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核磁共振)是臨床中常見的檢查方式,但生病時CT和MRI應如何選擇?或許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接下來,我們就來談一談什么時候應該做CT,而什么時候又該做MRI呢?
本期科普專家
歐艷清
副主任醫師
醫學影像科副主任,擅長兒科、婦科及乳腺影像診斷。
CT檢查
01
什么是CT檢查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種醫學影像學檢查方法,它使用X射線和計算機圖像重建技術產生橫向切面圖的三維影像,CT檢查可以顯示出身體內部的軟組織、骨骼及其他器官的詳細結構,是現代醫學中常用的高精度影像學檢查技術之一。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作食物,CT檢查就像是把食物切成一片一片看,不一樣的層面呈現不一樣的位置,這樣就把人體各個部位的器官和結構拉開,使我們看得更加清晰。
02
CT檢查有哪些優勢?
(1)高精度
CT檢查可以生成高精度的三維影像,清晰顯示人體內部的軟組織、骨骼和其他器官的詳細結構,對于病灶的定位、大小和數量等信息具備很高的精度。
(2)快速性
相對于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來說,CT檢查的速度較快,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和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3)非侵入性
與其他醫學影像學檢查技術不同,一般CT平掃檢查不需要注射造影劑或組織標本,對患者不會產生傷害,也不會對身體組織造成損傷或創傷。
(4)多樣性
CT檢查不僅可以檢測各種器官的病變,也可以用于檢測其他部位的異常,如骨骼和肌肉組織的損傷。
(5)安全性
CT檢查使用的是X射線,輻射量較低且在現代的設備上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此外通過專業醫療人員的評估和操作,可以減少任何潛在的風險并保證安全。
03
CT檢查適用于哪些方面?
①外傷:懷疑有沒有骨折,腦出血等情況,這時候CT可派上了大用處,速度快而且效率高!像急診外傷患者(如頭顱外傷、胸腹部外傷、四肢外傷等)緊急狀況優先選擇CT。
②胸部:對于胸部的各種腫瘤、結核、炎癥以及肺癌的篩查等呼吸系統疾病選擇CT。
③腹部盆腔:急腹癥患者(如腸梗阻、闌尾炎、穿孔等)優選CT,可明確腹部盆腔病變的部位、大小以及與鄰組織結構的關系。
④軀干、四肢骨頭:對軀干、四肢的骨性病變選擇CT,利用CT后處理技術對病變部位進行三維重建,可以更直觀的觀察疾病。
⑤心臟:檢查冠狀動脈、結構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等選用CT檢查,看是否有血管腔狹窄等冠脈病變,預防心梗。
MRI檢查
02
什么是MRI檢查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的醫療檢查技術,它使用強大的磁場和無害的無線電脈沖產生高品質的、清晰的三維影像,以直觀地展示人體內部的結構和組織。
相當于是將食物搖一搖,讓水分子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動。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身體什么地方含水越多,它的成像就會越清晰。
02
MRI檢查的優勢
(1)非侵入性
MRI檢查不會感到疼痛和痛苦,不需要進行注射、介入、針刺等操作。
(2)無輻射
MRI檢查不會暴露于X射線輻射成分,也不會造成任何的輻射損傷或風險。
(3)準確性高
MRI能夠提供高質量的三維影像,揭示具體的診斷證據,可有效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清晰度。
(4)多功能性
MRI檢查可用于全身范圍內的檢查,包括神經系統、軟組織、骨骼和血管成分等。
03
MRI檢查適用于哪些方面
①顱腦:我們的大腦含水量多(除非急癥情況懷疑外傷、腦出血選擇CT),所以頭顱中樞神經系統檢查,尤其是腦干、小腦等病變優先選擇MRI。
②關節軟組織:骨頭里面含水很少,如果想知道大腿里面的骨頭怎么樣優選CT檢查,但是如果是想看骨頭邊上的關節、韌帶、肌肉等,MRI就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像運動性損傷的患者想看軟組織(如腳踝扭傷、韌帶撕裂、膝關節受傷、肩袖損傷等)選擇MRI檢查。
③腹部盆腔:MRI可以清晰顯示子宮、卵巢、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器官的病變。對于前列腺癌、子宮癌、結腸癌,直腸癌等癌癥的診斷、分期應優先選擇MRI。
④頸、胸、腰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和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的觀察這些軟組織,最佳選擇就是MRI,次選CT(可以作為觀察脊椎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的有力補充)。
CT和MRI到底怎么選?
CT和MRI,各有優點,兩者不能互相代替,而是互相補充。就診時,醫生需要通過查體,結合臨床癥狀、病人的自身情況以及檢查目的,才能為患者選出最為合適的檢查方案。
文/圖:醫學影像科
編輯:周幸
審核:歐艷清、韋曉燕
終審:梁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