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近在航空領域接連遇挫。就在5天前,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針對阿航空難,對俄羅斯發出“追責到底”的警告后,普京很快在克宮收到了“第二個噩耗”。
普京
當地時間24日,俄羅斯安加拉航空的一架安-24客機,在距離阿穆爾州滕達市機場幾公里的地方失聯。這個地方離中俄邊境比較近。
最終飛機殘骸在15公里外的山坡上被發現。遺憾的是,這起事故中機上50人全部遇難。
根據初步調查,墜機可能與惡劣天氣條件和機組操作失誤有關。事發當天,能見度不佳可能影響了客機的正常降落過程。但比較奇怪的是,飛機失聯前沒有發出任何緊急信號。目前,俄羅斯遠東運輸檢察院已對此事展開刑事調查。
據了解,這架安-24已經執飛了50年之久,其適航證雖然延長到了2036年,但其老舊程度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仍然不得不讓人質疑。
飛機殘骸
而且,話說回來,這已經是近期,俄羅斯航空業遭遇的第二次重大打擊。
就在去年年底,一架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的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境內墜毀,導致38人喪生。
阿總統阿利耶夫指出,飛機在俄羅斯領空曾受到“物理和技術干擾”,并要求俄羅斯負責。
今年初,阿利耶夫指出,俄羅斯政府試圖掩蓋真相的行為“令人震驚”,聲稱有匿名信提供了俄方下令發射導彈的證據。
就在5天前的19號,阿利耶夫再次表示,阿航空難一事他將對俄羅斯“追責到底”。
總之,這事搞得俄阿兩國齟齬不斷。而現在這樣的災難又來到了俄羅斯的境內。
阿利耶夫
不過,俄羅斯航空事故頻發,不僅是技術和操作上面可能存在問題,這也與全球政治局勢密切相關。首先就是西方的制裁。
自從俄烏沖突以來,俄航就一直面臨零部件供應的問題。美國、歐盟不給技術支持,波音和空客也都暫停了向俄羅斯提供維修和備件,這讓很多飛機都停飛了,畢竟沒法維修。而這些問題迫使俄羅斯不得不使用老舊的飛機,這安全隱患就直接上升了。
而且,制裁政策還提高了維修工作的難度。不少飛機因為無法獲得必要的進口零配件,無法進行常規維護,導致安全隱患顯著提升。
有些俄羅斯航班因剎車系統問題,甚至只能靠反推減速,這顯然增加了操作風險。長此以往,對飛機的性能自然會有影響。
“庫茲涅佐夫”號
而受到制裁的不僅僅是實體設備,人才流失與技術發展受阻也是一大問題。在外界技術和經驗的封鎖下,俄羅斯整個航空業的技術發展基本陷入了停滯。
與這種情況呼應的就是,目前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已經面臨停修的命運。西方制裁搞得關鍵零部件短缺,俄羅斯又得不到必要的精密設備支持,維修優先級低,加上人手不夠,這艘航母可能最終只能報廢拆解。
安-24
即便如此,俄羅斯也不能把所有事故都推給制裁。有時候天氣、飛行員的經驗等等,也都是事故發生的因素。
此次安-24的墜毀事故,不論最終調查結果是什么,都給俄羅斯敲響了警鐘,是時候認真審視一下國內航空領域的現狀了。增加對國產飛機技術和設備的研發投入,提高自主保障能力,提升整體航空安全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不論是失事的飛機還是報廢的航母,都對普京指出了一個迫在眉睫的事實:俄羅斯既有內憂也有外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