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畢業3年仍然單身,憧憬愛情,讓我幫忙介紹女朋友,可是介紹了好幾個都不成,后來我覺得,這屆年輕人可能是真的不著急。
年輕人似乎都不想結婚了
2024年上半年,中國結婚登記人數為343萬對,同比減少49.8萬對,同比下降12.7%。
這張圖是我國歷年登記結婚人數,可以看到有一個高峰,隨之是驟然的下降。
穩定期:2000年之前,長達15年間,每年結婚人數穩定在800-900萬對,
爆發期:2007年開始,登記結婚人數持續快速增長,2013年巔峰時登記結婚人數達到1347萬對,較2002年低點的786萬對增長71%。
驟降期:2014年開始,每年結婚人數持續快速下降,2022年只有684萬對,較高點腰斬。2023年768萬對,2024年上半年343萬對(假定全年乘以二為686萬對)。
近兩年結婚人數甚至少于上世紀90年代。
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還很落后,人均收入低,生活條件差,每年還有900萬對結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結婚人數還不及上世紀。
細看人口高峰,能發現與很多經濟指標之間的關系。比如,房價高峰與結婚高峰幾乎一前一后到來。
2013年是結婚人數的巔峰,隨后,2014年-2017年,是房價上漲最明顯的年份。
結婚帶來了婚房的剛需,剛需推動價格上漲。
2013年1347萬對新人登記結婚,假定創造1347萬套婚房需求,假定房屋均價1萬,每套房屋100平米,每套房就是100萬,對應婚房需求就是12億平米、13.47萬億元。
那個時候,房子供不應求,庫存僅僅5億平米,2013年商品房銷售總額才8萬億。強大的增量需求帶動了房地產市場快速上漲。
2013-2017年房地產價格大漲的時候,90后還不超過30歲,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幾乎是建立在90后的6個錢包之上。
現在,6個錢包的活錢變成了一堆成本5000塊一平的混凝土房,外加一屁股債,誰還有錢消費?
隨著結婚人數斷崖下跌,對婚房的需求也會快速下降。
當前的情況是:房地產庫存水平在2015年的高位,但是結婚人數卻只有2015年的一半。
供需的天平已經傾斜,去哪里找更多的需求?房價的走勢似乎已經很清晰。
現在是房地產行業出清的階段,什么是出清?
出清就是大家一起分配和承擔虧損的過程。
房地產出清說白了就是:房地產投資非理性增加-->待售房屋增加-->居民杠桿率提升到極限,需求開始坍塌-->房地產供求失衡,房屋過剩,庫存堆積-->房屋價格下跌,通過降價去庫存-->居民部門承擔房價下跌帶來的損失-->房地產行業出清,市場重新回歸平衡。
前天朋友說,在北京豐臺買了房,虧了100萬,幾年白干了。其實沒有白干,只是這部分錢最終用來填補房地產的爛賬了。
牛奶過剩了需要倒掉,房產過剩了就會爛尾,這些道理其實一直都沒變過。什么時候這些過剩的房子被賣完了,什么時候市場出清結束。而現在處于庫存的最高點,誰來買這么多房子?
伴隨結婚人數的暴跌,人口出生率也在快速下降。
2023年出生人口只有902萬人。原因可能有很多,高企的房價肯定是跑不了的原因之一。
結婚和生育下降引發的下一個問題就是養老
下圖是中國人口結構--0-14歲人口比例。
90年代,0-14歲人口占比超過25%。如今,這些人已經成為社會主力勞動力。
2010年開始,0-14歲人口占比驟降至百分之十幾,將來80后90后退休了之后,供養他們的人數只有被供養者的一半,可能一個年輕人將來要養2個退休人員。怪不得年輕人想躺平。
與其擔憂未來,不如現在躺下。
我已經不想追求曠野般的人生,只想過好當下的生活,享受現在的快樂,
這也許這是我們一生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