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于工作,忽略了原創音綜《音樂緣計劃》,實在不應該!
感覺自己像個忙于奔向目的地的人,卻忽略了身邊的風景。好在及時止步,進入了《音樂緣計劃》的原創音樂的鮮活世界......
一、 最具潛力歌曲,應該是《終身孤獨》
第五期的《音樂緣計劃》,最具潛力歌曲給了《晚安,敲門者》,而我心中的最具潛力歌曲,則是單依純演唱的《終身孤獨》。
這首作品,無論是詞、曲、還是演唱,簡直水乳交融、渾然一體,讓人莫名想到那首廣告語:縱享絲滑。
初次聆聽,就被單依純帶入了她的孤獨世界之中。
簡單的鋼琴和弦樂的伴奏之下,突出人聲的孤單,整個孤獨的氛圍就營造出來了,把人迅速拉入她的孤獨情境。
看花絮才知道,原來這首歌曲她是改了編曲的,原來的編曲是大開大合的大制作,但她認為編曲不吻合“孤獨”的主旨,于是連夜改了編曲。
這樣的覺悟,很多優秀的歌手可能都想不到,但她小小年紀,卻能深刻感知到這一點,突然就對她刮目相看了。
這個女生不簡單!
因為演唱情歌,在舞臺表現力上會比較吃虧,往往就會以宏大的編曲來助力,從而讓歌曲顯得“不平淡”,這首歌曲之前的編排必然也是這樣。
但單依純能夠看出問題所在,果斷改動編曲。
而且她還比較有策略,不先否定原來的編曲,而是制作出新的編曲,讓歌曲的原創音樂人來聽兩個編曲的區別,以此說服原創音樂人。
真的太欣賞她的想法和做法了!
最終,我們聽到的版本,就是這樣一首把人置身茫茫草原一般的《終身孤獨》。
二、《終身孤獨》,讓你“縱享絲滑”
這首《終身孤獨》除了優秀的編曲,最打動人心的,其實是它的旋律。
這首歌曲的第一句就深深吸引了我,它不玩套路,真誠滿滿,毫無做作,就像一個孤獨的人被傷害之后在深夜里的喃喃自語。
好久沒有聽到這種看上去毫無技巧、渾然天成的音樂作品了。
它不驚艷,但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潛入了人的心底。
它也不是那種一聽就記住的旋律,所以它不會成為爛大街的大眾金曲。
它就像它的名字,狂歡時想不到它,但在夜深人靜時,你卻悄悄想起它,默默撫慰了你的心。
“寸草不生的心/也曾綠草如茵/純真死去那天/天空正萬里無云”
是有多細膩的情感,才寫得出這樣深入骨髓的孤獨感呢。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歌曲很多的休止符,戛然而止的停頓,帶給人的那種心理沖擊是不可言說的,就像說話時的欲言又止,帶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
感謝這首作品的原創音樂人葉青賽藍,這首歌曲唱的是她的心聲,卻讓每個孤獨者都找到了共鳴,或許每一個才華橫溢的人身后,都有著踽踽獨行的孤獨背影。
3、 單依純演繹深入骨髓的“孤獨”
其實我之前一直覺得單依純比較稚嫩,比起一些中生代的優秀女歌手,她還欠缺歷練。
而這首《終身孤獨》,我卻看到了她的成長。
她在對歌曲的主題進行了深入體悟后,不僅幫它找到了合適的編曲,更是將其演繹得入木三分。
這首歌曲的成功,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她的演繹,如此絲滑、如此不飾雕琢、如此地深入情境。
要知道,這首歌曲不是大開大合,而是有種娓娓道來的訴說感,情感上雖然跌宕起伏,但在音域上又沒拉開太大距離,這樣的歌曲既難寫又難唱,需要歌手在演唱技巧上和情感上都要達到超高水準,才能把人感染到。
但單依純卻老練得讓人刮目相看。
武俠小說中,有種境界叫“人劍合一”,是頂級高手的水準。聽這首《終身孤獨》感覺單依純已經掌握了這首歌曲的精髓,人與歌合為一體,隨心所欲運用她的“劍法”,達到至大則空的平和狀態。
高超的演唱技巧,加上對歌曲深刻的理解,哪怕歌曲上有很多音程的大跳,聽來也是如此松弛自如,讓人只沉浸在她營造的充沛情緒中。
也因著這種松弛和平和,她的演繹游刃有余、自性自在,不僅自己置身孤獨之中,更將人卷入這片凄清之地,仿佛這一刻,所有苦澀的孤獨,都有了歸途。
為什么會獨獨對單依純這首作品印象深刻,我想很大原因,是她把自己置身在了這首作品中,理解到了《終身孤獨》的全部內涵。
在她的音樂道路上,我想她肯定有過很多的孤獨時刻,是堅守自我還是迎合市場,是突破創新還是固守堡壘,這些最終都需要她一個人去面對。
而這些孤獨時刻,并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主題。可能她也已經認識到,也想好了,要面對這“終身孤獨”。
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歌曲中唱的那樣,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終究要孤獨地走下去,而那些來到你身邊的陪伴者,不過是每個階段的“同路人”。
感謝單依純,我們一起《終身孤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