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并不及外界所預料的那樣快速,但是,它終究還是來了。
當馬斯克坐著一輛名為「Cybercab」的Robotaxi進入會場,正式宣告了這一時刻的來臨。
然而,外界對于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最多的定義便是「沒有方向盤,取消了踏板」。
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形容,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特斯拉在無人駕駛上的大膽。
對于業已進入到「確定性」時刻的無人駕駛來講,馬斯克的加入,更多地是在通過自身的親自下場來證明這樣一種趨勢的正確性。
原因在于,早在特斯拉之前,谷歌、百度等玩家早已開始了無人駕駛的落地,而中國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早已將無人駕駛看成了它們下一個新擂臺。
盡管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比較具有顛覆性,比較大膽,但我們卻絲毫無法忽視它進入無人駕駛時刻的滯后性。
要知道,在新能源造車領域,特斯拉一度是眾多造車新勢力的標桿,縱然是在當下,依然有很多的造車新勢力將特斯拉看成是一個競標對象。
然而,當無人駕駛成為了新能源造車的下一個風口,特別是當以谷歌、百度為代表的玩家們開始在無人駕駛上落地的時候,特斯拉的加入多多少少給了人亦步亦趨的感覺。
無論如何,當馬斯克坐著承載著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技術的Robotaxi出現在了發布會上,至少可以像外界響亮地宣告了特斯拉開始真正布局和落地無人駕駛。
而這,更像是馬斯克納的「投名狀」。
一
我們都知道,當下的造車賽道,業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這樣一個發展階段,真正比拼的,不再是新型汽車的能源、設計等諸多外在配置,而是新型汽車能夠顛覆傳統的駕駛模式,真正將人們的生活從「有人駕駛」時代帶入到「無人駕駛」時代。
對于任何一個想要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階段有所作為的玩家們來講,不斷地以無人駕駛來充實新型汽車,并且讓其給新型汽車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動能,或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作為造車賽道的頭部企業,特斯拉自然是早早地看到了這一點。
于是,我們才看到了馬斯克對于特斯拉的FSD的不斷呼告,我們才看到了馬斯克為了FSD的落地在各大市場當中奔走。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特斯拉能夠將以FSD為代表的完全的無人駕駛落地,它必將繼續引領造車市場。
正是因為「完全的無人駕駛」對于特斯拉的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們才看到了特斯拉對于它的謹慎。
而正是由于這樣一種謹慎,我們才看到了特斯拉發布會的姍姍來遲,以及馬斯克的姍姍來遲。
不過,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真正開始出現,它并未真正讓外界失望。
單單從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我們就可以看出特斯拉的大膽。
可以說,特斯拉的FSD,或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透過Robotaxi,我們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這一點。
二
雖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非常具有顛覆性和創新性,并且讓一眾的造車玩家們看得醋意滿滿,但是,當馬斯克在發布會上演講之際,我們卻看到了特斯拉股價的震蕩下挫。
市場的表現,再度告訴我們,雖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如期而至,并且大膽地去掉了方向盤和踏板,但是,市場顯然對于特斯拉無人駕駛的未來還是有些許的擔憂的。
資本市場之所以會有如此的反應,其實并不意外。
原因在于,無人駕駛的確可以給特斯拉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動能,但是,無人駕駛能否順利落地,并且真正成為所有的特斯拉車型的標配,才是真正讓資本市場打開想象的關鍵所在。
試想一下,如果特斯拉的無人駕駛落地受阻,那么,它無疑僅僅只是實驗室里的存在,無法商用,便會沒有價值。
因此,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特斯拉有關無人駕駛的顛覆性的設計,的確讓人們眼前一亮,甚至將人們所預想到的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得以實現。
然而,特斯拉的FSD,如果能夠發揮效用,并且真正為特斯拉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還要看它能否順利落地的問題。
同以往的特斯拉發布會上發布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和技術不同,特斯拉在無人駕駛落地上的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可預知性,最終讓資本市場對于特斯拉的未來依然抱有擔憂。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看到了特斯拉在資本市場上的震蕩下挫。
三
然而,雖然資本市場對于特斯拉的FSD的落地依然抱有懷疑,我們卻絲毫無法否認無人駕駛必將將會成為造車新勢力的標配的大趨勢,我們卻絲毫無法否認無人駕駛將會是下一個造車玩家們競爭的焦點的事實。
和特斯拉在同一天開發布會的小鵬汽車,就在當天推出了其全球首款的AI汽車。
按照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何小鵬的說法,該車搭配了雙Orin-X芯片,同樣搭載了最新款的「AI鷹眼視覺智駕」方案,已經達到了小鵬汽車最高的智駕標準。可見,小鵬汽車同樣將下一步戰略發展的重點瞄準到了無人駕駛上。
事實上,身在造車賽道上的小鵬汽車并不是領先者,作為國內率先涉足無人駕駛的百度,早已開始將蘿卜快跑進行落地來搶占無人駕駛市場的先機。
同樣是在特斯拉發布會的檔口,有媒體爆出,「百度計劃向全球推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蘿卜快跑已與多個國際公司進行了深度溝通」、「蘿卜快跑即將登陸香港」等消息。
可見,作為國內AI的領跑者,百度同樣不愿意錯失這樣一個發展的新機會。
當特斯拉有關無人駕駛的發布會姍姍來遲,我們更多地想到的是,它早前對于造車的一路引領。
然而,當造車行業進入到無人駕駛的新周期,我們卻看到了特斯拉在無人駕駛上的落地,甚至還有些亦步亦趨。
原因在于,現在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們早已在上半場對特斯拉迎頭趕上,并且在下半場的智能化階段,比特斯拉率先起跑。
誠然,特斯拉的無人駕駛是非常具有顛覆性的,但是,對于中國市場上的玩家們來講,他們在無人駕駛上的布局,同樣是和特斯拉相差不大的。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馬斯克更多地像是在通過「We,Robot」發布會像外界傳遞一種姿態,更多地想要告訴外界,特斯拉同樣在無人駕駛上沒有落后。
雖然這樣一種宣言非常響亮,但是,究竟特斯拉究竟在無人駕駛的落地上能否像以往的造車那樣一騎絕塵,甚至引領行業的發展,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
因此,當馬斯克乘坐著名為「Cybercab」的Robotaxi進入會場,他更多地想要告訴外界,自己已經納了無人駕駛的「投名狀」,特斯拉必然將會深入介入到智能駕駛的行列里。
以此為開端,造車行業,乃至出行行業將會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這樣一個階段,真正比拼的,或許不再是局限于傳統駕駛模式的表層創新,而是真正能夠給人們的駕駛模式帶來顛覆性改變的深度改變。
結語
當特斯拉的FSD開始登上了造車賽道的新舞臺,一個全新的時代由此開始拉開了序幕。
對于馬斯克來講,他試圖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納下一個「投名狀」,向外界宣告特斯拉并未下造車的牌桌,甚至還將繼續引領造車行業的下半場。
不得不說,特斯拉的無人駕駛的確是具有顛覆性,的確是非常大膽。
然而,特斯拉的無人駕駛能否真正大規模落地,并且真正成為驅動特斯拉發展的新引擎,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
無論如何,特斯拉的無人駕駛還是來了,馬斯克靠著它納了一個「投名狀」。
至此,造車的AI新戰場上,不再有后退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