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拓展新時代育人新格局,強化“黨建引領+團建賦能”機制,扎實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為引導和幫助青年學子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利用專業所學服務基層,8月3日至8日,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公共教學部“紅石榴”實踐團在團總支書記蔡依倩、專職輔導員徐志強的帶領下,赴宣城寧國千秋畬族村考察調研,開展了為期六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
8月3日-4日,團隊到達了千秋畬族村,沿著山路逐戶拜訪當地居民,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與非遺傳承情況。次日前往位于寧國市仙霞鎮盤樟村的中共寧國特支紀念館,開展了一場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為主題的參觀學習活動。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學習重要的革命歷史事件,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講解畬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8月5日,非遺傳承人劉必峰帶領團隊成員參觀了云梯畬族文化展覽館。展覽館以“皖美畬鄉,多彩云梯”為主線,以“鳳凰圖騰、畬族服飾、畬族古籍、畬舞畬語”等寧國云梯畬鄉文化為載體。令我們深切感受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畬族風情。學生團隊開展為期兩天的展館講解員工作。
直播畬鄉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為了更好地宣揚畬族鄉民族文化,促進民族間的文化交流與交融,8月6-7日,團隊成員身著畬族民族服裝,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了“非遺+線上直播”的直播活動。通過互聯網進行了畬族特產的帶貨活動,并講述了畬族的主要民族特色和非遺項目,為鄉村振興助力。
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是紅石榴團隊對畬族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同學們不僅增長了見識、鍛煉了能力,講好屬于自己的“大思政課”,更在實踐中深刻領悟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為持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注入了不竭動力。(供稿:蔡依倩 審稿:宋凌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