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六屆中國超級算力大會ChinaSC2024暨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理事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大會以“智算力,大模型,新經濟”為主題,就算力經濟時代的技術創新、生態協同、大模型應用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探索大模型涌現時刻的算力生態演進發展,為新質生產力點燃新引擎。
央視節目主持人吳昊驊
中國超級算力大會(簡稱ChinaSC)由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與ACM中國高性能計算專家委員會共同主辦,自2018年起已成功舉辦五屆。本屆大會期間,“2024中國高性能計算機性能TOP100排行榜”、“2024國際人工智能性能AIPerf500排行榜”揭曉,《2024中國算力發展研究報告之超智融合技術路線與趨勢》,以及《信息技術 算力服務 高性能計算服務能力要求》《高性能計算云調度軟件技術規范》兩大標準體系發布。
央視節目主持人吳昊驊
此次大會備受矚目的一大亮點,便是央視節目雙語主持人吳昊驊的精彩主持,為這場科技盛會增添了獨特的魅力與專業的風采。
央視節目主持人吳昊驊
院士、專家同臺解析前沿技術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在致辭時指出,在人工智能性能飛速發展的今天,算力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社會經濟發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國家安全等多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大模型對算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算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當今國際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
中國科學院袁亞湘院士致辭
中國科學院陳潤生院士在致辭時指出,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都授予了人工智能領域,這充分證明了算力是推動經濟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確實超乎人們的想象,極大地、深刻地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進程。而這直接相關的就是算力,可以看出中國智能計算產業成立以來所走的方向是完全符合國際科技發展的,推動了整個計算領域發展。
中國科學院陳潤生院士致辭
中國科學院錢德沛院士在致辭時指出,人工智能與產業應用的結合將翻開新的篇章,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不亞于一次科技革命。誰先搶占人工智能+的高地誰就能夠在未來幾十年具有競爭優勢。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各個產業,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從而助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兇猛崛起,不僅彰顯了國家創新能力的增強,更在促進新質生產力形成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錢德沛院士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黨委書記林建華在致辭時表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數據成為新基礎能源,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共同構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因素。而超級計算,作為現代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柱,則已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黨委書記林建華致辭
在主旨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鄭緯民院士表示,算力互連和算力互通是算力一體化調度的關鍵問題,實現高效算力中心互連的算力網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等大型異構算力協同與高效計算,還能夠支撐我國“數字經濟”和“東數西算”等重大戰略。國家級算力網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建設全國一體化的算力數字底座,可以滿足多樣化的算力需求,有效推動數字經濟持續發展,帶動全國算力及相關產業的經濟產出。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緯民院士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從學術嚴謹性的角度,提出“算力不可流動”“算力不能‘調度’、不能‘并網’”“算力不能直接產生經濟”“如果沒有真實的應用需求牽引,就沒有必要對算力設施進行普遍互聯”等關于算力的常識性斷言,并就“東數西算”“算力網絡”等在概念內涵明晰、核心開放問題、工程實施路徑等方面進行了學術爭鳴與探討。
他認為,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是事關全局的長遠之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本質上是一個規模龐大、跨區跨域、要素復雜、應用多樣、不斷演化的復雜巨系統,在實踐層面仍面臨一些重要挑戰。需要準確理解和把握算力建設領域的關鍵問題,以務實、科學、專業的精神,系統謀劃,有序漸進,切實推進算力經濟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 單志廣
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創院院長潘毅認為,人工智能落地的六個要素是大數據、優算法、強算力、賦知識、可解釋和低能耗,缺一不可。賦知識就是在大模型上加上知識,通過微調成為行業大模型,場景大模型;可解釋就是一定要打破黑盒子;低能耗就是要綠色計算不要高能耗的計算,這些是人工智能今后發展的大方向。其中,AI能耗不久將是發展人工智能的絆腳石。
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創院院長 潘毅教授
首部超智融合技術路線與趨勢報告發布
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算力已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了深入探討超智融合技術的發展路徑、趨勢及其在各行業的應用前景,本次大會發布了首部《2024中國算力發展研究報告之超智融合技術路線與趨勢》。
當前,超智融合成為算力產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如何定義超智融合,超算與智算技術如何融合發展,報告深入剖析超智融合技術路徑及應用價值,不僅是對當前超智融合技術發展成果的全面總結,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
洪釗峰、何寶宏、錢德沛、袁亞湘、陳潤生、單志廣、張云泉、安靜
多模態大模型產業場景應用推廣戰略合作簽約
本次大會上,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與中科紫東太初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推動的“多模態大模型產業場景應用推廣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副總工程師王金橋、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秘書長安靜等進行現場簽約。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袁國興,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院創院院長、講席教授潘毅,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譚光明,清華大學教授陳文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蘇濤,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誠等專家學者共同見證簽約。
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發布
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起,標志著新質生產力的誕生,預示著一個充滿潛力的未來即將到來。本次大會針對大模型創新涌現和落地應用繼續發布2024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張云泉
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已經發布了20多年,行業一直通過排行榜觀察算力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算力服務的性能指標。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張云泉研究員針對榜單進行了《2024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發布及趨勢分析》的解讀。張云泉指出,從今年的排行榜看出性能仍呈指數增長,前十名全部超過了10PFLOPS,可以看到算力服務業繼續在高歌猛進,達到了71%的水準。
2024年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發布及趨勢分析
2024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
本次大會頒發了2024 HPC TOP100排行榜年度獎項,獲獎的是: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T6分區和Z1分區,聯想吉利超算中心深騰8800系列。其中,聯想還獲得TOP100排行榜年度數量總份額冠軍。
2024 HPC TOP100 排行榜年度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Linpack性能為3.880PFLOPS的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Z1分區 高性能計算機在TOP100排行榜中位居工業制造領域第一名。
行業精英分享真知灼見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總經理陳振寬在大會上做了題為《升級算力引擎,釋放液冷動能》的主旨演講。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基礎設施業務群總經理陳振寬
陳振寬表示,算力逐漸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其中以智能算力、科學算力、通用算力為核心的多元算力體系,為時代發展提供全面支撐。聯想通過構建“一橫五縱”戰略布局,提供全面的算力產品組合,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清華大學副研究員顏深根在大會上做了題為《面向大模型算法的軟硬件協同優化》的主旨演講。
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清華大學副研究員顏深根
顏深根表示,隨著大模型參數規模增長、單個模型訓練算力需求激增以及計算范式轉變帶來的模型推理算力需求爆發,現有定制加速器難以滿足大模型訓、推算力需求。報告展示了無問芯穹在面向大模型算法的軟硬件協同優化工作中,跨越模型、算法、硬件多層棧的最新研究進展與落地成果。
算力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唐德兵在大會上做了題為《智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思考與實踐》的主旨演講。
算力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唐德兵
唐德兵表示,近年來,以大模型和AIGC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迅速,智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成為重要課題。全面理解智算服務需求側應用場景和供給側成本結構是智算基礎設施合理規劃布局和投資決策的前提。持續滿足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和持續降低有效算力的使用成本,是智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核心目標。
2024中國算力領軍企業
此外,本次大會還評出“2024中國算力領軍企業。阿里云、聯想、上海無問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24中國算力科創領軍企業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