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以色列多線開戰,幾乎以一國單挑中東多國。但現在以色列卻主動的提出了停戰談判。
當然表面上以色列向美國提出了與黎巴嫩停戰所附加的要求,但很顯然,并不是在獲得優勢的情況下的要求,看起來更像是為了找回臉面。
打不下去了,關鍵就在于以色列的經濟恐怕無法繼續支撐。與此同時,作為背后支持以色列的美國,恐怕同樣也無法繼續支撐下去了。
據以色列官方統計局的數據,目前季度私人消費下降幅度高達27%,而年度的gdp則縮水了5.6%。以色列國內的經濟學家警告,經濟或許崩盤。
現在也確實看到很多以色列的精英階層正在想方設法的逃離以色列。
在戰爭中,最忌諱的就是拉長戰線和多線作戰,而以色列卻恰恰走上了這條路。在與巴勒斯坦沖突之后,又與黎巴嫩、伊朗等中東國家發生了矛盾。
這一系列沖突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百姓。自開戰以來,以色列已經征召了30萬預備役士兵,這對國家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
工廠和工作崗位上缺乏工人,導致生產效率大幅下降,而消費市場上缺少消費者,使國內經濟難以得到有效刺激。
目前,公眾對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感到極為不滿,已有超過70萬人走上街頭,罷工和停市的現象頻繁出現。
進出口總值大幅減少,商家紛紛倒閉,工人失業的情況相當普遍。
此外,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更不必說美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和資金援助所帶來的債務問題。
如果沖突繼續,以色列的債務將達到難以想象的程度。為緩解不斷擴大的債務危機,以色列可能會選擇向國內民眾增稅,這將導致惡性循環。
而對于美國來說,同樣已經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供支持以色列。
此前的俄烏沖突已經讓美國疲于應對,美國軍方雖然希望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但是美國國會卻無法批準更多的預算。
現在又增加一個以色列,美國更加沒錢了。
而且就美國的軍備制造能力來說,也難以同時應對兩場沖突。此前生產的軍備只夠供應烏克蘭,現在變得不管烏克蘭還是以色列,都無法獲得足夠的供應。
更麻煩的是,美國同時還在應對著一場金融貨幣戰。
在9月降息之后,美國突然發現資金大量的外逃,中國已經打開了大口袋,迎接資金進入。
如果美國找不到好的辦法阻止這一資金流向,那么美元將會面臨崩盤式下跌。
屆時很有可能出現以色列在軍事戰爭上落敗,而美國國內的猶太金融財團則在金融貨幣戰中落敗的局面。
不過現在看來,猶太人想停下來沒那么容易,尤其是以色列提到的要求明顯的與安理會的決議矛盾,黎巴嫩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同意以色列的無理要求。
或許真的像一位猶太經濟學家擔憂的那樣,幾十年之后,以色列將不再存在,而美國的猶太金融資本可能也面臨著再次“逃跑”的困境。
PS:既然看到了這里,請您給本文“點贊”,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