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19日,豫西發生了一件大事,駐扎當地的我軍干部接連犧牲133人。
有不少警衛隊的人翻臉,殺害了我軍干部,到事情結束時,我軍犧牲了200多人。
犧牲的同志中,有不少人是從長征走過來的,是經驗豐富,信念堅定的老紅軍。
那時,距離抗戰勝利還有2個月不到,這出慘案震驚全國,又被稱為“豫西事變”。
事發后,一手建立豫西根據地的韓鈞將軍自責萬分。
因為,在一年前,毛主席送他們出發前,曾親自囑托了兩件事。
他回想起來,才意識到他們有一件事做得不夠好,這才導致這出慘劇發生。
那么,當年毛主席交代了哪兩件事,同志們在具體實踐中又出了什么差錯?
開一片新天地
豫西根據地是在一片戰火中建立的,韓鈞將軍帶隊趕到當地時,群眾正遭受日偽的侵襲,苦不堪言。
1944年5月,駐扎在山西的日軍發動第一軍的5萬多號人,浩浩蕩蕩跨過黃河,悍然發動的豫西戰役。
在韓將軍部隊抵達以前,當地駐扎著湯恩伯部,共計40萬大軍。
不想他們碰上日軍就熄火,湯本人更是當了逃跑司令,帶著部隊棄城而逃。
就這樣,豫西多個縣城相繼落入敵手之中,殘忍的日軍在這片土地上燒殺搶掠,數以百萬的群眾遭受了巨大的苦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組織決定派出八路軍前往當地,在熊熊戰火中開辟一片新天地來。
1944年11月14日,韓鈞將軍,還有劉聚奎、劉子久同志,帶著太岳軍區的4000多人馬,組成了豫西抗日二支隊。
他們也跨過黃河,進入豫西同囂張的日軍作戰,戰況異常激烈。
這一支部隊是由18團、59團、晉綏第六支隊,再加上精良的干部隊組成的,可謂群英薈萃。
進入當地后,作戰一開始雖有些艱難,但很快打開了局面。
就在他們挺進的當月下旬,戰士們陸續打掉了3個日軍據點,分別是王范集、鐵門鎮和宋王莊炮樓。
進豫西打的第一仗,擊斃日軍百來人,俘虜13名士兵,成果不錯。
八路軍的到來讓當地群眾看到了希望,1944年12月,原先被日軍控制的偽軍,由兩股部隊揭竿起義。
這兩股起義部隊,一股是駐扎洛寧的王殿甫,擔任大隊長一職,另一股則是陜縣的皇協軍營張馬明山。
他們都是在我方的情報工作同志的工作下,決定率部起義的。
部隊吸收起義部隊后,便將他們改編為了獨立團,還在各級配上了相應的干部同志。
很快,大家融入了部隊中,成為抗日支隊的新鮮血液。
1945年開年,韓鈞將軍等同志帶部隊又打了一場漂亮仗,此戰被稱為澠池戰役。
戰士們打了兩天兩夜,成功收復了澠池,并斃傷日軍800多人。
此戰告捷,贏得了不少群眾的聲望,他們逐步在當地有了建立根據地的條件。
只不過,他們面前還面臨著一個問題,如果能適當處理,那將對他們在豫西當地的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而這個問題就是如何收編當地另外兩股抗日的地方武裝?
關于這個問題,在他們前往當地以前,毛主席曾親自找到韓鈞將軍等人,囑托了兩件事。
1944年9月,就在豫西一片生靈涂炭之際,主席向太岳軍區二三分區發去電報。
他說要見二分區司令韓將軍,三分區的劉聚奎同志,還有豫西特委書記劉子久一面。
三人急匆匆趕回延安,1944年10月12日,腳剛沾地,他們就在延安的窯洞下,受到了毛主席和朱老總的親自接見。
就在席間,毛主席給他們布置了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到豫西去建立一個根據地出來。
主席看著韓俊將軍,笑著稱呼他為“娃娃將軍”,十分欣慰,也予以了期望。
毛主席為何要稱呼他為“娃娃將軍”,那是因為,那時他不過32歲,就當上了分區司令,統領部隊。
此前,他從草嵐子監獄死里逃生后,轉身進去山西,同“土皇帝”閻錫山斗爭。
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他就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組織了5個決死縱隊,共計6萬多人。
雖然,后來閻設法收買了幾個立場不堅定的軍官,但他仍在兇險的晉西事變中,帶著1萬多人殺出重圍,加入了八路軍。
隨后,他在賀老總、陳賡將軍的帶領下轉戰各地,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悍將。
交代完進入豫西的各項任務后,毛主席特地叮囑了他一句:“娃娃,你要好好給我打,豫西人民就等到你去解救了,一定要和群眾打成一片!”
這是毛主席囑托他的第一件事,也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
只可惜,他們沒能做好,不少干部也為后面發生的事犧牲了自己。
那么,當年他們具體哪里沒做好,豫西事變又是如何發生的?
峰回路轉
1944年10月12日,韓俊將軍等人即將前往豫西,開辟根據地。
臨行前,毛主席對他們特別囑咐,要同群眾打成一片。
然而,他們恰恰在這一條上栽了個跟頭,致使發生了一出慘劇。
1945年開頭的澠池一戰,讓張狂的日軍吃了不少教訓,收斂了許多。
但他們仍蟄伏著,尋找合適的機會收拾掉他們這支抗日隊伍。
收復澠池后,為了進一步讓部隊在當地站穩腳跟,韓將軍等同志開始考慮收編地方武裝一事。
此事說起來似乎很輕易,因為大家都是為了抗日,改“統一戰線”,實際上,這當中的彎彎繞繞不少。
而這就不得不提到,毛主席交代的第二件重要的事。
1944年10月,他們到延安聽取命令的那一天,毛主席就先說了,一定要同當地群眾打好關系。
這個是一定的,因為這是多年來組織能頑強生存下來的一個重要策略。
再說,韓將軍與劉聚奎同志都是河南人,這次算是打回老家了。
主席囑托的第二件事,是他們吃過飯的第二天,他親自從延安各部,還有抗大里的優秀干部,挑了200多名同志出來。
這些同志都是連級以上的干部,并且同韓將軍一樣,都是河南籍的同志。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還叮囑他說,自己選的這些同志,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同志,是黨的寶貴財富。
主席已經想到,要建根據地,他的這個娃娃將軍必然要擴充部隊,招兵買馬。
沒有得力助手幫他一把,這件事他們幾個人是做不完的,這下他的愛將就不必為干部的事發愁了。
澠池一戰結束后,韓將軍與大家一致認為,必須盡快收編地方武裝。
倘若能說動他們,勢必會為部隊增強力量。
而在當地,勢力最強的兩股地方武裝,一個就是澠池的上官子平部,另一個則是洛寧的李桂五部。
李部較上官部實力更強,李有3個團,3000多支槍,上官則有2個團,2000多支槍。
然而,要收編這兩支部隊,并不容易,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這兩人都是地主出身,此前搞土地革命時,他們都曾殺害過同志。
此前,組織上已派遣賀崇升這位地下黨員前去聯系、商議。
但因為種種往事,改編之事拖了許久,沒有著落。
直到1945年新年前夕,事情有了轉機。
1945年1月16日,國民黨的喬明禮部,同張廣居聯合起來打上官子平。
李桂五聞訊,立刻率兵支援,打了3天,兩個隊伍都扛不住,竟走到了全軍覆沒的地步。
沒有辦法,他們只好向我軍求助,韓將軍和劉同志即刻帶領3個團救援。
打了一天,喬明禮部被打垮,戰士們俘虜了副團長及以下的人馬1000多人。
而張部見八路軍兇猛異常,不敢應戰,撇下他的好兄弟奪路而逃。
經過此戰,李與上官二人積極響應收編,其中李桂五更是要求加入組織,成為共產黨人。
1945年2月4日,在澠池縣,當地特委與抗日支隊開會,成立了一系列機構,并安排了收編事宜。
李、上官兩人如愿以償,正式加入了隊伍,李桂五更是直接成為黨員。
為了更好地整編部隊,韓將軍等同志,還將分配了100多名干部到兩人的隊伍中。
可見,他們為了收編、吸納這兩支抗戰武裝,下了血本。
也是這一天,豫西根據地正式成立,方圓200多公里都染上了紅色。
根據地成立一事,極大地刺激了老蔣,躲在重慶的他暗中下令,設法分化當地勢力,讓根據地消失。
而他手下的鷹犬的切入口,正是收編不久的李桂五和上官子平部。
這群特務之所以能得逞,還要因為根據地上一場不太適宜的“倒地運動”。
他們具體是如何得逞的,就要從這場運動講起。
老蔣的手下之所以能鉆空子,正是瞄準了李桂五和上官子平原先的出身。
1945年4月,在河南省委的指示下,豫西當地掀起了一場倒地運動,農民們要求減租減息。
所謂“倒地”,就是要求地主將從農民那里買回來的地和屋子倒給農民。
因為,這些地主是乘人之危,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買下了農民賴以為生的根本。
這一運動觸碰到了地主們的利益,而李部和上官部里的團、營長大多是地主出身。
因為此事,他們當中有人對同志們開始心懷不滿。
在倒地運動開始的前一個月,特務劉茂欣帶著一批人潛入了根據地。
他們最先找到的是李桂五,第一他實力較強,第二個他曾當過湘軍旅長,在洛寧當地聲望很高。
如果能搞定他,上官部也就基本沒問題了。
但他們沒想到,自己竟碰了一鼻子灰,李抵制誘惑,不愿為老蔣賣命,更不可能背叛組織。
緊接著,他們就找到了上官子平,在那里他們找到了機會。
平息事變
1945年2月4日,豫西根據地成立,這讓老蔣暴跳如雷,下令派人從中分化勢力。
那時,距離抗戰勝利僅有6個月,在這最后關頭,韓鈞將軍等人為何沒能阻止這起事變發生?
上官子平何許人也?他原是澠池當地的一個地霸,曾做過當地的警察局局長,因為私吞公款而被罷免。
中條山戰役后,他收了當地的散兵游勇,組建了游擊司令部。
因為打不過日軍,他這個司令就躲在了坻塢東北山。
劉茂欣找到人后,拿出重金賄賂,上官本就是個投機倒把的人物,一萬塊大洋欣然收下。
不過,他說要李桂五反,他才敢反。然而此前,李斷然拒絕了他們,這可怎么辦?
他施下一毒計,暗殺李桂五,另找傀儡坐上去。
1945年3月27日晚,李被人暗殺,他的副旅長郭連杰頂了上去,此人本就立場不堅定,一直猶豫不決。
直到倒地運動觸及了他們的利益,再加上二地委那邊處置了上官手下的一個副團長,矛盾一觸即發。
這根導火索說起來令人不齒,更加暴露了上官部一眾人馬的嘴臉。
原來,這個副團長出門辦事時,瞧見了一個姑娘,覺得人家長得好看,便強行侵犯了對方。
姑娘的丈夫聞訊上門討要說法,不料被其打傷,鄰居們都看不下去了,合力將這個歹徒捆到了二地委面前,要求處置。
這個副團長原是土匪出身,本以為進了八路軍會有所改變,沒想到見了婦女又露出丑惡嘴臉,欺侮他人。
為了整頓軍紀,劉子久同志下令將其槍決處置,這一決定惹怒了上官部,他們暗中謀劃起了反水。
1945年5月,日軍發起了新一輪掃蕩,韓將軍率領部隊前往增援。
就在這節骨眼上,上官部在澠池縣的12個地方反了水,根據地里里外外著了火。
他們趁著大部隊前去支援,肆意殺害部隊中的干部,還命人將組織派來的政委劉豐給處理了。
然而,他的警衛員認為劉豐同志人很好,為人親切,便朝天開了兩槍把人放走了,劉同志這才僥幸逃過一劫。
上官部反了以后,國民黨加緊對郭連杰施壓,要他反水。
在巨大的誘惑面前,這個繼任者選擇了背叛。
1945年5月28日,他指示部下殺害了30多名直屬部隊干部,還有洛寧縣的13名同志也未能幸免。
到1945年6月19日,在國民黨的煽風點火之下,陜縣當地也出現了反水的士兵,接連進攻澠池和陜縣當地的干部。
就拿陜縣來說,那時有32名干部被害,縣、區的財產被洗劫一空。
豫西事變發生后,韓鈞將軍因為日軍窮追不舍,只能任由那些敵人在根據地為非作歹。
直到1945年6月下旬才得以脫身,隨后,他帶兵對散落在各地的叛徒展開追擊。
上官部外強中干,遇上韓將軍的部隊立刻成了一盤散沙。
李莊寨一戰后,他受了驚嚇,大病一場,3個月后一命嗚呼,其余逃竄的匪徒也在后面的解放戰爭中陸續處理。
雖然豫西事變很快平息了,日軍也因此逃離根據地,當地的抗日局勢煥然一新,但韓將軍他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因為毛主席精心選出的200多名干部中,有133名都死于這些敵人手中,而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同志。
這出慘劇雖然是國民黨蓄意為之,但韓將軍等同志大意自信也占據了主要原因。
而且在事變發生前,早有上官部的下級軍官打報告,說有人要反水。
結果韓將軍等同志并沒放在心上,就連李桂五被害也沒有進行追查,如此才釀成了慘劇。
事發后,韓鈞將軍一直沉浸在此事中無法釋懷,為逝去的同志自責不已。
1949年3月23日,就在新中國正式成立前夕,他因此事不堪折磨,而選擇了開槍自盡。
倘若韓鈞將軍活下來,他也應該位列開國將領,戰功卓著。
然而,豫西負責人缺乏警惕,他又缺乏此類經驗,難以招架,十分遺憾。
這件事及后續都引起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是很慘痛的教訓,但也讓大家明白,開展群眾工作要考慮情況,不能太急太猛。
同時,還應小心敵人趁機分化內部,制造事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