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很多時候基本上都是“看天吃飯”,但這一點在初冬釣鯽魚來看并不是如此,只有某種天氣下面某個時段釣不到魚,全天釣不到魚的可能性真的不高!當然這一觀點可能在一些北方地區不太適用,極端降溫之后兩到三天釣不到魚是很正常的。
當然走空的釣友也是存在的,這大概率是因為沒有在當前天氣下選擇合適的釣位,這也是為何初冬很多釣友在同一個地方有時候魚獲好有時候漁獲差的根本原因。蓑笠哥并不保證你看了這篇攻略之后每次都能爆護或者每次都能釣得到魚,但至少能提供一個思路——至少我自己極少走空。
冬季野釣看天氣
通用思路:三個窩子,管你啥天氣!
初冬釣鯽魚的地方無非就是1.5米左右的淺灘、2米左右的二道坎、3-4米左右的深水區,氣溫沒有極端降下來在5攝氏度左右的話基本上不用考慮去特別深的地方。那么我們就找一個老河道附近,這樣二道坎有了、淺灘有了、深一點兒的地方也有了,我各打一個窩子,早上釣二道坎或者老河道、中午就去釣淺灘。
這樣雖然麻煩一點,但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有走空的風險,這個窩子里面十分鐘沒口那么代表沒魚了,去下一個窩子試一試,連續釣起來三條魚就搬過去接著釣,釣到沒有魚了再去另外一個。
當然符合這種條件的釣點不是很多,越是大水庫可能釣點相隔的地方就越是遠,但我們可以先提前打窩,早口的釣點結束之后就直接全部搬去下一個釣點,肯定會比較麻煩,但你一定能釣得到魚。
多打幾個窩子
連續晴天根據時段換釣點
這主要是初冬連續晴天的天氣比較多,溫差較大,魚兒活躍的地點隨著氣溫的改變而改變。魚兒并不僅僅只是趨溫,更喜歡溫度穩定,溫差較大的時候淺水區域溫度不穩定,但是在幾個特定的時段會和深水區域差不多,加上淺灘上面食物比較多,在大約11點左右淺灘就開始出魚,陽光一直照射的地方可以持續到快天黑的時間才會緩慢停口。
這種天氣如果我們在一個地方死守的話那么全天只有一個時段會有口,也有可能全天都釣不到魚(最近幾次野釣鯽魚就發現有些釣友一條魚都沒有釣到)。在連續晴天的情況下,一般我會和相熟的釣友一人打一個窩子,然后先釣出魚的窩子,后面天氣熱起來了去釣淺灘里面的窩子。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沒有那么麻煩,兩個各自打窩,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撿窩”,初冬的上午一般淺水區域不怎么出魚,釣了一上午一條魚都沒有釣到很多釣友在中午就會走,那么我們只要觀察哪些淺灘的釣友走了,那么我們在二道坎、深水區停口之后直接搬過去。
沒有立馬換釣點
初冬下雨天
找二道坎、老河道里面一直釣就可以了,初冬下雨魚兒不會在淺水區域,因為降溫首先是潛水,但是下雨會產生上下對流,含氧量很高,所以在稍微深一些的地方表現會很不錯。但即使是不用搬釣位,我們用長竿也最好左右打兩個窩子,這樣上魚的概率會高很多(上大鯽魚後驚窩就不用怕),鯽魚警惕性很高。
下雨天也可以釣
初冬暖陰天
暖陰天的魚兒比較分散活躍度根據氣壓來定,有微風那是最好,沒有微風的暖陰天野釣表現不佳。可以選擇一個二道坎、老河道、水底有結構的地方釣一整天。
初冬夜釣
如果白天一整天都不怎么出魚,那么夜釣肯定是有口的而且不錯的,但如果白天表現很棒那么夜釣基本上沒有什么口。這種情況也分水域,也還要看溫差,溫差大晚上口可能不咋地,溫差小那么口就不錯。
暖陰天最好釣鯽魚
任何時候都應該準備串鉤
這是你初冬野釣魚獲的保障,任何天氣下面你打一根串鉤出去都差不了(也有可能釣不到,但是這種概率不高)。串鉤掛蚯蚓出去,可能釣到大鯽魚、胡子鯰、黃骨魚、翹嘴……,有時候大鯽魚真的就在你手竿夠不著的地方,你能打過去爆護不是沒有可能。蓑笠哥自己以前也不用串鉤,但是現在慢慢玩起來了,反正裝備簡單不麻煩,還能保障魚獲,何樂而不為呢?
串鉤是魚獲保障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