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金融系統要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擘畫了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強國建設的宏偉藍圖,也為金融機構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服務金融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回歸業務層面,對所有銀行來說,如何探索綠色金融成了一道必答題。
近年來,平安銀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綠色金融提升至戰略層面,不斷完善多元化綠色金融產品。從新能源汽車經銷商貸款,到國企發行綠色跨境銀團貸款,在綠色金融的落地過程中,總能看到平安銀行的身影。
綠色金融業務的持續推進,有利于平安銀行ESG表現和評級的提升。而隨著ESG在投資決策中地位的不斷提升,也將帶動公司價值中樞的上移。
/ 01 /以產品創新為源,綠色金融之樹“茁壯成長”
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作為新興領域,綠色金融在落地過程中仍面臨很多挑戰。
一方面,綠色項目融資具有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金融機構在綠色項目認定、風險評估標準、風險評估技術和風控措施等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另一方面,大部分綠色項目投資周期較長,傳統的金融產品難以匹配,對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這是挑戰,也是機會。而平安銀行恰恰就抓住了這樣的機會。
作為近兩年國內增長最快的優勢產業,新能源汽車是“雙碳”戰略激發新動能的關鍵抓手。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巨大的融資需求。
以新能源汽車經銷商為例,它們多為小微企業,店鋪經營成本較高,整體經營抗風險能力較弱。按照傳統銀行思維,較難進行介入。
但平安銀行經過研究發現,當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模式與傳統燃油車有很大不同。
新能源主機廠不再定期定量向經銷商壓貨沖擊銷售業績,而是有序排產,按訂單發貨,經銷商庫存壓力大幅弱化。經銷商雖然存在融資需求,但融資發生時點隨機化、融資周期明顯縮短、還款來源確定化。
了解到這一點后,平安銀行通過與核心企業進行科技對接,打通采購數據,再通過平安汽融的公私聯動,深度了解經銷商訂銷數據,并對經銷商建立企業評價模型,一舉解決經銷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像這樣的創新案例,在平安銀行探索綠色金融的過程中不止一例。
比如,平安銀行幫助山東某集團有限公司發行了4.84億美元可持續發展關聯(ESG)境外銀團貸款。該筆銀團不僅是平安銀行首筆ESG掛鉤跨境銀團貸款,也是該集團在境外發行規模最大的銀團貸款。
在一個個創新綠色金融融資案例的驅動下,平安銀行的綠色金融業務也迎來了可喜的增長。截止2024年6月末,平安銀行綠色貸款余額1585.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6%。
/ 02 /頂層設計賦能,主動適應綠色金融發展變化
回過頭來看,平安銀行在綠色金融的創新能力并不是憑空產生的。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從組織架構再到產品層面的體系化建設。
從頂層設計看,平安銀行將綠色金融提升至全行戰略層面,也是其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和主要資產投放渠道之一。
在戰略層面上,平安銀行深刻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將綠色金融提升至戰略高度。
在管理體系層面,平安銀行奉行“人人有責”,形成由董事會負責、行長及管理層統籌領導、專門部門牽頭協調、各部門全力支持、各分支行落地推進、全行員工參與的綠色金融管理體系。
不僅如此,平安銀行還將綠色金融的理念融入產品創新中。
目前,平安銀行已打造出多層次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提供多元化的綠色綜合金融服務。比如,平安銀行先后推出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碳減排質押融資貸款等創新產品,打造了國內銀行業首個覆蓋借記卡和信用卡雙卡的碳賬戶平臺“低碳家園”。
從戰略到組織,再到產品的迭代,讓平安銀行能夠更從容地抓綠色金融的業務機會。
例如,國內某大型數字支付與數字金融服務企業,此前與某國外金融機構落地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這激發了其尋求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想法。
當平安銀行了解到這一需求后,決定與其并肩同行,并為其設計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巧妙地將利率調整方式掛鉤企業辦公節能目標,從而形成對客戶的認可與激勵,累計為企業提供15億元信貸支持。
總的來說,平安銀行綠色金融的成功,不僅來自于其長期對綠色金融的深刻理解,也源于其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的決心。
/ 03 /綠色金融,或成平安銀行市值“放大器”
今年5月,監管部門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綠色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綠色金融標準和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金融支持不斷加強,綠色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銀行保險機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表現持續提升”。
綠色金融的發展,將進一步帶動金融機構ESG表現的提升。
如今,這樣的積極影響正在顯現。近年來,平安銀行的ESG評級正在穩步提升。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和標普(S&P)等最新評級結果顯示,平安銀行2023年各項ESG評級結果均有提升。
平安銀行MSCI ESG評級穩定保持B級,加權得分提升0.3分,在金融服務環境影響、普惠金融、公司治理三個議題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BB
最新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S&P Global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評分顯示,平安銀行2023年得分顯著上升,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商業道德、碳排放、脫碳戰略、人才吸引與發展、客戶關系管理、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重要分項提升明顯。
MSCI ESG與標普CSA評級結果,不僅充分體現了平安銀行近年來在綠色金融等ESG領域的成果,進一步彰顯出國際權威機構對平安銀行可持續發展管理績效的高度認可。
更重要的是,隨著ESG在機構投資決策中的權重提升,平安銀行在ESG評級提升也有望為其帶來更多資金的認可。
彭博發布的ESG數據中國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在多種因素驅動下,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正在逐步將ESG納入其投資決策,并期待數據質量和廣度進一步提升。
截至目前,中金公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等超過20家券商已建立ESG研究機構和評級體系。公募基金方面,興證全球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博時基金等基金公司也先后宣布,建立ESG投研體系、加速發布ESG主題基金。
時至今日,中國ESG主題基金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元。據銀河證券數據,截至2024年6月末,國內ESG主題基金存續545只,泛ESG主題基金318只,總規模5166億元。
ESG投資相關的投資方向也逐步受到投資者青睞。從指數表現看,截至8月22日,中證ESG120策略指數近1年的年化回報優于滬深300指數,MSCI中國ESG領導者10/40指數成立以來的漲幅超越MSCI中國指數。從產品表現看,華泰紫金碳中和A近一年漲幅約為7%,中航瑞華ESG一年定開A近一年漲幅超6%。
投資人熱衷ESG資產的邏輯在于,企業在ESG方面的優異表現,雖然短期內未必會轉化成業績爆炸性成長,但從中長期來看,持續的ESG良好表現和評級提升,意味著企業的穩定性與股價穩步上行。
于平安銀行而言,ESG評級提升驅動價值回歸的邏輯正在顯現。今年以來,平安銀行的股價大幅跑贏大盤。截至9月24日,平安銀行今年股價漲幅約20%。
券商也紛紛發布研報,給予平安銀行積極評級。比如,東興證券認為,公司分紅率顯著提升,增強了公司高股息率的優勢,給予買入評級。
平安銀行的綠色金融戰略有序推進,惠及企業客戶的同時,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獲得國內國際投資者的認可。隨著深化轉型舉措的落地,改革紅利的釋放,其價值中樞有望平穩上移,實現市場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