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來港村至少有四五十次了,肉眼可見香港趕超內地的腳步越來越快。
旺角街頭紙醉金迷的廣告牌密度小了很多,終于和內地一樣,仰頭就能看到干凈的天了;
中環說普通話的比15年前少很多,越來越國際化了;
在奢侈品店的小姐姐刷卡時似乎也沒以前那么果斷了,這是在學習內地百姓消費愈加理性……
這些年香港以內地為榜樣和內地越來越像,那么,香港對于內地的普通人來說一點用都沒有了嗎?
也不是,畢竟那還是一扇窗戶,如果你善于利用的話,還是能喝到一些殘湯。
1
香港依然是全中國最適合citywalk的地區,閑來走走眼界也會開闊。
香港是一切的天堂,卻是“住”的地獄。香港的酒店很小很貴,但逛完了可回深圳住啊,從香港市中心港鐵柯士甸那站就可以坐高鐵回深圳。
第二天再坐高鐵進香港都行,別忘了簽注多簽幾次,深圳7×24小時自助簽注機有很多。
你們不是“特種兵”嗎,這點麻煩還算事?
我并不是旅游博主,但我愿沒去過的胖友把眼界打開。
香港的整體風格和內地任何一座城市都不一樣,我強烈建議不管有錢人家還是沒錢人家的孩子,但凡有條件,可以來香港看一眼。
就這一眼,起碼讓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就知道世界不僅僅是教科書里的“風景這邊獨好”,其實世界是多樣的,也理應是多樣的。
趁這幾年,香港暫時還殘留一點“香港”的模樣……
2
香港的一年期碩士是被低估的,你當然會嘲笑一句“水碩”。
只學一年就拿證,肯定很“水”啦。但請問內地有多少大學的碩士是不水的?
除了個別學校個別專業,對于內地大部分專業的碩士你是去學東西的還是混文憑的?
既然大多數都是以拿文憑為目的,一年拿和三年拿哪個更有時間的性價比?
一年學費10到30萬,不便宜,但畢業后在香港找到工作的概率遠高于內地,且提高了拿香港身份的概率。
最差也能不用看導師臉色就拿到內地認可的碩士文憑。
必須承認:香港一年期碩士并不完美,但一定有適合的人群。
我之所以順嘴說一下這個,是因為我身邊有一些人已經受益,有朋友的孩子一年期碩士畢業后已經在香港工作的,也有孩子是內地本科畢業,家里有關系進民辦大學當老師的,但必須要有博士文憑。于是安排孩子僅用一年在香港拿完碩士文憑之后立馬回內地直接念博士的。
只是推開一扇窗,給你看一眼,適合你更好,不適合就略過。
3
可以來香港開一張銀行卡,享受自由金融的種種便利及較高的存款利息。
這兩年,香港各家銀行的存款利息都在4%到10%之間。而我們這邊,大額存單都快沒了,2點幾的國債都搶破頭。
在開卡之前,我免費給你普及一個小小的基礎知識:香港施行聯系匯率制度,什么叫聯系匯率?
香港有三家發鈔銀行:渣打銀行、恒生銀行和中國銀行。
發鈔行每發行7.8港幣,就必須向香港金管局上交1美元,這樣美元和港幣是1∶7.8的比率。(后來略有浮動7.75到7.85。)
為什么非要這么做?
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貿易中心,五湖四海的人過來做生意當然要讓他們都用港幣結算,但港幣貶值了咋整啊,誰敢跟你做生意?
1984年以來,有了聯系匯率制度,大家不用擔心港幣會貶值,因為港幣永遠以7.8的匯率綁定美元,那邊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均7.8港幣都能換到1美元。
所以,香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但穩定地綁定美元。除非取消聯系匯率制度,否則港幣和美元可以理解成一回事,一個利率。
如果你因剛才的只言片語對聯系匯率產生了興趣,請自行搜索復盤一下1997年和1998年索羅斯兩度攻擊港幣的完整過程,攻守精彩絕倫,此過程勝過迄今為止所有有關聯系匯率問題的金融專業書籍。
真學金融者必復盤,但別看那些大旗黨寫的“雄文”哈,有毒,看史料的記載。
假如,我是說假如哈,假如以后東大鎮出現了ZZ等現象,也許這些港卡里的港幣(美元)可以幫你減少一些損失。
現在門還開著。
普通人,或者沒有太多閑錢的人不建議來開卡,畢竟匯入匯出有成本。
對在香港開卡我相對了解一些,如果大家愿意,就贊一下,我有時間再寫一期如何到香港開銀行卡之最貼地氣版。
我在香港等你來贊。
莫忘關注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