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雙方大幅降低關稅,隨后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聲,稱中美關系全面重啟,對華關稅不會回到145%水平。
在白宮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表示,中美在日內瓦的會談非常友好且富有成效,實現了兩國雙邊關系的重啟。“關稅不會大幅上漲,145%真的就是在脫鉤了,因為沒人會去交易。”特朗普說。
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大幅降低對華關稅的決定,反映出對中國貿易沖突所造成的代價已經不容忽視,盡管特朗普曾經表態強硬,最終在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顯現壓力后暫時放棄了高額關稅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據機構測算,美國今年國債到期規模高達10.8萬億美元(約77.7萬億人民幣),債務到期問題愈發嚴重,雖然與2024年到期額10.6萬億美元接近,但遠高于2023年以前水平。
專家分析,美債面臨的壓力有二:中長期固息美債在利率高位面臨票息重置;債務上限提升給長債帶來供給沖擊。長期看,愈發難以為繼的債務問題是美債市場面臨的最大灰犀牛,若這一宏大敘事交易出現不合時宜的升溫,與長債票息重置、供給沖擊疊加,參考2023年Q3經驗,10年美債利率在2025年Q3或面臨向上突破5%的致命一擊。
此前日本在美國的談判中已經亮出了美債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公開表示,日本所持有的美國國債“確實是一張牌”,但強調“是否使用是另一回事”。
據第三方統計數據,日本、中國、英國是美債持有量最大的3個國家,分別持有1.06萬億美元、7590億美元、6689億美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