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京畿部長
隨著氣溫的下降,電熱毯、小太陽等取暖器,正在市場上熱銷。一些不良生產廠家,在這類產品上挖空心思地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假冒虛標,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隱患。(10月23號 央視財經)
眼下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小太陽等取暖設備成為了很多家庭的選擇,尤其在農村地區,電熱毯和小太陽更是需求巨大。而此次央視所暴露的取暖器偷工減料的問題著實令人觸目驚心。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我國,江蘇、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居民生活水平較高的地區,取暖電器銷售都較為旺盛。在如此巨大的消費需求之下,這些劣質取暖設備流入市場后果不堪設想。
本次央視的報道,撕開了取暖設備市場的黑暗一角。報道稱對于電熱毯的安全隱患,商家們都心知肚明。有店主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這樣的產品優勢就是便宜,在這里銷售的電熱毯,很多都沒有合格證,即便有3C認證的標注,也是假冒的。那么試問,在明知產品有重大質量問題的情況下,商家為什么依舊敢于銷售?不怕吃牢飯嗎?或者說知道自己吃不了牢飯?難道就是因為可以獲利更多,就能置人民生命財產于不顧嗎?面對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這些劣質產品被購買和使用后,一旦產生問題,所造成的后果真的有認真想過嗎?
我們都知道,制假售假嚴重擾亂正常市場經營秩序,更何況還是這種電氣取暖設備。對于這個問題,我想就不能夠僅僅依靠行業自律和運動式監管了,而是必須重拳出擊。如果任由這些商販胡作非為,為了謀取不當利益如此不擇手段,即是監管的失職,也會切實損害到每一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劣質取暖設備是對人民健康的公然危害,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假貨從來都不是問題,對假貨的縱容才是真正的問題。面對企業的故意為之和商家的漠然視之,監管部門就必須予以堅決打擊,捍衛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對制假售假的相關法律規定也應進行修改和完善,酌情考慮實施懲罰性賠償,壓實監管部門責任,拉起法律的高壓線。只有在這種環境下,不法商家才會收起僥幸的心,劣質產品不會有任何容身之地。重典治亂,才能掃清這些不法亂象,調動全社會打假熱情,才能遏制不法企業違法沖動。雙管齊下,方能最大程度保證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流程編輯:劉佳佳 07554】
本文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央視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