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戰爭打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哈馬斯又準備釋放一名美以雙國籍人質,普京和澤連斯基雙雙釋放愿意無條件談判的信號,中美在瑞士的經貿談判取得意想不到的進展。
立夏以后,天氣升溫了,世界熱點地方的局勢卻降溫了,這當然是好事,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事。
然而,人們都喜歡問為什么?是不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主導這一切?這是暫時降溫還是某種和平趨勢的起點?
一.印巴為何停火?
印巴停火不外乎兩點:一是印巴都不想再打了,印度再打只會繼續損兵折將不如及時止損,巴基斯坦的國力羸弱也不宜再打趁勢見好就收。二國際社會勸和的面子是要給的,中美俄都在勸和,再打下去只能自討沒趣,地區和世界都需要穩定與和平。
不過很有趣的是,印巴雙方同意停火的消息一出,特朗普便出來搶頭功說“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美國徹夜調停下達成全面而直接的停火”,這和萬斯表態“印巴沖突不關美國的事”相沖突。印度不客氣地否認美國調停,巴則說有30多個國家參與調停。
隨即,中國cctv報道了王毅外長于5月10日分別與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和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通電話的消息及內容,這意思不言自明。
不過,這種停火和和平還是有很大距離的。今天即12號印巴要繼續談停火事宜,我們靜心期待。
剛看到參考消息報道,2025年5月12日,印度與巴基斯坦軍事行動總指揮舉行了高級別會談。此次對話旨在鞏固5月10日達成的全面停火協議成果,緩解克什米爾地區持續緊張的局勢。
會談預計圍繞邊境管控機制、反恐合作等議題展開。不過,邊境小規模摩擦與互信缺失仍為和平進程蒙上陰影。停火協議生效后,雙方仍互指對方在克什米爾地區有零星交火,但均未承認違約。
二.巴以沖突降溫?
哈馬斯宣布將釋放最后一名仍存活的美國人質Edan Alexander應該看著為加沙地帶停火努力的一部分,希望通過釋放人質實現加沙停火、開放邊境口岸、允許援助物資送達加沙。哈馬斯在過去幾天與美國政府進行了接觸,釋放人質是其向美方展現的一種姿態,也可能是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相關停火方案的回應。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辦公室表示,將為Edan Alexander的釋放提供一條從加沙地帶返回以色列的“安全通道”。但以色列強調不會承諾在加沙實施停火或釋放巴勒斯坦囚犯,稱哈馬斯決定釋放人質要“歸功于以色列方面采取的堅定政策和以軍在加沙地帶持續實施的軍事壓力”,并表示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將會在軍事行動繼續進行的同時開展,將做好加大加沙地區戰斗力度的準備。
看來,巴以沖突想真暖和還需假以時日,特朗普不時發出接管加沙的信號,令其前景撲朔迷離。
三.俄烏和談在即?
2025年5月11日,普京提議于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恢復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澤連斯基表示同意,并說自己在伊斯坦布爾等著普京。
從俄羅斯方面來看,長期沖突使得俄羅斯雖取得一定戰略成果,但繼續戰爭成本高昂,收益漸小,提出和談可降低戰爭成本,掌握外交主動權,營造有利國際輿論氛圍。對烏克蘭而言,三年多戰爭使其社會經濟停滯,繼續戰爭會讓核心利益受損,澤連斯基的表態反映出烏方也渴望結束沖突。
美國在特朗普上任后對調停俄烏沖突態度發生變化,此前美烏簽署礦產協議后,美國在俄烏戰爭上聲音減弱。俄羅斯此時提出和談,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美國完全放任不管導致歐洲填補空缺,繼續支持烏克蘭,使沖突長期化。同時,和談也為歐洲緩解地緣政治壓力、減少經濟和人道主義負擔提供了契機。
普京說這次會談基于上一次土耳其會談,那次會談有什么結果呢?
2022年3月29日,第五輪俄烏談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當時俄方承諾將大幅減少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行動。烏方提出在國際安全保障下確立中立地位,放棄加入任何軍事聯盟,不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及外國駐軍,未經與俄羅斯及安全保障國協商不得舉行任何軍事演習。雙方同意克里米亞問題在未來進行談判。但談判之火被美國政府澆滅。
本次談判雙方矛盾尖銳,談判很可能曠日持久,很可能邊打邊談。
四.中美貿易戰結束?
中方基于全球期待、中國利益和美國業界及民眾呼吁三重考慮,決定回應美國政府的多次求談的愿望:同意接觸。
只同意接觸,實際上是對美方的不信任,對特朗普的翻臉中國受夠了。但畢竟中方說了“談,大門敞開”,那就敞開試試。所以中方給出三個原則性條件:
1.糾正錯誤做法。美方需認識到其新政府上任以來采取的一系列違規且無理的單邊關稅措施是錯誤的,應予以糾正,取消對華單邊加征的關稅。
2.平等尊重。任何對話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美方不能采取施壓、脅迫等手段,要遵循國際規則,以平等的姿態與中方進行溝通和談判。
3.互惠互利。對話和合作應追求互惠互利,不能只考慮美方自身利益,而忽視中方及其他國家的利益,要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維護國際經貿秩序。
從談判的進展情況看,顯然突破了“接觸”的限定,大概美方在平等尊重、互利互惠方面有所表現。我想,印巴戰爭的結局,美方應該有所感受,想基于實力說話的實力也不夠了。至于糾正錯誤可能寄希望于談判本身,即談判過程就是一個促使美方糾正錯誤的過程。
我在等,等那個聯合聲明的發表,所以寫到這里暫時擱筆,瑞士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呢!
終于等到了,日內瓦時間上午9時《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表。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中國
)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
美國
認識到雙邊經貿關系對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認識到可持續的、長期的、互利的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性;鑒于雙方近期的討論,相信持續的協商有助于解決雙方在經貿領域關切的問題;本著相互開放、持續溝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繼續推進相關工作;雙方承諾將于
2025
5
14
日前采取以下舉措:
美國將(一)修改
2025
4
2
日第
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
24%
的關稅在初始的
90
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的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剩余
10%
的關稅;(二)取消根據
2025
4
8
日第
號行政令和
2025
4
9
日第
號行政令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
中國將(一)相應修改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4
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征的從價關稅,其中,
24%
的關稅在初始的
90
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征剩余
10%
的關稅,并取消根據稅委會公告
2025
年第
5
號和第
6
號對這些商品的加征關稅;(二)采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
2025
4
2
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舉措后,雙方將建立機制,繼續就經貿關系進行協商。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斯科特
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
格里爾。協商可在中國、美國,或雙方商定的第三國進行。根據需要,雙方可就相關經貿議題開展工作層面磋商。
這的確有些超出預期,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對等”——你減91%,我減91%;你保留10%,我保留10%,你暫停24%90天,我暫停24%90天。既然對等,那就可以理解為美國政府的談判代表基本表現出平等尊重和糾正錯誤做法的態度。至于互惠互利和徹底糾正錯誤做法接下來再繼續談。
我注意到,談判結果叫聯合聲明,表明沒有達成協議。
聯合聲明通常是雙方或多方就某一事項、觀點、立場等進行公開表述,表明自身態度或告知相關信息,一般不涉及雙方或多方權利義務的具體約定,多為表意性的表達。
協議則是雙方或多方就特定事項經協商達成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約定,會詳細規定各方的權利、義務、責任以及具體的行為規范、操作流程等內容,是各方共同遵守的準則。
此次中美聯合聲明主要是雙方就經貿會談的成果進行公布,包括關稅調整的意向、建立協商機制等,相對較為宏觀和原則性,對具體權利義務的規定不夠細致全面,更符合聲明的特點。
聯合聲明一般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更多是一種政治承諾或意向表達。協議則具有較強的法律約束力,一旦簽署,各方需按照約定全面履行義務,否則可能承擔相應法律后果。中美此次的聯合聲明雖體現了雙方的共識和承諾,但從表述和性質上看,還未達到協議那樣的法律約束程度,后續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協商和具體措施來落實相關內容。
聯合聲明的形式相對靈活,程序也較為簡便,通常是雙方就某些事項達成一致后,通過共同發布聲明的方式向外界公布。協議的制定和簽署通常需要更嚴謹的程序,包括多輪談判、文本起草、審核、簽署等環節,形式上也更為正式和規范。此次中美經貿會談后發布的聯合聲明,在形式和程序上更接近聯合聲明的一般特征,沒有經過協議簽署所要求的復雜程序。
了解了聯合聲明和協議的區別就知道本次談判還是沒有超越“接觸”的含義,接觸仍然屬于“為進一步談判創造良好氛圍和確定方向、內容、方式的談判”。這和我此前預估的一樣,屬于“關于正式談判的談判”。
即便是協議,特朗普說撕毀就撕毀,更不用說沒有法律效力的聯合聲明了。我們歡迎取得這樣的進展,但不應該過于樂觀,尤其沒必要敲鑼打鼓、歡迎鼓舞。
這次談判成果,不過是“接觸”帶來的超預期效應,也是這三個多月來我們堅持“打,奉陪到底”帶來的成果。
本聯合聲使得明特朗普吹噓的英美達成所謂協議黯然失色。本聯合聲明恰好給全世界一個范本:不跪才能換來平等尊重!我還注意到,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稱中美雙方的分歧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他還提到,“我相信與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將對美國產生無與倫比的積極影響”。是的,中美本無分歧,特朗普加征關稅便有了分歧。就在這個談判期間,特朗普也不斷發出矛盾信號,企圖通過干擾掌控談判過程。事實上,只要美方撤回關稅,中美分歧就沒了,就這么簡單。
說真的,和一個不講信用的草臺班子談判,我們很掉價,確實不想談。我們是看在美國業界和人民的面子上,畢竟中美關系不都是官方關系,中美友好的基礎在民間。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中美應該友好相處、共同發展,我們是為中美人民而談!
綜上所述,世界局勢在趨向
緩和,和平似乎有了希望,我們的斗爭有了一定的成果,這鼓舞我們繼續前進。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平的力量正在增長,中國的力量正在增長,這就是世界的希望,它預示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景。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