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技藝精湛、能讓顧客“笑著走出理發店”,湖南懷化的理發師李曉華在網絡上爆火。據媒體報道,她的理發店前排起了長隊,不少網民呼吁她“全國巡剪”。李曉華的走紅,還帶火了周邊的生意。
視頻截圖
一位理發師能引發如此海量的關注,當地文旅部門甚至推出了憑交通票據及理發店打卡照,可免費游景區的舉措,著實令人意想不到。視頻中,這家理發店裝修普通,理發師著裝也很樸素,這樣一家看似平平無奇的理發店之所以走紅,不僅是因為李曉華技術精湛,更關鍵的是她能認真聽取并滿足顧客的要求,切中了消費者的痛點。
走在街上,會有一種直觀的感受,理發店越來越多了。數據顯示,國內現存理發相關企業129.72萬家,近十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呈整體增長趨勢。但是想找一家靠譜的理發店,并不容易。不少理發店的門面越來越豪華,服務越來越豐富,理發期間又是送水又是送果盤,相關費用實則“羊毛出在羊身上”;理發師的身份也讓人眼花繚亂,“總監”“首席”“店長”不僅對應不同價格,消費者理發還得提前預約;美發項目的價格也不透明,前段時間,“小伙本想花30元理發結果花了2萬多元”的新聞引發熱議,正是美發行業價格亂象的一種體現。
此前,有報告指出,2021年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美容美發門店平均客單價已經分別達到了263.1元/位和260元/位,三、四、五線城市分別達到了211元/位、170.7元/位和157.5元/位。倒不是說美發行業不能推出高端服務,而是理發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日常的基本需求,人們厭倦了各種套路,渴望簡單的服務和公道的價格。
除了價格越來越貴,消費者不滿的還有理發師的“話術”——要么“聽不懂”顧客的要求,執意按自己的審美去剪,結果“貨不對板”、一言難盡;要么靠“貶低”顧客發質有各種問題,來推銷產品和護理。人們想要簡簡單單地理個發,不該這么難。
李曉華走紅后,不少同行進入她的直播間“偷師學藝”。這些同行應當明白,人們支持李曉華,實際上是支持自己理想的服務模式:技術在線、能被尊重、價格公道。人們希望用身體力行的支持,讓踏踏實實理發的人受到歡迎。所以,與其“學技”,不如學學如何去掉套路,回歸本質。
其實,這種“回歸本質”的真誠,適用于所有服務行業。此前,在北京高校學生中生意火爆的“鵝腿阿姨”,還有南京“10元3條雀巢手沖咖啡”的咖啡阿姨,都曾受到熱捧。盤點這些意外走紅的個體商販,從中可以發現某些“必然”——保證質量、服務周到、價格透明,沒有天花亂墜的營銷話術和套路,有的只是認真聽取消費者的需求,然后盡力滿足。而這正是消費者需要的,也是商家經營能夠持續紅火的原因。(尋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