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思美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這個假期,張德芹算是舒了一口氣。
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貴州茅臺股價從9月19日的1245.83元/股殺到1748元,十來天漲幅接近40%。酒價方面,也一掃端午、中秋時的頹勢,出現上漲態勢。
從4月底正式官宣算起,張德芹執掌茅臺集團已有6個月。這半年,無論茅臺酒市場還是股價市場,都可以用動蕩不安來形容。宏觀經濟周期波動、消費市場疲軟,張德芹任期初始,面對的就是一個不輕松的開局。
反應到市場端,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催化成一件件令人頭疼的事兒,如:端午前夕,原本靠茅臺酒電商補貼與零售價差價賺錢的黃牛集體反水,紛紛要求商家退貨或者直接補貼,繼而導致茅臺股價雙跌;同月,又有一則“自制假茅臺被鑒定為真”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
事情雖小,并不動搖茅臺集團的基本面,但背后卻或多或少反應出一些根本性問題:消費邏輯變了,社會輿論對高端消費品沒有之前那么“感冒”,LV等奢侈品在國內的降溫就是一個例證。而茅臺永遠看漲的金融價值信仰也開始松動,市場信心有所動搖。
更關鍵的是,因為本身的金融屬性,其實有大量的茅臺酒是處于囤積狀態的,曾有業內人士估計飛天茅臺的開瓶率也就在40%左右,經銷商、黃牛以及民間的存貨應該是個巨大的數字。這也意味著,市場供需關系存在一定的失衡,因此區區電商渠道黃牛們的反水,就能導致一時間的價格踩踏。鶴唳風聲,莫過于此。誰能料到,曾經“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飛天茅臺也不得不面臨買方市場。
相較于前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德芹更多的精力似乎在用于“滅火”。控量、穩價、緊抓質量,這三項就足夠張德芹忙了。
總結下來,“穩”其實就是張德芹的首要策略。上任伊始便說“不想做網紅”的他,這半年 的行程和發言其實并不少,只不過并未在外界引發大面積關注。
今年5月底的“貴州茅臺2023年度股東大會”,是他第一次公開演講。他沒有再提及前任反復強調的“茅臺美學”,而是重點強調了質量,表示產量、效益和速度都要服從質量,要走穩定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外界猜測,這個茅臺車間成長起來的技術派,或許是在重新審視茅臺跨界聯名策略,是否在透支品牌的長期價值。
宣布投資155億元擴產,上線i茅臺推動茅臺直銷渠道,跨界冰淇淋、咖啡追求品牌年輕化,是張德芹的前任丁雄軍任期期間的三大重要改革。這些過去幾年轟轟烈烈的變革策略,在張德芹時期都有所收縮。
產能擴張上,貴州茅臺似乎在有意控量。這項投資約155.16億元擴產項目,被稱作“十四五”技改建設項目,公告顯示這一項目在2023年上半年的進度便達到了19%,但截至2024年上半年,項目進度僅增長為20%。9月份的2024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張德芹給出了最新說法,表示要結合市場情況科學有序推進,目前正在投產的新增產能至少在五年后才能投放市場。
丁雄軍時期看重直營成果,張德芹甫一上任就選擇了安撫經銷商,稱他們是茅臺的家人。截至今年上半年報告期末,茅臺擁有2097個經銷商,新增了18個(新增均為系列酒經銷商),減少了1個。經銷渠道銷售政策目前暫未調整。
跨界方面存在感也正在減弱,6月份,茅臺冰淇淋上線了新品“糯米糍冰淇淋”,但在市場方面的聲量不大。7月份,茅臺2024年半年市場工作會議,未提及“年輕化”戰略。
換言之,如今的茅臺集團不再那么激進擴張了。
張德芹其實也有不少大動作。上任不到兩個月,他宣布暫停企業申購1499元飛天茅臺,暫停巽風375ml茅臺酒的合成行權,取消投放“大箱”停止“拆箱令”,以控制市面上散瓶飛天的貨量。7月初,他宣布暫停投放茅臺1935酒合同計劃。背后寓意無外乎是控量保價。
為了維護股價,他先是祭出分紅大招。就在2024年半年報披露同日,貴州茅臺宣布一年兩次分紅,且明確分紅率不低于當年凈利潤的75%。這在白酒上市公司中是頭一家。9月20日,貴州茅臺又向市場拋出了一份60億回購計劃,且回購股份全部注銷。
這兩招都稱得上是“王炸”級。只能說,為了捍衛自己市場一哥的地位,張德芹夠拼的。
人事方面,茅臺內部其實也有一些高層變動。8月14日,貴州茅臺股份公司的副總經理一職換人,這是張德芹接棒以來首次核心高層的人事調整。兩位新高管都是基層起步,其中一位曾在2000年-2004年和張德芹有過車間共事經歷,是既懂銷售又懂釀造的復合型人才,另一位則常年工作在茅臺醬香酒營銷第一線。
某種程度,這一人事變革,也說明張德芹更為看重有一線經驗的銷售型人才。今年上半年,茅臺在廣告宣傳及市場方面加大不少投入,銷售費用同比增長46.53%,其中廣告宣傳及市場費同比增長48.03%。這說明,在行業深度調整下,張德芹正加大力度在市場上下功夫。
根據最新的發言,他正推動茅臺酒“從賣酒到賣生活方式轉變”,提出了從“朋飲”向“友飲”轉變的說法。消費群體方面,開始注重起新能源、生物科技、數字科技等產業的“新商務”人群。只是說法雖好,消費場景和消費習慣的創新,何談容易。
客觀來說,茅臺的基本面始終硬核,上半年業績似乎并未受到影響。張德芹也對年度15%的增長目標信心滿滿。只不過,他面對的局勢也是前所未有的。從整體經濟和消費環境層面來看,白酒行業所面臨的并非行業周期,而是大環境改變。
即使茅臺也很難跳脫出去。
長期以來,茅臺集團背后涉及著多方需求。張德芹是茅臺的新帥,也是茅臺的老人。他的就任,或多或少有他更能兼顧地方、老供應商、老職工、投資者等各方需求的緣故。但哪怕他深諳茅臺的歷史,能平衡各方的利益,然而身處大環境中,個人能夠做的可能也有限。
茅臺董事長的位置一向不好當,想必張德芹已經有所體會。
*題圖 | 視覺中國
葉國富,7天賺了30多個億
多頭李蓓,這下熬出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