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衛戰,德軍已攻到城下,為何不趁紅場閱兵之際炮轟呢?
1941年紅場閱兵的時候,已經是11月7號,早在上一個月,德軍就遭受了一個從未考慮到的問題——嚴寒。
一、可怕的德軍
1941年6月,德國經過密謀之后,突然對蘇聯發動了襲擊。這次襲擊,德國人發動了大量的人員,帶了很多的裝備,起初因為蘇聯沒想到他們會真的來打,沒有做防備,所以到德軍出現在邊境上的時候,蘇聯的數百個師,居然在編的戰士只有幾萬人,更多的士兵還是預備役,根本沒有編入部隊,更沒有配備武器,這使得德軍的推進速度極快。
到圍攻莫斯科的時候,共有近200萬德軍,近兩千輛坦克,還有大量的飛機大炮。所有的德軍就聚集在距離莫斯科不足30公里的地方,一旦他們發起進攻,幾分鐘之內就能派出飛機轟炸莫斯科。
二、意外的嚴寒
不管是在哪個國家,一旦到了冬季,幾乎是不會發動戰爭的,因為在這樣酷寒的天氣,還沒到了敵人那里,就可能要被惡劣的天氣給打敗了。
蘇聯人長期生活在寒冷的地區,而德軍根本沒有來過這里,根本沒有經歷過這種酷寒。于是在進入10月后,一場突然來臨的降溫,讓德軍幾乎癱瘓。
因為氣溫實在太低,他們身上的衣服根本無法御寒,更要命的是,他們的扣子也在一覺醒來后不見了,原來都被凍沒了!
沒了扣子顯然要直面嚴寒了,于是很多德軍陷入了尷尬,即便是強行掏出槍來,因為太冷,根本無法扣動扳機。還有大量的車輛,也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中不能活動了。
三、德軍需要的支援
在經歷了這樣的嚴寒后,德軍很多人被凍壞,于是他們趕緊從各地調集物資,給士兵們添衣取暖,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最起碼士兵是暫時無法活動了。
還有低溫天氣還讓飛機也不能靈活起飛,于是德軍連轟炸莫斯科都很難做到。但是不管是調集物資還是裝備,還需要大量的車輛,而這些車輛同樣面臨著嚴寒,所以德軍的后勤補充一直非常緩慢。
除了物資方面的調集,他們還在調集更多的士兵,包圍這座巨大的城市,但是在頓河畔羅斯托夫發起的戰役中,德軍損失較為嚴重,因此兵力補充也出現了問題。
四、蘇聯方面的應對
德軍在遭遇了這樣的重創后,雖然距離莫斯科很近,卻一直不敢發起進攻,而斯大林一看敵人的進攻放緩了許多,于是決定發起紅場閱兵。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是問了一下朱可夫,然后后者表示,他會調集兩個師的飛機守衛首都上空,絕不會讓一架敵機飛入這里。
于是在元帥這樣的保證下,斯大林便放心地去閱兵了,還在當時做了精彩的演說,調動了軍民的信心,在不久后就將德軍擊敗。
所以,當時希特勒確實有顧慮,一個是嚴寒帶來的士兵和裝備的減少,二來是物質補充的困難,還有一個就是莫斯科守備森嚴。因為這三個原因,所以德軍最后沒敢攻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