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圓滿收官
?? ?? “臺灣小伙伴,歡迎你一起回家吃飯!”
?? ?? 好客的東孚小朋友將剛剛認識的臺灣小伙伴帶回家,共赴一席特別的家宴。
?? ?? 有的臺灣小伙伴主動加入,一起摘菜、參與做飯。
?? ?? 這一幕發生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
?? ?? 近日,為期五天四夜的“文化交融 藝同脈動”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在東孚舉辦。來自臺灣、龍巖長汀和海滄東孚的42名青少年,因為一場深度閩南文化探索之旅,結下深厚的友誼。
?? ?? 夏令營結束后,臺灣小伙伴紛紛留下感言。
?? ?? 廈門與臺灣隔水相望,兩岸同胞同祖同宗,血脈相連,有著相同的文化和一樣的生活習俗,說著同樣的閩南語,唱著一樣的童謠。——兩岸(廈門海滄)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籌辦,今年已是第四屆。
?? ?? 本屆夏令營的營員有17名來自臺灣、8名來自龍巖長汀騰飛學校、17名是海滄東孚本地學生。期間,42名營員手相牽、心貼近、情更深,可以說,這既是一次生動的“兩岸融合”探索,又是一場共赴“山海協作”的實踐。
?? ?? 開營儀式上,東孚街道關工委主任伊黎為來自臺灣的營員代表授旗。伊黎表示,希望在東孚的夏令營時間里,兩岸青少年能夠快樂并且深刻地體驗閩南文化,同時也希望兩岸青少年在交往中種下友誼的種子,在未來能夠于海峽兩岸搭建起心靈溝通的橋梁,讓情誼長久延續。
?? ?? 臺灣帶隊老師為海滄區文聯副主席、東孚民俗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陳原來贈送紀念品。
?? ?? 延續往屆傳統,兩岸營員以“1+1”的模式,即一個臺灣學生對應一個大陸學生,結成對子。同吃、同住、同玩、同學,這種親密的伙伴關系將讓營員們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成長。
?? ?? 參觀百姓院子、東埔瑪瑙一條街、廈門蝴蝶博物館,參與兩岸劍獅臉譜體驗、非遺手編體驗,欣賞兩岸青年森林音樂會,開展閩南美食大比拼、兩岸家風和民俗節日交流……五天四夜的時間里,夏令營精心安排豐富的閩南文化探索體驗,讓兩岸青少年更加透徹地了解廈門、讀懂閩南。
?? ?? 本次夏令營為兩岸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交流舞臺,期間,營員們還走進東孚街道山邊社區,同臺舉辦一場文藝展演。中國鼓藝、舞龍舞獅、雜技、創意藝陣、傳統武術等傳統藝陣的展演交流,集中呈現了閩南傳統藝術之美,帶領青少年進入傳統藝術的殿堂,讓傳統技藝得以承續,涵養了兩岸青少年熱愛鄉土及兩岸同根同源的情懷。
?? ?? 體驗非遺木偶戲
?? ?? “我在這次活動體驗到了平常體驗不到的內容,像陶藝、木雕和漆扇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1+1家庭友誼活動了,我和這次的營員一起煮飯、吃飯和聊天,給我非常新奇的感覺。”第一次來大陸,來自臺灣新生代舞蹈團的陳柏樺說。
?? ?? “第二次來到廈門,一樣收獲滿滿,大家還是這么熱情,感謝這次的文化交流,讓我又有機會吃到非常好吃的美食,認識新的朋友,也讓我遇到去年1+1的朋友。”來自臺灣永新彩藝藝術團的賴怡華充滿期待地表示,希望明年能繼續參加學習,繼續結交新的朋友。
?? ?? 陳原來介紹,通過幾天的相處,兩岸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 ??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屆的臺灣孩子回去以后,都還在跟大陸結對的孩子保持互動,訴說成長點滴、傳達兩岸發展變化。
?? ?? 手相牽、心貼近、情更深、此次夏令營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兩岸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也進一步推動了海峽兩岸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央媒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