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天命人”追著悟空的腳步,涌向山西。
云岡石窟、懸空寺、崇福寺、佛光寺,這些古建仿佛一夜之間被接踵而至的游客喚醒。那些曾經默默無聞的小鎮古廟,在社交平臺的照片、視頻里,開始變得鮮活。
△ 陽泉。 (圖/圖蟲創意)
從太原到大同,一座座城市接連爆火。唯獨陽泉,這座車牌晉C的城市,堪稱C位中的C位,依舊保持著一份獨特的安靜。
有人說,陽泉似乎被“流量”遺忘了,但熟悉這座城市的人心里清楚,陽泉的底蘊不輸給任何地方。這里不僅有深厚的人文歷史,還有獨特的科幻氣質。
古代,這里叫漾泉,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被譽為“三晉門戶、晉冀要沖”,“天下第九關”娘子關雄踞在此。
△ 陽泉娘子關。 (圖/圖蟲創意)
20世紀90年代,陽泉曾被譽為“山西小上海”。相較于山西其他城市,這里更早、更多地接受新鮮事物。
郭沫若在這里,吟詠出“飆輪映月入陽泉,燈電照明半壁天。爭贊渾如到香島,歸來仿佛遇桃源。”的詩句;
劉慈欣在這里仰望星空,寫出《三體》《流浪地球》等諸多科幻小說;
李彥宏在這里出生、成長,然后在幾十年后把無人駕駛、大數據產業帶回到這里。
在三晉大地的璀璨星圖中,陽泉,這顆隱秘的珍寶,靜待著被世人矚目的輝煌時刻。
一座歷史感拉滿的C城
若是有機會行走于陽泉的街頭,你會感覺到,每一步都踏在厚重的歷史上。
20世紀50年代從平定西北棗煙(今陽泉市郊區棗園村)、大梁丁等地的出土文物,向世人證明,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平定與盂縣成為文明的溫床,南興道遺址、寧艾遺址等地見證了先民的活動。
△陽泉市平定固關長城韓信雕像建筑。(圖/圖蟲)
自古以來,這里就以其險峻的地勢和豐富的水源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晉文公曾率重兵駐守于此,并建有長城。因此,娘子關長城比秦長城早150年。
當地人口口相傳的故事是,唐高祖的三女兒、太宗之妹平陽公主率領娘子軍駐守在此。一群女中英豪同平陽公主一起,身不離鞍,手不離刀,始終拒敵于關外,娘子關因此名揚天下。
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和這里常年清澈的泉水,始終滋養著古城的百姓——村落中的泉眼四季不息,冬暖夏涼,成了陽泉這一名字的由來。如今,在娘子關的古道上漫步,泉水潺潺,猶如歷史的低語在耳邊回響。
陽泉的歷史長河里,還有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那就是趙氏孤兒。
相傳在春秋時期,趙氏家族300余口被滿門抄斬,趙家門客程嬰與老臣公孫杵臼定計,將趙氏宗主剛剛出生的兒子趙武救出,策馬逃入千里之外的盂山,藏匿15年之久。
這座藏匿趙氏孤兒的山,后被稱為藏山。如今,這里向世人敞開大門,那段忠誠正義的歷史就在奇峰險峻之間,忠義文化依然在這片土地上流傳。
陽泉從不缺故事,也不缺信仰。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后,于南北朝時期達到鼎盛。陽泉作為較早接受佛教的地區之一,境內寺廟眾多,石窟遍布,摩崖石刻隨處可見,足見當地民眾對佛教的虔誠信仰。
古老的資壽寺,古樸莊嚴;關帝廟高聳入云,紅墻綠瓦映襯著歲月的滄桑。明清時期的名宅大院,雕梁畫棟,庭院深深,仿佛將歷史的沉淀與文化的積淀展現在每一處細節中。
山水的自然之美與古村落的寧靜純樸,每一磚一瓦似乎都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在這座城市中,每一步都是穿越時空的旅程,每一次凝望都是與歷史的深情對話。
建在電廠的科幻宇宙
撥開歷史煙云,陽泉也是一座新城。
1906年,山西第一條鐵路正太鐵路穿境而過,始設陽泉站。陽泉開始繁榮,成為“火車拉來的一座城市”。1907年,近代化煤礦在此建立。這時的陽泉,已然超前于時代。
20世紀60年代開始,陽泉形成八大工業體系,包含煤炭、電力、冶金、化工、建材、機械電子、輕紡、食品。《三體》作者劉慈欣工作過的娘子關發電廠,就是在這時建立的。
由于煤炭資源豐富,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陽泉經濟快速發展,被譽為“山西小上海”。上海的“402車隊”長駐此地,將煤炭和現代商品往返運輸,陽泉的人們同樣享受到大都市的繁華與便利。
那時起,陽泉成為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一座小城,點亮了華北,多少有點科幻的味道。
這樣的實力,足以讓它成為C位擔當。
曾去過娘子關發電廠打卡的旅行博主善果說,八九十年代的娘子關發電廠輝煌一時,工人俱樂部、劇院、家屬區、辦公樓、衛生院以及商業街等一應俱全,如今漫步其中都能感受到當年的熱鬧與繁華。
豐富的煤炭資源為陽泉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然而,隨著資源逐漸枯竭和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逐漸顯現,陽泉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
“特別是自2007年娘子關發電廠開始衰落,大量人員外遷,商鋪、劇院和俱樂部也紛紛關閉,留下的只是滿目蒼涼和曾經的輝煌記憶。”善果說。
娘子關發電廠的時光被定格,但科幻世界卻是在這里被按下了開始鍵。
煤灰的痕跡、荒廢的坡底俱樂部、電廠冷卻塔所制造的末世般的荒涼感,成為劉慈欣的靈感來源。光怪陸離的科幻世界逐漸成型,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里程碑之作的《三體》,從此誕生。
正如另一位科幻作家韓松在《路過科幻圣地娘子關》里所言:“過娘子關的一剎那,我終于明白了,幻想生發于貧瘠、創痛和追趕。”
如今,娘子關發電廠的廢墟中,斑駁的壁畫披上了科幻的外衣。納米科技、宇宙遠征等超現實的元素,漸次出現在那一片破敗的土地上,成為科幻小說迷的朝圣勝地,無數小說迷特意來此,追逐舊時繁華與現實的沖突。
在這座城市的每一處角落,歷史和未來的對話仍在繼續。
街頭巷尾的科幻感
陽泉并未止步于過去。盡管娘子關的時光凝滯在20世紀末,但這座城市的科技感從未褪去,不止在小說的字里行間,還在陽泉的街頭巷尾。
比如云計算。
這里是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的老家。早些年間,他就將目光投向家鄉,從大數據,到自動駕駛,陽泉和前沿科技產業一路結緣。
2012年,百度云計算中心在陽泉落戶,成為推動當地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項目。陽泉憑借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電力成本優勢,成為百度云計算的核心基地之一。
這個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擁有數萬臺服務器,承載著大搜索、度秘、智能云、基礎技術群組的運算任務。
還有近期火熱的無人駕駛。
2020年,百度的蘿卜快跑項目在陽泉試點,大連街成為第一條無人駕駛汽車行駛的道路。如今,無人駕駛的公交車、出租車、清掃車等在高新區和主城區穿梭,每天服務數百名市民。
在陽泉,科技不僅是一種發展方向,還是生活的日常。
從云計算到無人駕駛,再到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陽泉的科技浪潮正在不斷翻涌。拍落身上的煤灰,陽泉開始向世人顯露屬于自己的科幻氣質。
? 攝影師的citywalk,每一步都算數
? 如果城市也有MBTI,這座城和誰都是絕配
讀城記工作室
用不同的視野解讀城市精神
為熱愛生活的人們展示城市多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