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想自己的高中時代,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應該會讓自己稍微放松一下,而不是那么拼死拼活去卷。有些知識點掌握了,就沒有必要一遍又一遍去刷題,其實可以空出來一些時間去干其他的事情。
學習不應該一味死學,還是應該多掌握一些學習方法,行動之前多去想。
我可能不會讓自己經常熬夜,我的高中生活過得太苦了,以至于多年后我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是會偶爾做噩夢。在夢里我又回到了高中時代,每天都是拼命地苦學,暗無天日,我苦苦掙扎而不知何時才是終點。
為什么就沒讓自己放輕松一點呢?
當時我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我連吃飯都是跑著去,十分鐘吃完又馬上學習,每天拼命學,直到凌晨一兩點,還沒睡兩個小時,三四點我又爬起來做卷子了。每天相應的學習任務都排得滿滿的,復習了一輪又一輪,可是時刻緊繃著一根弦,導致我壓力太大,有一次我撐不住,跑到操場上去大喊。我情緒也很容易崩潰,完全鉆進了學習的死胡同里,走不出來。
我從來就沒有體會到高中的快樂,對于我而言,只有壓力。
我那么努力,最終考試的結果就好了嗎?并沒有,高考兩次都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目標,最終只能被一個不是很出名的211院校錄取。反觀我二姐,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她高考卻超常發揮,被南京的一所高校錄取。她是屬于比較會學習的那種,跟我完全相反。也只有“會學習”才能將學習效率最大化。
十多年后,我們倆的人生境遇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在自媒體上賺過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她呢,憑借出色的營銷能力,在外企混得風生水起。現在看來,當然是她的前途更為明朗一些。她一直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心態、性格、社交等各方面能力都要強過我。
我在當了媽媽后,尤其是最近,隨著DeepSeek的興起,AI的普及熱門,我有在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在DeepSeek時代,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的孩子還要不要卷?一味雞娃有意義嗎?
我也有問DeepSeek,它給我的答案是:面對AI技術的快速發展,培養孩子的方向需要更關注人類獨有的核心能力,同時結合未來社會的需求。
我們要優先培養AI無法替代的核心能力,譬如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一味刷題死學肯定是不行的,你得學會問問題,還得定期進行“思維拆解訓練”,要分析日常事務的底層邏輯。這點我就十分欠缺。我們還得有情感智慧,面對挫折可以扛得住,也要善于去解決復雜的問題。還得利用先進的科技來輔助自己學習,培養跨學科思維,也得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而如果要達到這些,在學校封閉式學習是行不通的,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針對性和發散性思維學習。我們還是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所信任,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我們只能陪伴和引導。
未來教育的核心不是與AI競爭,而是培養能駕馭AI的“導演型人才”。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要看一個人的想象力、價值判斷、系統性思維,同時掌握與AI協作的新工作方式。唯有如此,才是在DeepSeek時代,真正需要的人才。
今年,大家應該都有意識到教育在悄摸摸進行改革。
以往我們對高中生的認知,這高中生怎么能雙休呢?雙休了回到家豈不是就廢掉了。有自制力的孩子還好,他們對自己學習都有規劃,雙不雙休都不能阻礙他們進步,可那些沒有自制力的孩子怎么辦?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殘酷的現實:高考是篩選人才的。
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想學習,家長們一意孤行想把他關在學校,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倒不如多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在雙休的時候最起碼有一天是能睡個好覺的。
高中生雙休還是有很大的積極影響的:1.身心健康重建。高強度學習導致睡眠不足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讓孩子睡個好覺、多運動,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有太大壓力,小小年紀抑郁了;
2.自主發展空間的拓展。不要限制孩子的興趣愛好,對什么感興趣完全可以去嘗試;
3.家庭關系得到有效的修復??梢灾辽儆幸粋€下午或上午出去進行親子陪伴的活動。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多人都能感覺到,學歷內卷超級嚴重。十年前大學生畢業隨便找工作,現在呢,985、211都不好使了。前天我跟一朋友探討如果將來孩子走拼學歷這一行如何?朋友說,那得拼到博士了,就看誰能有耐力有決心有能力拼到最后了??墒羌幢闶瞧戳松先?,收效也未必就好。
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經在倒逼改革,這也迫使高考“獨木橋”模式必然向多元化評價轉型,而采用什么所謂的“題海戰術”取勝的邊際效應也遞減了,還想走這條老路肯定是不行的。
社會所需要的不再是“填鴨式”悶頭苦學的人才,而是懂得變通,有創造性思維人才。更有研究表明,過度刷題的學生在大學階段的科研適應期延長1.5年,證明機械訓練與創新能力負相關。
不要再一味搞什么“題海戰術”和唯“分數論”,而是要更多去想,發散性思維,想了之后去做。
我就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哈:現在的家長們都很卷,然后拼命給孩子們補課,尤其是高中生的補課費,咱們都知道那可是天價,可能一個高中生三年的補課費都得在大幾十萬以上,一點都不夸張哈。家長們掙錢越來越難,可為了孩子都特別舍得花錢,就為了可以考出高分,結果導致越來越卷,分數線逐年升高。也未必能讀一個特別好的學校,更扎心的是什么?即便是大學四年出來了,找工作也未必好找,學歷貶值,大學生出來工作拿的錢還比不上你花的補課費。
尤其是在將來,AI越來越普及,我們現在都能體會到AI帶來的變革和沖擊,那更何況是以后呢。怎么辦?不如現在就開始做準備,關注孩子的創新思維,培養孩子問問題的能力,去發現他的專長并作為方向引導和培養,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他去運動。
以后,高情商、好性格、好身體,有超強的抗挫能力,有創新思維,這樣的孩子不會被淘汰。
不要再為了所謂的分數,讓孩子承受高額的壓力,然后換來的是一個身心不健康的孩子,何必呢。
雙休不挺好的,人生苦短,能快樂就多快樂,別把自己搞那么累,因為以后的人生也挺累的。學生時代還會相對輕松一些,工作了,成家了,也會隨之有新的煩惱和壓力。咱們都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還是對自己的孩子好一點吧,得講究方式方法和成效。
02
河南省教育廳廳長毛杰談教育,說:
“每家都有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育學’,那么教育應當是生命對生命的尊重,人格與人格的平等,情感與情感的共鳴,此愛與彼愛的交融,智慧對智慧的點燃,文化對文化的蘊澤,說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一旦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不要給學生貼標簽。發生一件事,不足以說明這個孩子品德有問題。發生一件事沒做好,不足以說明這個孩子能力有問題。大家知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有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把每個學生都當做人才。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思考,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要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于他們想法的,這才是教育帶給我們的新世界?!?/strong>
學習不應當是讓你覺得非常為之痛苦的一件事情,還是應該可以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
我也能理解一些家長,像“衡水模式”的家長們,他們叱責高中雙休就是胡搞??隙ㄊ遣荒芙邮艿模热话押⒆铀瓦M衡水讀高中,那就是抱著孩子一定要吃苦讀書的心態來的,是希望學校老師能多管管,放在學校最起碼不會亂來。他們也沒那么多時間去陪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萬一孩子管不住去了網吧或哪里,徹底不學了,怎么辦?
對于這一種類型的孩子,即便是把他關起來,他很可能也是學不進去。
上了高中的孩子,十六七歲的年紀,其實道理他們什么都懂,還是得孩子自己愿意學習才會真的有效。如果學習這條路徹底走不通,其實還有其他的法子,跟其深度溝通,去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不要盲目否定,發現他的優點,多鼓勵,就算上不了985、211,照樣還是會有出路,也未必就不會成材。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而家長只能做引導。
高中生雙休真的沒那么可怕,家長們還是要考慮更為深遠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若孩子真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也不必盲目投資,倒不如錢存起來以后讓他傍身呢,大幾十萬掙得挺不容易的。
03
那天跟朋友聊天,他問我,你能接受孩子將來做一個藍領工人嗎?
我一開始是有點不能接受的,但后來想,如果他真的做這一行,自己干的開心,那也蠻好的,只要是他真正想做的,我又能干涉什么呢?他未來做什么,我也只能幫忙看看,我也做不了他自己的主,他的人生,交給他,他是主人,我幫他參考就行。
我不唯成績論,AI來了是好事,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簡單,但該學的還是得學,基礎還是要打好的,最基本的要求:學得會,跟得上,認真學。其余的我不管他,他目前喜歡問問題,這方面就多鼓勵。往后呢,就往創新型方面培養,去探索他真正的興趣愛好。我們家孩子還小,才7歲半,小學二年級,往后的路還很長,隨他吧。
如果我有一個即將高考的孩子,我肯定也會很心急,但我不會讓他像我那樣拼命讀書了,還是多注意休息,該學學,不用刷題,去研究出題人的思路,有點學習方法,也會更有效率。
高考決定不了什么,每個孩子的人生也不是一次高考就能決定的,未來的人生路很長,充滿了變數,而我們家長就作為引路人,幫他們看看,身心健康最重要。
在DeepSeek時代,教育的目標不再是培養“知識容器”,而是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問題解決者”和“創新者”。
今日話題:高中生雙休是胡搞嗎?
作者:YIBAO,一手帶倆娃,一手寫文的90后寶媽,對,我沒有正式工作,寫文就是我的工作,我要寫文養兩個孩子,勵不勵志。社會議題、娛樂圈大小事、影視綜熱點評論、親子和婚姻情感我都在行,我還可以當情感咨詢師哦,要收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