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是內心世界的鏡子,
猥瑣者丑陋,坦蕩者優(yōu)美。
也許在未來,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關注美國白宮的新聞發(fā)布會,因為一位集美貌與智慧的年輕女性將取代拜登愛撒謊的“小黑妹”。
近日,特朗普提名卡羅琳·萊維特擔任白宮新聞秘書又轟動了媒體,因為卡羅琳出生于1997年,今年27歲的她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白宮新聞發(fā)言人。
“特朗普與卡羅琳”
特朗普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自己的選人標準,卡羅琳·萊維特跟特朗普時期的新聞發(fā)言人凱莉·麥肯納尼一樣,都是傳統(tǒng)的白人精英女性。
她不僅是外形俱佳的金發(fā)美女,更是伶牙俐齒能言善辯,還有著加特林機關槍式的瘋狂語速,其殺伐果決的個性能在2分鐘內把 ABC和CNN的新聞女主播駁斥得懷疑人生﹑生無可戀。
未來的白宮新聞發(fā)布會將具觀賞性和火藥味,屆時將會上演“漂亮姐”單挑一眾老美左媒記者,那場面想想都刺激。
其個性與個人形象跟拜登政府的發(fā)言人卡琳.讓.皮埃爾完全不一樣,她的新聞發(fā)布會不僅讓人昏昏欲睡,有時候謊話連篇又會讓你恨的咬牙切齒。
“卡琳.讓.皮埃爾”
但卡琳.讓.皮埃爾擔任白宮新聞秘書卻創(chuàng)造了兩個美國歷史,因為她不僅是首位擔任白宮發(fā)言人的非洲裔女性,也是首位擔任該職位的公開同性戀者。
自奧巴馬以來的民主黨,“身份政治”大行其道,卡琳.讓.皮埃爾可以說其BUFF疊滿:女性﹑非洲裔﹑LBGT群體﹑素食主義者﹑環(huán)保主義者。可以肯定的說,皮埃爾并不是以個人的超群能力獲得該職位,而是民主黨推動的“關注極少數”政策的受益者。
除了白宮新聞發(fā)言人外,特朗普還任命了小羅伯特.肯尼迪擔任美國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HHS)。
“小羅伯特.肯尼迪”
小肯尼迪雖然是年近70歲的老頭,但他依然保持著一身的腱子肉,在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他做引體向上和推舉比年輕小伙子還強。他健康的體魄和一身正氣的個人形象,已經成為很多美國人效仿的對象。
在小肯尼迪獲得提名后接受媒體的采訪時,被問及是否擔心因對抗大藥廠、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而遭到暗殺時,小肯尼迪以堅定不移的勇氣回答說:“死亡并不是最糟糕的命運--作為奴隸活著,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孩子失去無數代美國人為之奮斗和犧牲的自由,才是最糟糕的命運。”
他大膽地宣布,我們這一代人必須做好準備,為捍衛(wèi)這些自由做出任何必要的犧牲,無論個人付出多大的代價。真正的愛國主義需要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無論危險如何,都要挺身而出,捍衛(wèi)正義。
年近70歲的老人,頭頂著肯尼迪家族的光環(huán),這光環(huán)既是他的從政的政治遺產,也是監(jiān)督他前進的動力,為了國家的下一代他鐵定會不惜一切代價跟大制藥廠和食品公司開戰(zhàn),這毋庸置疑。
“制藥股全線下跌”
在他獲得提名后,美國大型制藥公司的股價全面下跌,可想而知他的威懾力有多大。
我們再看看拜登政府的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蕾切爾·萊文,“他”2021年1月19日被拜登提名為助理衛(wèi)生部長,10月19日宣誓就任四星海軍上將,負責領導有6000人的美國公共衛(wèi)生服務軍官團,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變性四星上將。
“蕾切爾·萊文和皮埃爾合照”
蕾切爾·萊文從賓夕法尼亞州衛(wèi)生局長,到出任美國四星上將,“他”只用了4年。
而已故美軍著名將領科林·鮑威爾從普通士兵到四星上將,整整花了32年。
在民主黨治下,“身份政治”確實是火箭升遷的從政密碼。
而且就在同一年,這位新晉四星上將還成功當選《今日美國》2021年度女性,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名獲得年度女性的變性人。
民主黨政府是在“身份政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一個LBGT群體的內閣部長,放在這種關系民眾和軍隊健康的重要崗位,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他”的推動下,DEI政策和LGBT在美國的衛(wèi)生部門和軍隊大行其道。同時在大流行時期,”他“糟糕的應對政策讓美國的防疫如同虛設,造成超過100萬美國人死亡。
但事后卻得到了白宮的積極吹捧:雷切爾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的無可替代,帶領美國最優(yōu)秀的衛(wèi)生紀律部隊完成了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戰(zhàn)勝了可怕的大流行。
除了以上這兩位之外,拜登的內閣在“身份政治”上下足了功夫,創(chuàng)造了無數個美國歷史第一。
他有首位女性黑人副總統(tǒng)哈里斯,首位非洲裔國防部長奧斯丁,首位印第安裔內政部長德布.哈蘭,首位女性財政部長耶倫,首位公開同性戀運輸部長皮特·布蒂吉格,首位非裔環(huán)保局局長邁克爾·里根,還有留著小胡子一身女裝原子能機構副部長薩姆·布林頓。
“薩姆·布林頓,LGBT活動家”
在內閣成員以外,2022年拜登還成功將凱坦吉·布朗·杰克遜推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座席,杰克遜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再度創(chuàng)造歷史。
在民主黨治下,除政壇以外,美國社會也被“身份政治”綁架,整個社會的審美標準也是反倒天罡,以丑為美。
2024年美國小姐的選美大賽,23歲的美國女子薩拉·米利肯,贏得了冠軍。
組委會評委對她的評價直接而有力:“她很漂亮,她也很優(yōu)雅。”
看完這些評委的評價,真為這些評委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感到震驚,雖然女性的“美”沒有明確的標準,但是最起碼要看著健康和養(yǎng)眼。
“ 薩拉·米利肯”
但就是在全美直播的鏡頭下,薩拉·米利肯贏得了選美冠軍,估計此時無數的美國民眾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卻也無可奈何。
在主流媒體的渲染下,薩拉·米利的美國小姐冠軍比安徒生童話里“皇帝的新衣”還要可悲,因為至少在童話里還有那個揭穿謊言的小男孩,而抓狂的美國民眾卻只能承受媒體無情的戲弄。
當肥胖也成為“政治正確”的一部分,那么人類的常識已經被蹂躪得體無完膚了。在民主黨的政治語境下,只要buff疊得足夠多,什么好事都有可能發(fā)生。
除了選美,這股邪風還刮進了體育圈,美國男性自認女性身份即可參加女子體育運動項目,跟女性運動員同臺競技的事層出不窮,如果放任發(fā)展,未來美國“男人”將統(tǒng)治所有的女性體育比賽。
如果一個女人因為極度肥胖,就能獲得選美冠軍,對那些為了參加比賽努力鍛煉控制自己身材和氣質的女性公平嗎?
一群男人,只要迎合“跨性別”口號,就能隨意改變自己的性別參加女性體育競技,那么這種多元和公平,又從何談起?這對那些真正的女性運動員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民主黨治下,“身份政治”就是護身符,滿身的buff就是急速晉升的密碼,用人不是唯才唯德,而是用身份來評判,這跟南非曼德拉時期的種族配額機制如出一轍。
當“政治正確”,成為踐踏規(guī)則和個人權利的護身符時;當“種族主義”,成為侵犯他人利益的保護傘和墊腳石時,民主黨已經將美國社會的基本倫理踐踏得一無是處。
南哥在大選之前的文章就寫過:2024美國大選:社會常識回歸之戰(zhàn)。特朗普勝選重返白宮,將打破民主黨“政治正確”的用人標準,將美國社會扳回正軌,老美的糾錯機制依然還在。
有人說特朗普的選人標準是俊男靚女,其實不然,他只是將常識帶回美國社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