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殺周亞夫,和漢高祖劉邦殺韓信有相似之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其一,君忌臣之功。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功勛卓著,然而聲望顯赫,引起皇帝的忌憚。
七國之亂平定之初,漢景帝并沒有打壓周亞夫,因為此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諸侯國:梁國。
梁國的封王是漢景帝的兄弟劉武,在平定七國之亂時憑借梁國一國之力硬剛吳楚叛軍,讓吳楚叛軍無法西進函谷關。梁國拖住了吳楚叛軍,讓周亞夫的朝廷大軍無后顧之憂,迅速平定了齊地,吳楚叛軍孤立無援,為最后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七國之亂平定后,梁國繳獲了大量叛軍的財富,本就位于關東腹地的梁國,實力更加雄厚,而且竇太后偏愛小兒子劉武,也希望劉武能在漢景帝百年之后,兄終弟及,繼承皇位。
在梁王和竇太后的雙重壓力下,周亞夫是制約梁王的重要砝碼,漢景帝和周亞夫屬于同等陣營,自然不會動他。
梁王去世后,梁國被分裂,周亞夫失去制約,漢景帝擔心太子鎮不住周亞夫,著手打壓周亞夫。
其二,臣是剛烈之臣。
周亞夫是武將,打仗是能手,知人善任,有勇有謀,七國之亂不到三個月就平定了,但政治上并不擅長,和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有點兒類似。
漢景帝后元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43年,周亞夫的兒子私自購買甲胄,雖然是當陪葬品用的,但在古代持有甲胄可是重罪。
漢武帝派人將周亞夫下獄,交給廷尉處理這件事。周亞夫是曾經叱咤風云的大將軍,剛正不阿,不愿意接受文官墨吏的審問,絕食五日,嘔血而亡。
周亞夫是個能征慣戰的大將軍,漢景帝也算是明君,和文帝一起打造了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然而君臣之間并沒有心平氣和的有效溝通,君疑臣直,最后未得善終,讓人嘆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