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后,美國作為一方霸主,以勝利者的身份出現在世界舞臺上。美國的戰略思維,讓它看任何人都“看不順眼”:上至中東強人,下至世界經濟之星,但凡對美國的統治地位構成威脅的,都是制裁與打壓,近三十年來,這種趨勢越發明顯。
美國對國際監視和制裁戰略的思考
尤其是中東,美國以一己之力,阻止另一個大國家的誕生。埃及納賽爾,伊朗霍梅尼,伊拉克薩達姆,利比亞卡扎菲,沒有一個人能從美國的魔爪下逃脫。對美國來說,他們的崛起,或許會改變中東的政局,也或許會挑起東方文明的復蘇,從而和西方國家發生沖突。
但現在,形勢逆轉了。世界各國對這種由西方主導的“游戲規則”早就感到厭煩,紛紛尋求更大范圍的合作,力圖突破既有國際秩序。俄羅斯趁機搭橋,就是為了讓一些“不聽話”的國家,形成一股合力。
一個新的“反美霸主”同盟的出現
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說,中俄伊密切合作的時候,就是美國在歐亞地區失敗時刻。這是個著名的預言。雖然美國一直在向世界宣揚俄羅斯和伊朗是“惡人”,但很多國家并沒有因此而孤立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美國。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迅速增長,金磚國家也達成了一定的一致意見,那就是要聯合起來,向西方主宰的經濟體系發起挑戰。
俄烏之戰中的暗棋
烏克蘭,成為這場全球博弈的焦點。俄羅斯不但采用了“擴軍”的戰術,而且還通過一系列的戰略協作來拓展自己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緊密相連,共同構筑了一條牢不可破的防御體系。俄羅斯把馬里烏波爾的鋼鐵廠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很明顯,普京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俄羅斯外交和國內資源一體化的新策略
在國際上,俄羅斯借助“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構建了一個強有力的外交圈子,以中東地區的“抵抗之狐”來分散美國的視線;對內,對烏東地區加強工業基地的建設,加強軍事力量,為長期戰爭做準備。這些條件加起來,才能讓俄羅斯在全球博弈中立于不敗之地。
特朗普復出意味著烏克蘭困境
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對于烏克蘭而言絕對不是什么好事。如果“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在11月15號重掌大權,那么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可能會被中止。烏克蘭不僅面臨著軍事上的不利局面,而且還面臨著美國政局變化的可能影響。
資源國家與西方國家的消耗戰
在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各不相同的事情后面,都隱藏著一場更加復雜的關于資源的戰爭。俄羅斯及其盟國控制著全球最大的資源,勞動力和生產線,而擁有科技領先地位的西方國家,正面臨著無止境的能源消費壓力。俄羅斯的戰略很清楚,那就是逐漸消耗美國的軍火儲備以及其自身的經濟力量。
俄問題在拜登執政期間已經成了美國民主黨人的中心話題。如果戰爭沒有結果,對美國的政治影響將是深遠的。目前,烏克蘭的情況非常糟糕,俄軍在一天天的向前推進,而美國的政局也越來越不穩定。
在這場規模宏大的博弈中,烏克蘭被推向了邊緣,只能勉力求生。然而,在這場戰火的背后,卻是世界力量重新洗牌的跡象,也預示著世界秩序可能要翻開新的一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