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中國和美國之間再次打響戰爭,我相信那絕對不是中國的問題。”這句話來自一個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之口。
在他的回憶中,帶出一段曾經戰場上,展現了中國志愿軍無畏勇氣,和高尚人道主義情懷的故事。
在當年的朝鮮戰場上,中國志愿軍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保障差距,都與美國軍隊拉開極大距離。
當時不論是國內外,都對這場戰爭早早下了定論。
對于參戰的美軍也同樣不少人這樣認為。如那位回憶的老兵,他認為,中國裝備落后,實際上不久前又剛剛結束戰爭 正是虛弱的時候,要推進戰線簡直易如反掌。
事實上在每場對戰中,他們確實好像不斷占了上風,然而戰線卻還是一步步退向了三八線。
有一次,在美國軍隊修整換崗的時候,中國軍隊悄悄潛伏著,無聲無息地向美軍發起了包圍進攻。
美國士兵迅速拉下警戒鈴,然而,勇猛的中國軍隊士氣卻像是燃燒的更為熊烈。
在美國士兵的視野里,出現了數不清的年輕的身影。毫不退縮地戰斗,視死如歸地沖向美軍火力最重的陣地,那些稚嫩的臉龐哪怕身中數槍,也不愿放棄。一個人倒下了,就有更多的人站起來,傳遞著使命和決心,勢必要將火藥送進美軍陣地。
回憶起這段的時候,那位老兵眼中也浮現出敬佩不忍的流光。他說:“不知道他們這樣做是否值得,但換作是我,我很難有這樣的勇氣。”
中國志愿軍用出色的戰略技術彌補起武器的短板,他們最不缺少的就是勇氣。一位美軍上校說道:“長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國軍隊不顧傷亡的狠命打擊,是每一個陸戰隊員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除此之外,更令美軍自愧不如的,還有中國軍隊高尚的心。
有一次,美軍的連隊和中國的一支部隊在一條公路上對峙,但在中午,一面紅十字旗從對面陣地行進來。在疑惑中,美軍充滿防備地迎過去,卻發現是中國志愿軍帶著幾名綁著繃帶的美國傷員。
一名志愿軍戰士表示,因為自己后方的醫藥不足,條件有限,這些傷員送不回戰俘營,因此交還于美方。
等他說完,后方又陸陸續續出現志愿軍擔著美軍傷員來到這里,傷員全都得到了一定的救治。
在這之后,美國軍隊也升起了不斷的反戰情緒,沒人能再輕易把對面的中國軍隊當做普通敵人對待。一種珍貴的人道主義友誼已然緩緩產生。
回憶的美軍感慨地說道:“中國軍隊在戰場上英勇善戰,在戰場外也頗具人道主義。”
重溫這段歷史,我們是深感志愿軍入朝的深遠睿智,果斷及時的抉擇。“雄赳赳跨過鴨綠江”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事實證明,參加朝鮮戰爭是正確的,而中國志愿軍的偉大精神,也將流傳不息,鼓舞激勵當今的每一個中國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