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網-廣州訊(圖文/郭幸福)國慶節前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獻禮。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莉領銜主演,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陳小濤擔任藝術總監的原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第五代《江姐》劇組及(匠谷院校)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唐山海運職業學院學生聯袂出演大型民族歌劇《江姐》在南部戰區空軍禮堂上演。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當膾炙人口的《紅梅贊》響徹禮堂,江姐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深深感染著每一位觀眾。演出現場,2個多小時的劇目通過優美的音樂旋律、鮮明的人物形象、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忠誠”與“背叛”,再現了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者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熾熱深沉的家國情懷、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和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給現場官兵帶來了一場精神上的紅色洗禮。
經典民族歌劇《江姐》由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根據小說《紅巖》改編創作,由著名作曲家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自1962年創排、1964年公演以來,該劇歷經五次復排,累計演出千余場,被譽為我國民族歌劇的典范之作。
此次來廣州演出的版本,正是2007年原空政文工團應國家大劇院邀約第五次復排的經典版本。2012年4月,歌劇《江姐》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首次全國巡演就曾赴羊城為官兵演出。時隔12年后,原空軍第五代《江姐》劇組成員們再度集結在江姐的旗幟下,帶著這部在空軍誕生的經典作品又一次走進空軍軍營。更具紀念意義的是,此次演出的時間節點,正恰逢歌劇《江姐》1964年9月公演60周年。
時鐘的指針撥轉,一甲子倏然而過。
故地重演歌劇《江姐》,當年的黃花崗劇院已改為南部戰區空軍禮堂,原版人馬中的許多同志也已退役轉崗。但大家初心不改,帶著對經典作品的敬畏和虔誠,帶著服務部隊的情感與熱忱,承繼守護著一輩輩藝術家代代相傳的江姐衣缽,用原汁原味的表演喚起了觀眾對紅色經典的深情記憶。
流逝的時光中,傳承,從來都是一個嚴肅的命題。對于常演常新的舞臺藝術經典尤其如此。
回想2012年10月,在人民大會堂《江姐》千場紀念演出后,藝術家閻肅等主創在臺上發出感懷,老人家說,“50年了,我們的很多同伴都故去了,幸虧有王莉她們,一代一代把接力棒傳下來了。我們希望《江姐》這部戲能夠繼續活在舞臺上,活在人心里。”
正如閻肅老師所期盼的那樣,《江姐》依然光彩照人地屹立在舞臺上,在一代代觀眾的心間傳唱。
本次演出藝術總監陳小濤表示,“為傳承紅色經典、賡續精神血脈,用好在空軍創排唱響的紅色藝術資源,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華誕、空軍建軍75周年,同時也是歌劇《江姐》公演60周年的時間節點,第五代歌劇《江姐》劇組原班人馬重新集結,以軍民融合、軍地共建、專場演出的方式走進南部戰區空軍,是為紀念,更為傳承。希望通過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激勵年輕官兵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奮發向上、勇往直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