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
5月19日,來自湖南婁底的洋洋(化名)在家人陪伴下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走進診室的洋洋全臉腫脹、右眼完全不能睜開,左眼也睜眼困難,整張臉腫成了發面饅頭,結合病史、臨床表現等,洋洋被診斷為“蟲咬性皮炎并感染”、“血管神經性水腫”,原來造成這一切的元兇竟然是睡夢里的“小蟲子”。
前一天洋洋早早進入夢鄉,突然感到臉頰一陣刺痛,像是被什么東西狠狠叮了一口,半夢半醒間,洋洋下意識地拍了拍臉頰,趕走了那個“不速之客”,隨后又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洋洋右面部出現了紅腫伴刺痛,父母看到后趕緊帶洋洋到當地醫院治療。治療了一天后,洋洋臉部的腫脹非但沒有消退,反而愈發嚴重,全身出現了紅色皮疹伴劇烈瘙癢并出現了高熱,整張臉腫得像個發面饅頭,眼睛被腫脹的眼皮擠成了一條縫。
洋洋入院后,湖南省兒童醫院皮膚科專家迅速制定了治療方案,采用抗炎抗過敏、消腫等綜合治療措施。經過幾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后,洋洋病情明顯好轉,面部腫脹較前消退,即將出院。
湖南省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唐金玲介紹,“蟲咬性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是由昆蟲叮咬人類皮膚釋放出毒素及蟲體蛋白,引起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全身表現的過敏反應性皮膚病,多發生在面部、腰部、臀部和四肢,夏秋季節多發,好發于兒童。
由于昆蟲種類的不同和機體反應性的差異,引起的皮膚反應也不盡相同。皮疹常有一個或多個,群集或散在零星分布,不對稱,無規律可循,因為蟲子爬行軌跡及叮咬比較隨意;部分皮疹中央還能看到一個叮咬后的“眼”,頂端常伴有小水皰,嚴重者可出現半球形隆起的大皰。
日常生活中可能看不到蟲子叮咬,而且可能在蟲咬后的幾天才表現出皮疹;除風團樣皮疹、丘疹及水皰外,病情嚴重者還會出現皮疹劇烈瘙癢、皮膚迅速紅腫、皮疹破潰滲出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患者過度搔抓刺激,將導致皮膚感染并留下色素沉著,更有甚者可繼發其他感染或局部淋巴管炎。
唐金玲提醒,夏季來臨,蚊蟲大量出沒,要加強對孩子的保護,蟲咬性皮炎好發于4~10月份,此期間盡量不要帶幼童去蚊蟲多的地方或花草叢中;平時生活要講究個人及環境衛生;外出做好個人防護,到戶外活動時盡量穿薄的淡色系、透氣的長衣長褲及襪子;在家勤換和勤曬衣物,進行清洗暴曬或必要時煮沸消毒,防止螨蟲等生長,臥室經常通風, 保持空氣新鮮,保持干燥、整潔;無論是居家或外出,可選擇合適的驅蚊逐蟲方法:如使用防蚊紗窗、懸掛蚊帳、點燃蚊香、涂抹防蚊液等。被蚊蟲叮咬后要避免搔抓,以免繼發感染、抓傷、瘢痕。若病變范圍擴大、瘙癢嚴重或出現繼發感染跡象時,要及時就醫。
來源:政法頻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