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生只演毛主席一個人,我一定要演好,爭取演100部他的電影。”
有的演員,因為出色的演技深受觀眾喜愛;有的演員,因為與角色過于貼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多數人都想要嘗試不同的角色,挑戰不同的自己,可偏偏有這么一位老演員,他扮演的角色不僅深入人心,就連他飾演角色本人的家屬都感嘆:“真的一模一樣。”
他甚至還稱:自己的一生別無他求,只想飾演這一位人物,演一百部關于他的電影。
以至于到了現在,他飾演的角色有再多的人去模仿,都無法超越他的版本。
他就是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古月。
1989年,古月因為在《開國大典》中的出色表現,受到了中央邀請,前往參加國慶四十周年宴會。
在宴會當天,一位開國上將楊白冰給古月開了一個玩笑,直接把他嚇壞了!
這個玩笑到底是什么呢?
古月
“我是假的”
1981年,古月拍攝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西安事變》,這也是古月首次飾演毛主席的角色。
無論是外形,還是言行舉止等方面,古月飾演的毛主席,宛如再生一般。得到了無數影迷和專家們的認可。
所以自《西安事變》播出后,無論古月走到哪,都有人上前找他簽名,想要與他合影留念。
1989年,古月又接下《開國大典》的戲份,并且憑借著這部戲,一舉拿下了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這也逐漸吸引到了中央的目光。
同年9月30日,因為古月在《開國大典》里的出色表演,中央決定邀請古月來參加國慶40周年的宴會。
得到受邀消息的古月異常的興奮,因為這對于一個演員來說,簡直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古月
宴會當晚,古月剛剛踏進會場時,整個人民大會堂都沸騰了起來,一些海外特邀嘉賓們激動地跑到古月身邊,大聲的喊著:“毛主席!毛主席!”
就連服務員們都放下了手中正要上的菜,擁到古月身邊要求合影。
雖然平日里在街上,或者在拍戲的時候,那些戲迷們總是會這樣,但是在人民大會堂內遇到這一幕,還是讓古月也有些震驚了。
好不容易安撫好大家的情緒,回到位子上,一個聲音嚇得古月連連起身。
“向毛主席敬禮!”
順著聲音而去,只見開國上將楊白冰用著一口四川音笑著對古月敬了一個禮,古月連忙起身:“不敢當不敢當,我是假的!我是假的!”
兩人的這一舉動,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楊白冰
其實古月知道,楊白冰這是在和自己開玩笑,也是對自己扮演毛主席的一種認可。但是在古月心中,自己只是借助這種方式,幫助大家寄托對毛主席的無限思念。
也是經過了這樣的事情,古月更是在內心暗下決定,一定要將毛主席這個角色,演好演活,為大家帶來更多的作品。
而對于古月,大家也都非常好奇,到底他是怎么做到的,能夠將毛主席飾演的這么相似?
其實這除了古月私下的用功以外,也跟古月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古月也差一點與毛主席這個角色錯失交臂。
古月
從孤兒到家喻戶曉的明星
古月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在飾演毛主席后,拆分了自己的姓,所起的藝名。
古月原名為胡詩學,出生于1937年湖北武漢。
他的出身和其他的人很不一樣,古月的父母都是革命烈士,所以古月從小就和姐姐在孤兒院內長大。
1949年,古月被部隊的文工團收留,從此古月就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在部隊的栽培下,古月也逐漸成長為了一名優秀的文職軍人。
有一次古月去出差,正坐在綠皮火車上看書時,突然有個人拉住了古月的手說:“同志!你長得好像《毛主席去安源》這幅畫上的毛主席啊!”
《毛主席去安源》畫像
這是古月第一次聽到人家說自己像毛主席。下了車的他立刻買了一張《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像,拿到辦公室里問同事們像不像。
不對比還顯示不出來,經過跟畫像一對比,辦公室的同事們紛紛都起哄說:“就差嘴角下有顆痣了!”
于是古月就用筆將在自己的下巴處,點了一顆痣,在辦公室里模仿起了毛主席的樣子。
本來是一次玩笑話,但是卻被傳到了領導的耳中,將古月批評了一番。
但就是一次意外,暗中的給古月打開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演員古月
1976年,偉大的毛主席在北京病逝。全國上下都因為毛主席的離開,到處充斥著悲傷、難過之情。
為了紀念毛主席,葉劍英元帥首次提出,專門拍一部毛主席的電影。于是誰來出演毛主席這一問題,就成了大家議論的關鍵點。
為了找到最符合毛主席的演員人選,中央下令各個軍區挑選出合適的人選報上去。
一夜之間,幾百張從各大軍區收上來的照片,擺在了葉劍英元帥的書桌前。
82歲的葉劍英元帥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照片觀摩著。
當他拿起古月的照片時,不由得感慨:“太像了!太像了!”隨即便下令要古月,來出演毛主席。
古月
當古月接到通知之后,內心也是有一些的顧慮:第一是自己從未演過戲;第二就是此時的他已經四十出頭,他擔心自己做不好這件事情。
但是身為一個軍人,服從命令就是軍人的天職。再加上妻子和家人都不斷地鼓勵著古月,1980年1月,古月就正式地進入到了八一電影制片廠,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可是除了外形之外,古月的言行舉止各個方面,都與毛主席相差的太多。
為了演好主席,古月幾乎跑遍了整個北京的博物館、資料館等等,一共搜集了600張毛主席的照片,不同的角度、姿勢。
憑借著這些照片,古月整天就將自己關在宿舍中對著鏡子反復觀摩、對比。每有一點點感悟,古月就會將自己揣摩出的毛主席的特征記錄下來。
《西安事變》里毛主席的戲份,其實沒有很多,但是就為了這幾場戲,古月就寫下了十萬多字的心得。
古月
除此之外,古月還找到了幾位曾經飾演過主席的前輩,以及曾經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秘書、警衛員,認真的跟他們請教,觀閱他們在表演時的特別之處。
為了將毛主席演好,古月不僅看遍了各樣的音像資料,他還專門將主席說的話刻在了磁帶中,反復的聽,反復的學習主席的語氣。在古月宿舍里,到處擺著的都是有關毛主席的資料。
很快,古月在模仿毛主席方面,越來越熟練,舉止投足之間,都與毛主席非常的相似。
1982年,《西安事變》首次公映后,大家都對古月飾演的毛主席贊不絕口。
但是這也讓古月看到了自己的缺點,畢竟自己還是一個新人演員,首次在熒幕上的表演,還是有著許多表演痕跡。
古月
為了將毛主席扮演的更好,古月丟掉了自己幾十年的習慣,甚至在生活中也開始模仿毛主席的樣子,正式的開始了“完全主席化”。
但還是有一點,是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口音。
毛主席是湖南人,所以說話口音中自然就帶著一些湖南腔。雖然古月是出生在湖北,但是從小他就在廣西一片長大,就算進入到部隊以后,也是一直在昆明生活,要想學會湖南話,著實也有些困難。
1982年,古月為了讓自己會說一口地道的湖南話,專門跑到了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沖村。整日和村民們一起干活做飯,學習湖南話。
一個多月的時間,古月幾乎成為了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古月
而古月這日以繼夜的努力和付出,終是換來了1988年出演《開國大典》中的毛主席的機會,也迎來他演藝生涯的頂峰。
全國人民都認識到了這位“毛主席”,甚至還有人專門為古月寄去了感謝信,感謝他再次讓毛主席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自從古月出名以后,很多影片中有關毛主席的角色,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因為每個年齡階段都不同,所以古月經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增肥和減肥,為此古月也是毫無怨言。
隨著時間一久,有人就勸古月,可以嘗試著多接一些其他的角色,否則自己的戲路就會越來越“窄”,古月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們的好意:“我這一生只演毛主席一個人,我一定要演好,爭取演100部他的電影!”
1990年,古月正在西柏坡進行一部電影的拍攝,正好李訥也在附近游玩。在聽說了古月正在附近時,她就前往劇組,想要親眼見一見這位電視上的“父親”。
在看到古月本人時,李訥都不由的一驚。兩人在談話時,李訥就不自覺的拉起了古月的手:“和父親真的很像,我就是從小牽著這樣的手,長大的...”說著說著,李訥就不由得哭出了聲來。
古月
終未完成的劇本
雖然自此之后,有不少的演員們也都曾飾演過毛主席,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古月犧牲自我式的扮演。
作為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古月做的是淋漓盡致。
可最終古月還是沒能完成自己的目標,沒能出演夠100部有關毛主席的電影。
2005年,古月第84次飾演毛主席的電影上映后,他還專門寫了劇本《毛澤東和宋慶齡》,準備度假回來后,與妻子一起出演,可是還沒等回來,古月就在度假的途中遭遇了意外...
同年6月28日,古月帶著妻兒前往廣東度假。
7月2日當晚,陪妻子和兒子吃完晚飯的古月,孤身前往桑拿室解乏。在剛進入到桑拿室后不久,古月就倍感不適,連忙喊人求救。
待到救護車趕到時,古月的狀態就已經逐漸變差,還沒來得及趕到醫院,古月就停止了呼吸...
2005年7月5日,古月的家人在廣州市迎賓館為他舉辦了葬禮。
前來出席的,除了古月的家人、同事、朋友以外,還大批的媒體記者和數百名得到廣州市民。
鄧小平的特型演員盧奇,也是古月生前的好友,在面對記者時都表示非常的惋惜。
雖然古月四十歲才邁入影視圈,但是從業27年里,他為大家塑造出了無數個經典的毛澤東形象,讓我們再次更近距離的和毛主席有了接觸。
再次對古月老師所做出的的努力而表示由衷的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