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能想不到,來自德國的反擊如此的犀利。
如果說英國是歐盟之外,美國最重要的歐洲盟友,那么德國毫無疑問是歐盟之內,美國的最重要盟友。
但現在德國卻接二連三的做出了與美國相反的選擇,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德國的經濟扛不住了,再繼續跟隨美國的腳步,德國將陷入深度衰退。
現在輕度的衰退已經開始。
無奈之下,德國總理朔爾茨選擇了妥協,不但在歐盟的投票中投出反對票,反對對華電動汽車征稅,而且還更進一步的準備與俄羅斯進行談判,結束俄烏沖突。
由此看來,美國將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友。
今年第2季度,德國的gdp已經下跌了0.1%,雖然此前預測第三季度為零增長,但現在看來情況并不容樂觀,預計第三季度實際增長率為負0.1%。
如果看年度數據,去年的gdp已經出現了0.2%的下跌,預計今年全年的gdp同比增長率可能還是負數,最好情況也只不過是零增長。
德國成為七國集團中經濟增長最差的國家。
但奇怪的是,德國卻在去年超過日本成為了全球gdp排名的第3名,其實主要的原因在于德國的物價增長遠高于日本,造成名義gdp增長率高于日本。
所以這對于德國經濟來說并非好事,一方面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卻陷入了高通脹中。
但這是怎么造成的呢?
德國越來越多經濟學界的專家認為盲目的追隨美國的腳步,導致了現在德國的經濟困難。
所以德國總理朔爾茨現在開始更多的從自身利益的角度作出選擇。
不久前,歐盟進行了對華電動汽車征收反補貼稅的投票,毫無疑問,這是歐盟跟隨美國腳步的行為。
這一次德國沒有再追隨美國,而是投出了明確的反對票。
雖然德國是一個汽車大國,但很顯然朔爾茨認為對華征稅并不是保護德國的本土汽車行業,反而是一種傷害。
尤其現在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上取得了全球的領先,而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在轉型電動汽車方面依然面臨許多困難,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與中國合作。
但是對華征稅其實把合作的大門關上了,至少對德國的汽車工業和整體經濟是不利的。
德國投出了反對票,顯示德國與歐盟以及美國的分歧正在變得更加嚴重。
另外,能源危機一直是德國經濟的潛在威脅。一方面導致了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也導致德國的工業產能不足,甚至有部分企業陸續外遷。
所以,最近朔爾茨表示,俄烏沖突不能無限期繼續下去,德國支持烏克蘭的同時,希望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展開談判結束沖突。
不過在本月初,俄羅斯發言人曾經表示,普京和朔爾茨之間沒有共同議題。
但盡管如此,德國似乎首先拿出了誠意,近期已經停止向烏克蘭提供大型軍事裝備,其中包括豹-2主戰坦克。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德國的這一表態顯然是與美國的意圖相反的。
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經濟形勢迫使朔爾茨做出違背美國意愿的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