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個十分有野心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曾不顧一切的發(fā)動了多次侵略戰(zhàn)爭,無數(shù)無辜的生命都葬送在他們手中。在二戰(zhàn)中,日本就發(fā)動了一系列的侵略戰(zhàn)爭;其中在侵略中國時,日本還提出了三個月就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但終究還是邪不勝正,在各國人民的奮起抵抗下,日本被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在兩顆原子彈爆炸不久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很多人都認為投放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最終導致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其實不然。兩顆原子彈并未讓日本放棄抵抗,反而讓日本醞釀出了一個神秘的計劃。制定好計劃后的日本仍決定繼續(xù)作戰(zhàn),但幾天后,蘇聯(lián)的一個舉動卻讓日本徹底絕望,只好放棄抵抗,無條件投降。
在抗日戰(zhàn)爭結束前夕,日本叫囂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徹底破產(chǎn),同時美軍也已經(jīng)攻占了沖繩島,美國隨時可以登島對日本進行轟炸。7月26日,美、中、蘇三國聯(lián)合發(fā)表了《波茨坦公告》,讓日本馬上停止抵抗,無條件投降。但無法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日本決定繼續(xù)作戰(zhàn),拒不投降。同時,日本還制定了所謂的“本土決戰(zhàn)”,決定拼死對抗登島的美軍。
美國方面擔心強行登島必然會遭到日軍的拼死掙扎,本國部隊會因此損失慘重,最后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1945年8月6日,美國派出了B-29轟炸機向廣島投放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伴隨著一朵蘑菇云的升起,廣島基本成為了一片廢墟。但見識到原子彈威力的日本仍覺得自己還有百萬軍隊,還有機會,并不打算投降,還制定了一個神秘的遷都計劃,妄圖東山再起。
當時的日本雖然節(jié)節(jié)敗退,但中國的東三省仍在日本人手里。日本在東三省駐扎了數(shù)十萬精銳的關東軍,牢牢控制著東北地區(qū)。日本軍方制定的神秘計劃就需要充分利用到東三省,這個計劃就是“本土計劃”的備案:若日本在“本土決戰(zhàn)”中失敗,則日本天皇和日本內閣就會一并遷入東三省,并以東三省為基地,繼續(xù)維持作戰(zhàn),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最后再東山再起。
日本的小算盤打得很好,但現(xiàn)實卻讓日本絕望。8月9日,見日本仍然拒不投降的美國又派出轟炸機對日本的長崎投下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而也在同一天,蘇聯(lián)派出了一百萬十多萬軍隊從東、北、西三個方向,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駐扎在東北地區(qū)的日本關東軍發(fā)起了突襲。曾號稱是“皇軍之花”的關東軍,在蘇軍的猛烈炮火中,數(shù)萬日軍被擊斃,幾十萬日軍被俘虜。
日本在吃了兩顆原子彈,并且東北關東軍被蘇聯(lián)殲滅后,終于認清了情況,決定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停留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標志著給世界各國帶來災難的二戰(zhàn)最終以正義一方的勝利而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