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迭戈
本文字數:3042字
建議閱讀時間:9分鐘
時隔十年,再邀請到一支環法車隊到訪北京,所引發的“多米諾牌”究竟有多長多廣?
北京CBD金地廣場的Cannondale旗艦店在一個周二工作日顯得格外熱鬧。傍晚時分,門口的車架掛滿了自行車,門店玻璃上是四位環法車手的巨大海報,這里將是英孚車隊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吳天昊與胡同山野的團隊成員忙碌在這次活動的前前后后,車隊緊湊的行程安排、車迷見面會和流程排布讓他分身乏術,他在活動間隙接受了體壇經濟觀察的采訪。
“時隔十年,我們把世巡賽車隊帶回北京,作為北京騎行的一員,其實還是非常激動的。特別是我們把他們邀請到了我們兩個位置非常特殊的門店,第一個在檀谷,檀谷可以稱為是北京現在的騎行圣地,甚至我們相信未來有一天它會變成全國非常有名的騎行圣地,所以像(英孚車隊)這樣世巡賽級別的車隊,時隔十年再次來到中國,又能到中國非常好的騎行小鎮體驗騎行文化,我覺得是一個特別特殊的開啟。”
在小紅書上,不少騎行愛好者拍攝了英孚車隊在北京著名的潭王路爬坡路線上騎行的視頻。有博主在圖文中調侃:“媽我出息了,譚王路首騎是跟英孚車隊一起!”車友們自發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似乎不怎么需要推廣,這些“自然流量”就魚貫而入。
英孚車隊北京行的順利舉辦,也給我們進一步理解線下騎行社群商業場景更多的契機——頂級職業車隊中國行能否成為一個長久IP?消費者來到線下騎行社群,他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這波騎行熱潮如何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請環法車手來北京,必爬坡
提起這次北京之行,前職業巡回賽車手、英孚車隊體育總監Juanma Gárate的第一印象便是爬坡。他告訴體壇經濟觀察,印象中,自己十多年前騎自行車環游北京,幾乎沒有爬坡路段,這一次他終于如愿在潭王路解鎖了北京騎行爬坡體驗,“對在北京這樣大城市的騎行者來說,這里有很不錯的騎行路線和環境。”Gárate欣然評價道。
潭王路,這條北京著名的公路車爬坡路線,是此次英孚車隊北京之行最重要的環節。這次活動由EF Life Club、河北競速和胡同山野共同發起,在門頭溝區體育局、潭拓寺鎮人民政府、門頭溝區自行車運動協會及北京京西山地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的支持下,10月22日,英孚車隊的三名車手與騎行愛好者們一同騎行了潭王路。
吳天昊和他的團隊從一開始就希望讓頂級職業車手能夠深度體驗北京獨特的騎行文化。而提到北京的騎行文化,自然少不了戒臺寺和潭王路。從北京市中心的長安街一路向西,到達首鋼大橋,再到門頭溝的戒臺寺和潭王路。此時秋意正濃,山間色彩鮮艷靚麗,騎行者可以在開闊的山野和高地騎行環境中,一邊欣賞紅葉,一邊感受北京獨特的騎行體驗。
除此之外,吳天昊認為,騎行文化空間的打造也離不開社群的支持。胡同山野的slogan一直以來都是:“品牌為基底,社群為支持,商業為思考”。所以這一次,他們專門設計了讓車隊和騎行愛好者共同入住在檀谷小鎮。
作為新興的文旅小鎮,檀谷位于戒臺寺和潭王路兩條著名騎行路線的中間,擁有濃厚的北京騎行文化屬性。吳天昊與幾位合伙人共同經營的另一家胡同山野-Cannondale官方形象店正位于檀谷的中心。組織騎行活動,帶領騎友打卡特色小鎮,與世界頂級車隊的騎手一起解鎖新路線。騎行可以和多元的場景、體驗產生交叉和碰撞,從而生發出奇妙的反應。
“未來我們希望可以去推出類似的產品。因為我們兩個門店比較特殊,一個位于檀谷,另一個在大望路的金地,我們歡迎其他省份的騎行愛好者到北京,甚至可以安排他們從金地租車,騎行到檀谷后再還車。如果想體驗兩天一夜的行程,還可以在檀谷住宿一晚。”
不過,在吳天昊看來,能邀請到一支世巡賽級別的車隊時隔十年再度到訪北京,“更多是因為海外的車隊和品牌,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增長,看到了我們國人對體育的喜好,對整個體育產業的熱愛,這些是最主要的基礎。”
也是因為有了這些基礎,胡同山野與英孚車隊有了這次“雙向奔赴”。
英孚車隊首次北京之行也為線下騎行社群的擴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2024年,胡同山野品牌完成了檀谷、金地(CBD)、北苑龍湖天街3家門店拓展,“我們也是希望把我們在檀谷想做的東西用另一種氛圍在CBD呈現出來。”吳天昊說。如此一來,活動內容的豐富度將會進一步提升,最終實現專業層(頂級車隊)、經營層(門店)和消費層的良性互動。
除了在潭王路的騎行,未來頂級職業車隊的中國之行能否實現IP化運營,頂級車手能否與騎行愛好者們一起探索更多的騎行路線?目前來看是可以期待一下的。吳天昊透露:“從與車隊的溝通來看,他們對這次中國之行非常滿意。我們還在與車隊溝通,希望能有更多次的合作。”
用騎行文化,構建新的體育旅游目的地
一次線下騎行活動所能觸達和容納的用戶數量確實有限。以當晚英孚車隊的車迷見面會為例,有四五十名參與者,但其帶來的用戶粘性、沉浸式體驗以及社交空間,都是傳統的騎行賽事無法替代的。
自創立以來,胡同山野組織了多場騎行活動。去年,他們牽頭多個騎行相關商家,組織騎友們進行“重建潭王路”的騎行活動。今年,他們在潭柘寺和戒臺寺發起開山騎行,組織騎行祈福活動,隨后又與中國XC山地車第一人凌鷹先生一起,舉辦了Cape Epic山地車賽分享會。參與活動的,主要是在社交媒體和整個騎行戶外領域中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群。通過打造獨特的騎行文化空間,使騎行更具吸引力,并為騎友們提供有趣且富有意義的騎行場景,他們在社群中尋找歸屬感和共同價值,從而輻射到更多的人。
多年商業地產行業經驗的積累,以及來自各行各業的團隊成員,讓吳天昊在與“線下”商業場景打交道的過程中,視角能夠橫跨B端與C端,兼顧品牌、社群與商業。從專業騎行裝備銷售,到提供多元化騎行服務,再衍生到騎行愛好者空間的打造,騎行都有很豐富的呈現。這也是胡同山野騎行空間和文化氛圍的由來之一。
“我們有一個理念叫‘club to community’,讓小型俱樂部融入我們的大型社群,享受更多資源與活動。這其中包括我們在檀谷和金地的活動場地,許多小型俱樂部都愿意在我們的店面停留,彼此交流。”吳天昊說。
除了為騎行愛好者提供空間和消費體驗外,吳天昊還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的內容。他邀請了眾多騎友參與,開展了車主采訪、配件及功能性產品推介等活動。在此過程中,許多品牌也愿意參與交流與合作。得益于品牌社群的成功搭建,“胡同山野”成為業內少數實現跨城市運營的IP。
2023年12月,胡同山野在萬寧設立了新站,成為首個在海南島開設門店的北京騎行品牌。吳天昊說,“到了冬季,我們會想辦法請客人到海南來體驗一下海南騎行,所以這可以算是騎行旅游邁開的一步。”
一場線下騎行活動所引發的“多米諾牌”究竟有多長多廣,似乎沒有“村ba”“村超”等深度結合地方特色旅游的體育賽事IP那么直觀明晰,但兩者在邏輯上是相通的,都是通過深度體驗,將參與者牢牢吸引,使他們成為傳播推廣的一部分,以IP為旗打下江山。
變化背后是龐大的騎行市場規模和人口基數。過去幾年中,伴隨著騎行熱,不只北京,Cityride的風頭早已超越Citywalk,成為戶外熱門運動TOP1。根據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的數據,目前全國的騎行愛好者大約有600萬人,超1億人經常性騎行。2023年,全國自行車年度騎行總里程超1100億公里,相當于每個人都完成了8次10公里騎行。
吳天昊將騎行市場分為三個階段:消費、體育和文旅。他認為,騎行產業鏈非常長,品牌層級多,參與人數眾多,并且具有極佳的文旅特性。“我們認為,今年可能是消費、體育和文旅進入過渡期的開端,而騎行產業的體育特性正逐漸顯現。如果我們觀察馬拉松、越野跑、徒步和滑雪等具有體育特性的活動和產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騎行產業將迎來更長久的發展。”
參與“騎行”的形式演變,比追求其結果更具意義。當自行車行業從傳統的簡單買賣,變得更為復雜,并逐步涉及到消費、體育和文旅等更多領域時,騎行經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