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敏大將愛艦受擊
砰的一聲炮響,敏大將又痛失愛艦一艘。當時這艘軍艦行駛在實皆省的欽墩江上,準備去救援蒙育瓦。保衛軍一路放鞭炮夾道歡迎,然而此艦皮厚,一般的步槍、機槍攻擊如同撓癢癢。萬般無奈之下,PDF 只好使用無人機投彈,并且使用肩扛式火箭彈以及無后坐力炮進行攻擊。挨了這重重一炮,這艘愛艦恐難幸免。感覺保衛軍此次下了死手,寧可錯過不可放過。
二、木姐打擊電詐及封橋
緬甸軍警在九月二十三日抓捕了 513 名電詐分子,九月二十四日,其中的 83 名中國人已被移交給我方。但打擊行動似乎還未結束,截止目前,木姐市的出口班坎橋已封了三天。目前只允許南坎進入木姐,而木姐的人不能出去。看來敏大將對木姐的電子產業是動真格的了。
三、撣邦東部軍事調動及孟薩鎮歷史
在撣邦東部蒙薩鎮內發生重大軍事調動,這里駐扎著緬軍的第 14 野戰旅、383 炮兵營、7003 裝甲營等一共 11 個營。旁邊的孟東鎮也駐扎著一個戰術指揮部以及 386 炮兵營、6003 坦克營等共 9 個營。孟薩鎮來頭很大,這里有民用和軍用機場,當地居民反映,這幾天軍用飛機起降頻繁,部分炮兵和坦克已調往景棟。
孟薩鎮是整個金三角的核心。當年,李彌被蔣介石任命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綏靖公署主任,同時也是所謂的云南人民救國軍總指揮。老蔣當年所謂的反攻大陸的大本營就在緬甸的孟薩。
當時李彌修建孟薩機場,是為了方便與臺灣省總部之間的聯系,方便運錢、運槍、運裝備、運物資。要知道當時老蔣和老美特別看重這個地方,不但老美派了軍事顧問,老蔣一個月還要給他們 20 萬美元的支持。在 1950 年,20 萬美元可是一筆巨款。
其實,這支部隊并非李彌拉起來的,李彌只是個摘桃子的。這支隊伍的真正開拓者是李彌第八軍旗下的 709 團團長李國輝。
1950 年 1 月,李國輝被解放軍打蒙后,帶著手下 1000 多人逃到緬甸,一路歷經艱難險阻,最后來到老緬泰三國交界之處的大其力的小孟棒村,此時人員已折損 1/3,只剩下 700 多人。在這里,李國輝遇到了 26 軍 278 團的副團長譚忠帶領的 600 多名國民黨殘軍,接著又收攏了原中國遠征軍第 6 軍第 93 師的 200 多人。
1950 年 4 月 20 日,三支隊伍的 1500 多人決定合并為中華復興部隊,李國輝任總指揮,譚忠任副總指揮,李彌的副官鄧克保任參謀長,繼續使用 93 師的旗號。他們學習毛主席的延安精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一邊開墾荒地、建造營房、軍訓,一邊成立馬幫為毒草三人運送毒草,后成立復興公司開展貿易。
緬甸政府得知后非常不爽。1950 年 5 月 20 號,緬軍國防部向他們發出最后通牒,限十天之內撤出緬甸,并集中 8000 軍隊,包括三個炮兵連、一個坦克連準備圍剿。雙方從 1950 年 6 月 13 號開始交戰,緬軍空軍對李國輝他們的營地瘋狂轟炸,16 號地面部隊發起多路進攻。殘軍拼死一戰,打得緬軍節節敗退。
7 月 9 日,緬軍陸軍總司令奈溫將軍親自到前線指揮作戰,依然毫無進展,死傷慘重,空軍司令也被擊落。1950 年 8 月 9 日,奈溫私下找到李國輝,隨后李國輝心領神會,在八月二十二日與奈溫簽訂和平協議,8 月 25 日撤離大齊力山區,來到孟薩,從此孟薩成了緬甸國民黨殘軍的大本營。而后緬軍向聯合國控訴狀上寫著“十年北伐、八年抗戰、四年內戰”的牌子,就像農藥一樣掛在他們的大本營門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