,他丟掉面子是小事,失去權力,才是讓他無法接受的。
大帝這么多年之所以不顧日漸老邁,一次次執意地為俄羅斯人民服務,就是出于對“皇位”的癡迷,讓他失去總統寶座,恐怕比要他的命還難。
而且,輸掉戰爭,他不僅是失掉“皇位”的問題,恐怕還要像米洛舍維奇那樣,接受海牙國際法院的審判,這同樣是大帝無法接受的。
所以,一次次擴軍,就成了大帝維護面子、鞏固“皇位”的不二選擇。
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帝的榮光,就是靠著國民的血肉,一點點累積起來的。
當然,大帝有他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士兵沖鋒陷陣,是為國家而戰。他絕不會說,是為他而戰。
塞爾維亞有一則諺語:戰爭,就是一群百姓的孩子,去打另一群百姓的孩子,戰爭結束后,政治家握手言和,資本家盆滿缽滿,只有可憐的母親,在含淚尋找自己的墓碑……
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總統赫爾佐格、國防部長加蘭特、戰時內閣部長甘茨等一眾高官的兒女,都在軍中服役,有的甚至犧牲在前線。
但俄羅斯高官的兒女,則要么在國內當官,要么在歐美生活。像普京的兩個女兒,一個是莫斯科國立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一個是該校人工智能研究所負責人,其侄女則剛被提拔為國防部副部長;前國防部長紹伊古的兒子在戰爭爆發后,就被送往土耳其的豪華別墅中生活,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的女兒則早已移居英國,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女兒則在法國生活……
高官的兒女都被安排得好好的,平民的孩子卻一批批被送上戰場,這就是俄羅斯當前的現狀。俄羅斯普通民眾雖然一次次發起反戰示威活動,但每次都被軍警強行鎮壓下去。
而且,俄官方控制的媒體,宣揚的都是俄軍是為國家而戰,上戰場是愛國的表現,不讓孩子上戰場,就是不愛國……
在這些“文攻武衛”的措施下,那些反戰的母親們,又有什么辦法,能阻止大帝的擴軍、阻止自己的孩子被征兵呢?
只是,不知道這次新征的18萬新兵,在戰場能“用”多久?而俄最高層的面子和“里子”,又將需要耗費多少國民的生命來維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