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日前,國內著名評論員、全國“三農”問題觀察員許貴元深入實地調研后,在局辦公室的協助下,及時趕寫了題為《“海綿城市”建設讓大美唐山“錦上添花”》的長篇紀實通訊,很快被全球最大的政經類大網——中國評論網作為重點新聞和編輯推薦向國內外播發。清風網、中廉在線、中廉導刊、搜狐、網易等權威媒體也紛紛發表與轉發,把唐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做法和經驗推向了全國,在國內產生良好影響?,F將全文予以轉發。
“海綿城市”建設讓大美唐山“錦上添花”
許貴元 張文濤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扎實穩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已取得重大突破和實質性進展,使這座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現代化生態文明城市錦上添花,更加絢麗多彩,充滿了勃勃生機和滿滿活力,給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清風撲面、溫暖如春的發展環境。每到旅游旺季,來自國內外的游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贊嘆不已。
唐山是祖國首都的“東大門”,素有“京東寶地”之稱,也是環渤海地區的一座“明珠城市”、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領跑城市”。唐山的綜合實力和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省處于遙遙領先、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內同級城市中也是榜上有名。
“海綿城市”建設,是新時代加快城市建設管理,強化城市整體功能、實現城市現代化、科學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城鄉百姓久盼不已的“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谶@種思維理念,唐山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唐山做出的“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引領,把“海綿城市”建設納入重要議程,作為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唐山、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唐山生動場景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務,牢牢抓在手上。認真研究、精心謀劃、縝密部署、突出重點、協同聯動、持續推進。自2021年6月份入選全國首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以來,經過兩三年的拼搏奮斗,唐山“海綿城市”建設步伐日益加快,不斷取得新進展,使唐山這座擁有140多年發展歷史的沿海資源型重化工業城市,實現了歷史性的華麗嬗變,正向綠色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進發。以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為主要標志的唐山“海綿城市”建設,受到省和國家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2024年9月,唐山市順利通過了國家財政部、水利部、住建部的聯合驗收。對此,擔負著“海綿城市”建設重任和職能的唐山市城管執法局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更是深受鼓舞、信心百倍、干勁十足。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樹林在與筆者座談時堅定地表示:“唐山‘海綿城市’建設,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們所面臨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絲毫不可放松和懈怠,必須勇于擔當作為,鍥而不舍、負重前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讓全市人民不斷分享‘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民生福祉!”
唐山“海綿城市”建設的基本做法是:
堅持因地制宜,搞好科學規劃。唐山依山傍海,地理位置優越、物質資源豐富、交通發達便利,是通往東北、連接華北的咽喉要道,具有得天獨厚的開放優勢,建設“海綿城市”也具備先決條件和良好基礎。為盡快拉開“海綿城市”建設序幕,開展攻堅決戰,市里在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趕赴先進地區進行實地參觀學習、考察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唐山城市現狀和不同區域特點,著力強化頂層設計,組成強有力的指揮協調。與此同時,堅持專業團隊指導,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總院2家一流團隊駐唐指導;邀請清華大學等單位的知名專家定期來唐“問診把脈”,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市、區兩級“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并與城市排水、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緊密銜接。堅持能力建設先行,精心編發設計導則、標準圖集、圖審要點等5項技術文件,培訓相關人員兩千多人次,使“海綿城市”建設隊伍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不斷壯大,做到政治清明、業務技術精通、敢打硬仗、戰之能勝。
堅持“法治護航”,完善保障機制。唐山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形式確?!昂>d城市”建設順利起步、開局有序。一是堅持立法先行。在全省率先施行“海綿城市”專項立法,并在環保、綠化、節水等6部行業法規中融入“海綿城市”要求,構建起了“1+N”法規體系。二是堅持嚴格審批管控。精準制定了10項長效管控制度,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網上聯合審批,實現“應海綿盡海綿”。三是堅持以考核促建設。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工作之一,強化全過程、全方位督導,突出重點考核,用考核“指揮棒”撬動工作,壓實責任、落實任務。
實施“四大工程”,靠項目牽動全局。一是實施源頭減排工程。中心城區新建改造海綿型建筑和社區238萬平方米、道路64.3公里、公園綠地412公頃,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達到45.8%。二是實施全域治水工程。已建設改造海綿型水系45公里,河道清淤72.46萬立方米,生態岸線率提高至70%以上,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9.5%。三是實施雨水利用工程。利用城區河湖水系,新增雨水凈化與利用設施,因地制宜建設分散式雨水集蓄利用類設施,年雨水資源化利用量達60萬噸。四是實施排水防澇工程。新建改造雨水管網275公里,治理雨污水混錯接點位22個,完善提升雨水泵站14座。購置大功率強排裝備14臺套,強排能力達到3.3萬立方米/小時,使城市御災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圍繞“四個結合”,打造示范標桿。一是把“海綿城市”建設與“城市更新”相結合。將“海綿城市”建設融入“城市更新”整體行動中,統籌兼顧、協調聯動、相輔相成,發揮優勢、補齊短板、齊頭并進、提升品質,建成彎道山城市更新示范區1.83平方公里、豐南棚改示范區4.1平方公里。二是把“海綿城市”建設與“生態修復”工程相結合。打造南湖大型海綿綜合體。新建生態護堤、涵閘及智能控制系統,新增調蓄庫容200萬立方米,泄流能力翻倍,有效防御極端暴雨災害;新建前置塘,優化水生植物,削減初期雨水污染60%以上,推進景區綠化、景觀用水全替代。三是把“海綿城市”建設與“綠色低碳”工程相結合。在東湖花海建設綠色屋頂、透水廣場等海綿設施,區域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90%。打造鳳翔公園、龍華綠道、陶瓷公園等海綿新地標,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豐富市民生活、強化應急避險。四是把“海綿城市”建設與“安全發展”相結合。實施朝陽道、衛國路等雨水骨干管網改造工程,北新道等雨水泵站提升工程,消除城市易積水風險點位9處,建成城市防汛預警監測與指揮系統,全面提升城市防汛應急管理能力。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步伐的日益加快,到目前,唐山已建成高新龍華道、路北彎道山、豐南、開平花海和南湖5大綜合示范片區,打造不同特色的重點示范項目192個,市中心區“海綿城市”達標面積占比41.8%,有效提高了城市城市整體功能和防災抗災能力,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唐山城管、水利、財政、住建等部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密切配合、齊心合力、勞苦功高。
當前,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英雄唐山人民,正在激情滿懷、斗志昂揚、砥礪奮進、勇毅前行,盡情抒寫著大美唐山“詩與遠方”的精彩篇章!(作者許貴元系國內著名評論員、全國“三農”問題觀察員)
來源:中國評論網、清風網、中廉在線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