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新社 張旭
調試設備、充電、固定繩索……在重慶江津花椒園旁,無人機駕駛員(俗稱“飛手”)譚燕利落地操作遙控器,吊運花椒快起快落。不多時,花椒便載滿貨車。現場“看稀奇”的人不少,甚至有人抱著孩子來看。
在江西和四川吊運竹子、在云南給水果施肥、在貴州和西藏把光伏板“瞬移”......“飛手”們帶上無人機、發電機、對講機等等設備,走南闖北完成各式各樣的業務。隨著低空經濟日漸發展,無人機“飛手”已經成為一個新興的熱門職業。
5月18日晚,一場無人機燈光秀展演結束后,2001年出生的無人機飛行工程師陸子祥(左)與團隊成員操作無人機返航。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一位曾在重慶從事“跑馬幫”行當的謝姓人士說,“無人機吊運出現后,我準備轉行了”。“跑馬幫”是指在交通不便、地形復雜的環境里,通過騾馬運輸貨物,解決貨運“前后一公里”問題,而現在,“牽著騾馬干一天的活兒,無人機吊運一小時就干完了”。
27歲的廖壽蘭做“飛手”已約半年。她會用社交賬號“重慶最強女飛手”作直播,“分享無人機吊運日常,隨時在線接單”,其抖音粉絲已有5.9萬人。
在重慶中天空中科技有限公司內,總經理陳非凡不斷接到咨詢電話。他告訴中新社記者,自去年5月成立以來,公司旗下的“空中駕校”已培訓學員上千人次,有些學員已經自主創業。
據陳非凡介紹,考取無人機駕駛執照需完成實踐飛行、綜合問答、地面站等項目,其中“地面站”項目是用電腦控制無人機盲飛,需要應考者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空間想象能力。
“只要用心的年輕人,(考試)應該都能過。”廖壽蘭說,她從開始學習到考取執照,花了約20天。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駕駛員執照超22.5萬本。另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臺顯示,中國現有無人機“飛手”培訓機構2000余家。
陳非凡認為,“至少在三年內,無人機‘飛手’仍是藍海”。這些“飛手”可從事吊運、植保、測繪、電力巡檢、航拍等方面工作。從目前市場反饋看,吊運的熱度較高。
根據現有市場信息,飛手的薪資水平因經驗、地區和具體工作內容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多者可達每年二三十萬元人民幣甚至更高一些。
浙江杭州一家機動車駕校開辟無人機執照考試培訓業務,面向低空經濟各類業態輸送“飛手”人才。圖為近日,相關學員為無人機更換電池等設備。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近年來,多地官方對“飛手”技能培訓及人才進行補貼。如廣東珠海支持低空經濟企業人才申報“珠海英才計劃”,落實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保障;海南發布征求意見稿,擬對主基地在當地的飛行培訓機構,按照其在海南培訓并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執照的人員數量,給予資金支持。
此前經教育部官網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六所高校申請增設“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于2025年啟動首次招生。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航空學院院長王永虎稱,其所在學院與社會多方共建“低空經濟產業學院”,通過增設“低空飛行器適航維修”等專業模塊,與產業需求“零時差”對接。
來源:中新社
原標題:《低空經濟發展催生無人機“飛手”職業走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