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彭總、賀帥、徐帥、聶帥《年譜》和《毛澤東軍事文集》《彭德懷自述》等文獻/史料:
1936年9月30日,彭總令一方面軍直屬騎兵2團韋杰部、15軍團73師陳漫遠部“秘密馳取會寧城”;8號,陳賡率紅1師于會寧城門口迎接四方軍先頭部隊一一時隔十五個月后,一、四方面軍再度會合。
10號,黨中央下達《雙十指示》,其中指定:“三個方面軍會合后,請朱德、張國燾以總司令、總政委名義,依照中央與軍委之決定,統一指揮前線作戰?!?/p>
對此組織安排,彭老總依據程序表達了“不同意見”;毛主席深知彭老總言之在理,然礙于“黨和紅軍團結”、黨中央又不能不如此這般。
13號,毛主席單獨致電彭總:“請按照十月作戰綱領準備,作出寧夏戰役計劃綱要,與朱張面商后提出于軍委。”“充分注意個別同志之可能的動搖性。準備在無別部參加時,野戰軍單獨執行冰期計劃?!币灰贿@實際上是在“朱張之外”、另行創建/蓄存“統一指揮前線作戰”的備份,或為“彭獨自/獨立指揮前線作戰”埋下伏筆…。
彭老總深切感悟兵神之良苦用心,自然而然“心知肚明”、亦或“心平氣和”的收回己見。
20號,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下達“最后一擊”圍剿命令;中央軍胡宗南、關麟征、王均、毛炳文部和東北軍何柱國部、川軍孫震部及“寧馬”等十五余個師、二十多萬人馬槍炮+轟炸機發起攻擊,圖謀一舉殲滅紅軍和黨中央于黃河東岸/陜北;一天左右,隴右戰場局勢陡然生變,向南機動防御的二、四方面軍各戰損一個團;來勢洶洶、橫掃千軍之南敵甚至危及黨中央和紅軍生存一一繼續“冰期計劃”/《寧夏戰役計劃》的戰場條件一概盡失!
23號九時,彭總向軍委上報《寧夏戰役計劃》:此戰役分兩個步驟:第一步,一方面軍主力略取黃河右岸之靈武、金積等;四方面主力控制蘭州、一條山/景泰、靖遠黃河左岸,攻擊中衛、吸引寧馬主力。第二步,一方面軍過河控制寧夏門戶,以一部襲占定遠營,接受蘇聯軍援后,再進攻省會…。午后,朱、張抵打拉池15軍團指揮部與彭總、徐海東等人相見相會,張國燾、朱總司令“完全同意”彭總的《寧夏戰役計劃》。
須注意到的是,彭總在報告的《寧夏戰役計劃》上,故意的疏略了戰役發起的“具體時間”。
24號深夜,毛主席復電彭并告朱張、賀任、徐陳:“同意二十三日九時電之計劃?!薄昂蹶P業占大道,如(南敵)繼續北進…,則我處南北兩敵之間,非擊破南敵無法向北?!虼?,目前先決問題是如何停止南敵。”一一軍委實際上是在批準的同時、即“叫?!绷恕秾幭膽鹨塾媱潯?,故張、朱、彭未曾將《寧夏戰役計劃》正式的下達至各個方面軍…。
對眼前戰局險惡“危如累卵”之勢,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和彭總等均“有同感”;朱、彭遂于28號一早,向軍委毛、周報告“停止南敵”之舉措《海原、打拉池戰役計劃》…。
客觀的看,因“從未正式下達”過,自“1936年10月25日”始《寧夏戰役計劃》文本就被擱置于機要檔案柜里了,所以見過它“廬山真面目”的人極少;當年,四方面軍上上下下、除了張國燾以外,實無一人“曾經目睹過”《寧夏戰役計劃》文本;故網上熱鬧“黨中央命四方面軍一部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西渡”之說于史無據,實屬為訛謬言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