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陸羽
“茶圣”陸羽存世之詩寥寥無幾。于《全唐詩》中,僅存二首,其一為《會稽東小山》:“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日前,見有學者著《古代茶詩名篇五百首》,信手翻閱,陸羽僅錄一首半。除卻前文所提之《歌》,另有半首乃與耿津合作之《連句多暇贈陸三山人》。在此詩中,耿湋對陸羽于茶文化之卓越貢獻盛贊有加。其中“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之句,廣為傳頌,陸羽“茶仙”之名亦由此而起。
元 趙原《陸羽烹茶圖 》請橫屏欣賞
剡(shàn)溪是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落英繽紛的浙東唐詩中出現頻次極高,杜甫贊嘆“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位于剡溪之畔的嵊(shèng)州,同樣也是山河風流,集文采之精華。
陸羽,字鴻漸,自謂桑苧翁,亦稱東岡子,乃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士。其性情詼諧,閉戶著書,無意為官,對茶癡迷至極。著就世界首部茶葉經典專著《茶經》,歷代皆尊其為“茶圣”,奉其為“茶神”。陸羽一生歷經諸多坎坷,自幼便遭雙親遺棄,幸被竟陵高僧智積禪師于湖邊拾得,托付于李家收養。陸羽于李家成長至八九歲。李家有女,名曰冶,字季蘭。二人自幼相伴,親密無間。而后因李家歸返浙江湖州老家,遂將陸羽送歸寺廟。因不知父母及姓氏,陸羽遂依《易經》占卦取名,獲“蹇”之“漸”卦。卦辭云:“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于是以陸為姓,羽為名,鴻漸為字。
倪瓚《涼亭消夏圖》
智積禪師鐘愛茶飲,且親自采茶制茶,陸羽身為徒兒,專為智積禪師煮茶,漸而對茶有所鉆研。陸羽為覓得好茶,遍訪大小茶山。浙江顧渚紫筍茶產于湖州,恰為李家之故鄉。陸羽與李季蘭于此重逢。彼時的李季蘭于新昌玉貞道觀修行,且已為聲名遠揚的女道士矣。李季蘭曾賦有一首詩《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曰:
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 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 強勸陶家酒,還吟謝客詩。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可見李季蘭對陸羽情真意切,二人成為世上僅有的親人。奈何天不遂人愿,李季蘭未幾便病故。陸羽尚有一位摯友,即高僧皎然。皎然本姓謝,乃謝靈運第十世孫,亦為湖州人士。皎然有詩句曰:“不欲多相識,逢人懶道名。”其于《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中言: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可見,皎然也是個茶癡。酒有酒品,茶有茶德。據《蠻甌志》說:“陸鴻漸采越江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焦爍。鴻漸怒,以鐵繩縛奴投火中。”
小孩子本就覺多,打瞌睡實乃在所難免。緊盯著烘焙茶葉的爐子,自是難以抗衡茶圣之耐力,一時盹睡,致使茶葉烤焦,無法再飲,竟被茶圣捆起擲于火中。孰能料到,陸羽于茶明理懷德,卻行此狠絕之事,這讓后人如何領悟茶德?
品茶圖(局部)
有茶友聞后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高聲言道:“陸羽乃茶圣,為天下茶客頂禮膜拜之人,雖說此乃古人所述,即便打死我,亦絕不相信陸羽乃如此之人!”我瞬時被其情緒所染,或許乃古代文人嫉妒陸羽而杜撰一則子虛烏有之故事以損毀陸羽之形象!思及此處,陸羽于我心目中頓時又高大許多。
一千二百余年前,二十多歲的陸羽,隱居于苕溪,吟唱茶歌,汲取清泉煮茶,著《茶經》,傳茶道,其著述成為傳世之不朽經典。誠如文前之歌所詠,不歆羨富貴,不企慕為官,只要有佳水泡茶,便能仿若神仙。陸羽一生鐘情于茶,全身心致力于一事,不僅有所建樹,且得長壽。于那個年代享年七十一歲,亦可謂古稀之齡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