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又開始“放大招”搶內地人才了,
“高才通計劃”從原來的北上復交在內的11所高校,增加到北航、北理、北師、東南、南開、同濟、川大在內的22所高校,
“高才通計劃”,簡而言之就是:
符合條件的高校,可以在未來24個月內體驗香港的工作和生活,并在居住香港7年后可以申請永久身份證。
這也讓很多即將畢業準備“北漂”“滬漂”的大學生們,多了一個“港漂”的機會。
那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到底是北漂好,還是港漂好呢?
來深度分析一下。
01
工資待遇
1、收入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
北京,應屆生平均工資13119元,中位數10500元;
香港,應屆生平均工資19806港幣,中位數19200港元;
而兩地的高薪行業相似,主要集中于金融、IT和醫療,
香港,金融5w-10w港幣/月,牙醫6.8w港幣/月,IT2.6w港幣/月,
北京,金融2.9w元/月,牙醫1.7w元/月,IT1.3w元/月。
我發現香港白領崗位的優勢并不大,相反藍領的差距很大,
比如香港洗碗工月薪1.5萬港幣,建筑工人月薪3.5萬,
而北京洗碗工只有4、5千rmb,建筑工人1萬。
顯然香港的社會收入結構會更加平衡一點。
2、五險一金
北京社保基數,企業26.5%,個人10.5%,最少2523元;
香港的社保叫強積金,分為強制部分和自愿繳納部分,
強制部分,企業和個人各出5%,每月上限3000港幣,即1500港幣;自愿部分,沒有限制上限。
3、個稅
北京,3%-45%的超額累進稅率,6萬基本免稅額;
香港,2%-17%的五級累進稅率,13.2萬港幣的基本免稅額;
如下表,年薪100萬,香港的綜合稅率只有北京的一半。
北京到手76萬,而香港到手87萬,省下11萬。
綜合來看,港漂工資到手多,稅負壓力也比北漂小。
02
生活成本
對漂泊在外的人來說,有一項硬性的指標很重要,那就是生活成本,畢竟你得穿衣、吃飯、住宿、出行,社交……
那北京和香港,誰的負擔更重呢?
答案是香港。
在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排名里,香港與新加坡和巴黎位居第一,而北京、上海在該排名中分別是第45名和25名。
那香港生活成本究竟有多貴呢?
1、住房
買房:北京均價5w;香港均價14w;租房:北京均價3千;香港9千,接近3倍。
雖然香港沒有公攤面積,但買房成本還是高不少。
2、物價
面條:北京30/碗,香港60/碗;打車:北京13元起步,香港27港幣(24元)起步。
兩地的物價都貴,但消費就是收入,香港收入高,自然生活消費水平也遠高于北京。
03
落戶難度
有時候選擇一個城市,不僅是選擇身份和地位,
更多的是想要享受該城市背后的資源,而落戶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那么,北京和香港,哪個落戶更難呢?
以應屆畢業生為例:
北京:有兩條路可選,一是進入有北京戶口指標的國企、高新企業;
二則是考上北京的公務員、事業單位。
看上去第一條路很簡單,但實際上還得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985/211畢業,本科26,碩士30歲以內;第二、企業有落戶指標;第三、公司愿意把指標給你。
而考公務員難度就不用說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是全國精英一起競爭。
香港:走內地22所高校綠色通道,臨時身份證無條件逗留2年,工作續簽滿7年申請永居,
工作性質沒有強制要求,和專業有一定對口,不是端盤子打螺絲基本都可以續簽~
只能說兩個落戶都有門檻,不過一個難在考試,一個難在續簽。
我個人覺得北京落戶更難,畢竟人口基數大,競爭激烈。
04
社會福利
咱們重點看三個指標:醫療資源、教育資源和養老資源。
1、醫療資源
北京有765家醫院,2185.8萬人;
而香港有42家公立醫院和13家私立醫院,753.1萬;
另外,北京還有上千個社區醫院、藥店進行輔助,數量上北京遠勝香港。
北京看病過程簡單,包括掛號、?就診、?檢查、?取藥等,普通掛號費幾十,專家號幾百。
看病的錢可以用醫保進行報銷,急診報銷70%~85%,2w以上報銷60%~80%;住院報銷85%,退休人員90%,50萬封頂。
而香港的公立醫院看病“免費”,象征性收取幾十掛號費,但缺點就是排隊時間很長,所以小病啥的不建議去醫院,
萬一遇見急診什么的,選擇私立醫院更好,自費是貴了點,但小命要緊。
2、教育資源
北京采用9年義務教育,而香港實行的是12年義務教育,小初高學費全免。
高等教育方面,北京有92所大學,包括25所專科,其中2所進入全球top100;
而香港有22所高校,其中就有5所入選全球前100。
在香港,每5個香港人畢業就有1個可以進入全球top100的大學,
而在北京,每5個北京人有2個可以考上一本。
此外,北京采用中式教育參加高考,僅限國內高校認可;
而香港采用中英雙語教育,參加dse考試,全球高校認可,可選范圍大很多。
3、養老資源
目前北京市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961元/月,老年保障福利養老金876元/月,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6843元/月(最低標準繳納)。
優點是每月領取,逐年遞增,65歲以上按照年齡每月增加20、40、50、60不等。
而香港沒有養老金一說,但港府給退休老人提供兩類福利:
1、公共福利金
高齡津貼:70歲以上可領取,不需要資產證明,每月可領取1620港幣(約1460元)
長者生活津貼:65歲以上,個人資產不超過37w,月收入不超1w,每月可領取4195港幣(約3781元)
2、社會綜援
長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65歲以上,最高可以領取到6655港幣(約5999元),但需要提交相應材料,審核通過才能領取。
3、個人與企業繳納的強積金
近幾年,香港政府也推出了“強積金”的社保制度。
簡單說,個人繳納工資的5%,公司繳納5%,累積到65歲這筆錢是多少就是多少,
這筆錢你可以一次性提取,也能分期提,而且資金需要自己選擇投資方式,所以短期可能會出現虧損。
以香港平均薪資2w為例,從25歲起繳納5%=1500港幣/月,再算上公司的5%,即合計存3000港幣/月。
這部分錢退休后拿回來,可以作為一部分養老補充。
……
好了,以上就是香港和北京的整個情況了,總的來說,北漂和港漂各有優劣,也各有各的特色。
如果覺得寫的有干貨,歡迎關主我的同名gzh:胡胡的全球筆記~
有人喜歡北京,是因為四季分明,文化碰撞,藝術氛圍濃厚,
有人喜歡香港,是因為工資豐厚,中西文化交流碰撞,
我個人覺得,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港漂”或許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選項,
雖然香港壓力大,但賺錢的機會更多,收入更加平等,普通人也可以更有尊嚴的活著。
在更開放的輿論和環境下,培養的全球視野,也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的人選擇去體驗“港漂”生活,來一趟新奇的旅行。
當然,不管是在北京還是香港,都一樣需要努力奮斗,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